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

《灰树花栽培技术》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7
(3) 灭菌 常压,保持100℃ 8~9小 时,高压灭菌1.5
(4) 接种 按前述要求,采用优良品
(5) 培养菌丝 保温25~28℃,室内湿度70%以下, 避光培养,日通风1~2次。15天后加散 射光,加强通风,温度22~25℃,30天 后菌丝长满袋底,表面形成菌皮,然后 逐渐隆起,逐渐变成灰白色至深灰色,
低温季节喷水和灌水时最好用日光 晒过的温水,以利保温。
根据降雨情况,干旱时每隔5~7天要浇水一 次,水能立即渗下为宜,有降雨时少灌。
灰树花原基发后,喷水时应注意远离原基, 避免将原基上的黄水珠冲掉。灰树花长大后可以 在菇上喷水,促进菇体生长。
精选课件ppt
16
灰树花采收后3天,其根部不要喷水, 以利菌丝复壮,再长下潮菇。高温季节 还需浮土和薄膜的要在铲 除浮土和薄膜后铺砾。畦内平铺一薄层 1.5~2.5厘米直径的光滑石砾。
精选课件ppt
15
(3) 出菇管理
① 水分管理
4月下旬,自然气温达到15℃以上,在畦内 灌一次水,水量以没畦面2厘米左右为宜,自动 渗下后每天早、中、晚各喷水一次,水量以湿润 地面为宜,并尽量往空间喷。
脏病、佝偻病。利于大脑发育、保持视觉敏锐,促进伤 口愈合,抗衰老、增强记忆力和灵敏度。抗癌活性强,
同时它又是极好的免疫调节剂。作为中药,灰树花和猪
苓等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肝硬化腹水及糖 尿病等,是非常宝贵的药用真菌。
精选课件ppt
2
灰树花的形态
精选课件ppt
3
二、形态特征
▪ 灰树花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 末端生扇形至匙形菌盖,重叠成丛,大的丛宽 40~60厘米,重3~4公斤;菌盖直径2~7厘 米,灰色至浅褐色。
▪ 分离部位以灰树花菌盖与菌柄连接 处的内部菌肉为佳。制作灰树花原种的

精选课件ppt
5
(1) 栗木屑80%、麦麸皮8%、石膏和糖 各1%、沙壤土或壤土10%
(2) 棉籽皮80%、麸皮8%、石膏和糖各 1%、沙壤土或壤土10%
培养基配水拌匀,含水量60%,拌好后 装瓶、灭菌、接种,在25~26℃培养,30天 左右即可满瓶。经质量检查,菌丝粗壮,无杂
40%
精选课件ppt
9
仿野生出菇:
木屑作培养基的栽培菌袋,菌丝满 袋后,脱去塑料袋,将菌棒整齐地排列 事先挖好的畦内,菌棒间留适当间隙, 在菌棒缝隙及周围填土,表面覆上1~2 厘米的土层。
这是覆土栽培的一种形式,生物效 率可达100%~120%。这种方式远远优
精选课件ppt
10
(1) 排菌时间
▪ 灰树花在唐山地区栽培,最佳排菌下地期 在11月至次年4月底。因为此时空气和土壤中 的杂菌、病虫不活跃,不侵害菌丝,而灰树花 菌丝耐低温,菌丝连接紧密,长势健壮,对菌 丝吸收营养有利。
⑥ 包帮 用塑料薄膜或尼龙袋将坑四周包严, 以防坑边土脱落。2月以前排菌下地的还 需在畦内铺一层薄膜,在薄膜上覆盖5~7 厘米土层,到4月中旬将畦内薄膜和浮土
精选课件ppt
14
⑦ 搭阴棚
在坑北侧和坑中部立两道横杆,中 部横杆距地面15厘米,北侧横杆距地面 25厘米,在横杆上搭塑料布和草帘,呈 南低北高倾斜状。4月份以前北部塑料布 直铺到地面上,并用土压紧,东西两侧 留排气孔。
第三节 灰树花栽培技术
主讲
段鸿斌
精选课件ppt
1

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蕈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其营养和口
味都胜过号称菇中之王的香菇,是极其珍贵的高档食用
蕈菌。

灰树花能抑制高血压和肥胖症,预防贫血、坏血病、
白癜风,防止动脉硬化和脑血栓。有保护肝脏、胰脏, 预防肝硬化和糖尿病,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和某些心
精选课件ppt
12
③ 排放菌棒
发好菌丝的菌袋剥去塑料袋,将菌 棒横成排竖成行地排放在沟内,每4个菌 棒之间要有一个空隙,相邻菌棒要挨紧。 使排放的菌棒上表面齐平。
④ 填缝隙
将菌棒与菌棒及沟帮之间的空隙填 土,至菌棒以上1厘米。
精选课件ppt
13
⑤ 灌水 往坑内放水使土落实,有空隙或凹坑 用湿润土拢平,保持表层土厚1~2厘米。
▪ 低温期排菌下地尽管发育期较长,但出菇 早、产量高,可在雨季前完成产量的80%,4 月底以后栽种的灰树花因为气温高、杂菌活跃, 灰树花菌袋易感染,并会出现子实体生长快,
精选课件ppt
11
(2)
①场 地 选择背风向阳、干燥、不积水、排灌方便的
② 挖地坑 东西走向,挖宽45~55厘米、长2.5~3.0米、 深25厘米的地坑,地坑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 米,在其中间修排水沟,便于行走、管理和排水。 地沟挖好后,要先灌一次大水,目的是保墒。 水渗干后,在沟底和沟帮撒一层石灰,增加钙质 和消毒,再在沟底和沟帮撒一薄层敌百虫粉,最 后在沟底铺少量表土。
精选课件ppt
6
2.
(1) ① 栗木屑70%、麸皮20%、生土8%、石 膏1%、糖1% ② 栗木屑50%、棉籽皮40%、生土8%、 石膏和糖各1%,加105%~110%水拌料,使 含水量达55%~57%。湿度过大,子实体形成
(2) 装袋 用长宽17厘米×30厘米,厚度为0.5~0.6 毫米的聚丙烯袋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装料15厘 米左右,袋口套直径3厘米高、3厘米的套环, 加棉塞盖防水纸,用皮筋或小线扎紧,然后灭
▪ 表面有细毛,老后光滑,有反射性条纹, 边缘薄,内卷。菌肉白,厚2~7毫米。菌管长 1~4毫米,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 口多角形,平均每毫米1~3个。孢子无色,光 滑,卵圆形至椭圆形。菌丝壁薄,分枝,有横
精选课件ppt
4
1.
▪ 灰树花母种适宜的培养基为PDA综 合培养基和麸皮培养基,也可用谷粒培 养基。
精选课件ppt
8
3.
灰树花出菇有袋式和仿野生出菇两种管理
袋式出菇:
将长原基的菌袋移入出菇室,保持温度 20~22℃,空气湿度85%~90%,光照200~ 500勒克斯,3~5天后除去环、棉塞,直立床 架上,袋口上覆纸,纸上喷水,每天通风2~3 次,每次1小时。约20~25天后,菌盖充分展 开,菌孔伸长时采摘。采摘时,可用小刀将整 丛菇体割下,连采2~3潮,生物效率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