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填空题
,专题特征
【命题特点】
填空题是在题目陈述句的某些关键处留下空白,要求学生回想记忆、分析比较、推理或演算,将空白处准确地填好,使原来不完整的句子变得完整。
它主要考查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测量工具、简述、计算和探究能力。
填空题涉及的内容广泛,问题灵活,它反映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运用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思维能力。
【题型分类】
填空题一般有这几种类型:
1.直接记忆型填空(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
2.分析型填空(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物理规律的分析,物理图形、函数图像的分析等)
3.计算型填空(实际是计算题,需要填的只是计算答案。
注意答案要按题目要求填写)
【解题方法】
1.回忆法
对于一些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题目,根据熟记的物理知识,直接填出正确答案。
【例1】(湄潭中考模拟)许多人习惯将手机挂在胸前,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手机发射出的________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
【解析】此题应回忆所记忆的现代电信网络知识,知道手机的天线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可准确填写:电磁波。
【答案】电磁波
2.观察法
物理意义明显地紧扣物理定理和规律的填空题或一些技巧性的填空题,通过观察思考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例2】(2016红花岗中考模拟)小王同学在做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测出了如下两组数据,但忘记了填写单位,请你帮他补上适当的单位:
(1)小刚的身高1.65________。
(2)一支铅笔的直径为0.80________。
【解析】通过仔细观察,人的身高一般在1.6 m左右,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0.80 cm。
【答案】m;cm
3.计算法
根据物理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填出。
【例3】(2016余庆二模)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8Ⅱ战斗机的质量为1.5×104 kg,发动机用8×104 N的推力使飞机在10 s内前进5 000 m,则飞机受到的重力为N,这段时间内飞机的平均速度为m/s,推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g取10 N/kg)
【解析】直接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G=mg=1.5×103 kg×10 N/kg=1.5×104 N;v=s,t=5 000 m,10 s=500 m/s;P=Fv=8×104 N×500 m/s=4×107 W。
【答案】1.5×104;500;4×107
4.分析法
根据题目所给出的结论和要求,通过分析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例4】(2017正安中考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到凸透镜前20 cm处,光屏上可呈现倒立、等大的实像。
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5 cm,移动光屏可接收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解析】根据第一次呈倒立、等大、实像,可知物距u满足u=2f=20 cm,得焦距f=10 cm。
第二次物距u
=15 cm,此时满足f<u<2f,所以将呈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倒立;放大;实
5.对比法
即通过比较两个现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相应关系得出结论。
【例5】(2016桐梓中考模拟)新疆的加油站的油价有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以所加油的质量计价,另一种是以所加油的体积计价。
你认为哪种计价方式较公平合理?简述理由。
答:以所加油的________计价公平合理。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新疆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质量不会受温度的影响而体积会由于温度而发生改变,所以为了公平,还是应当以不受温度影响的质量进行计价。
【答案】(1)质量;(2)油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油的质量不会随温度变化;或油的密度会随温度变化等)。
6.比例法
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比例的方法解题。
【例6】(2017习水中考模拟)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金属块A、B的边长之比lA∶lB=2∶3,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ρA∶ρB=________。
【解析】因为p1=GA+GB,SB,p2=GB,SB,且p1,p2=GA+GB,GB=3,2
则GA,GB=1,2,又VA,VB=8,27,所以ρA,ρB=mA,VA,mB,VB=GA,VA·VB,GB=27,16
【答案】27∶16
7.图像法
根据题意作图,利用物理图像找出正确答案。
【例7】(2016遵义二模)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射向桌面,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
【解析】此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从图中可知,此题的答案是120°。
【答案】120°
,专题训练
1.(2016遵义一模)校园内刚铺上塑胶跑道,同学们会闻到一股强烈的塑胶气味,这是因为塑胶分子_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体育课上,小丽和同学同时同向沿内圈跑道边线以1.5 m/s的速度,平均60 cm的步幅匀速走了两圈,以__与她一起走的同学__为参照物,小丽是静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