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朵考资【讲义】2012年新起点系统强化班刑诉-杨雄

水朵考资【讲义】2012年新起点系统强化班刑诉-杨雄

2012年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110表)绪论一、命题的重点(表-1)2011年(1)证据制度;(2)一审程序;(3)死刑复核程序;(4)二审程序2010年(1)证据制度;(2)一审程序;(3)执行程序;(4)审判概述2009年(1)一审程序;(2)二审与再审程序;(3)证据制度;(4)执行程序2008年(1)附带民事诉讼;(2)一审程序;(3)证据制度;(4)强制措施2007年(1)一审程序;(2)立案与侦查程序;(3)强制措施;(4)二审与再审程序2011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考点明细表章节共计分值考查细目基本原则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2分)刑事诉讼主体0管辖 1 级别管辖及其流转(1分)回避 1 回避的程序(1分)辩护与代理0证据29 证据的理论分类(1分);刑事证据规则(1分);证据的审查判断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分);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2分);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证明标准、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规则、证据关联性的判断(22分)强制措施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1分);逮捕的证据要件(2分)附带民诉 1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程序(1分)期间、送达 1 期间的计算(1分)立案 1 立案监督(1分)侦查程序 3 通缉(1分);辨认(2分)审查起诉程序 1 不起诉的救济程序(1分);审判概述 3 人民陪审员制度和集中审理原则(1分);合议庭(1分)、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1分)一审程序10 刑事判决书的内容(2分);量刑程序(2分)、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2分)、自诉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2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法定情形(2分)二审程序 4 上诉权的行使主体(1分);死刑案件的第二审程序(2分);二审的发回重审(1分)死刑复核程序 5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法定情形(2分)、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审理程序(3分)审判监督程序 3 检察院对申诉的受理(2分);再审程序中特殊情形的处理和裁定的适用(1分)执行程序 2 罚金刑的执行程序(2分)未成年人刑事程序 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1分)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2 涉外刑事诉讼法程序(2分)二、刑事诉讼流程图(表-2)涉嫌犯罪行为第一章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主要内容: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核心考点: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自首、报案、举报、控告 不予立案 自诉 立案侦查 聘请诉讼代理人 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审查起诉 起诉 聘请辩护人辩护 驳回 和解 撤回自诉 提起公诉 不起诉 被害人起诉 被害人申诉 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复核 被不起诉人申诉 第一审 上诉 检察院抗诉 程序终结 第二审 依法改判维持原判 发回重审 死刑复核程序 程序终结 申诉 检察院抗诉判决、裁定 法定刑以下核准的程序程序倒流★一、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法治国家的关系(表-3)刑诉法与刑法的关系区别①刑法(实体法)——犯罪与刑罚的问题;②刑事诉讼法(程序法)——追诉犯罪的程序、追诉机关、审判机关的权力范围、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以及相互的法律关系。

联系两者有共同的目的(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限制国家公权为目的);刑事诉讼法保障刑法的实现;刑事诉讼法有其独立的价值。

刑诉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①刑事诉讼法在实现法治国家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与宪法的关系之中。

②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从而成为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基石。

而国家权力得以规范行使与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得以充分保障,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基本目标?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①一方面体现为其在宪法中的的重要地位,以至于宪法关于程序性条款的规定成为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②一方面体现为其在维护宪法制度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其一,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其二,要通过刑事诉讼法本身的实施来实现。

(注意: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刑事诉讼法》第2条)★★二、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表-4)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①惩罚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障人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诉讼参与人。

②两者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保障人权。

54条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①程序公正是指过程的公正,具体内容包括:程序参与、程序遵守、程序救济、程序公开、程序中立、程序平等、程序安定、程序保障;实体公正是指结果的公正。

②两者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发生冲突时,程序公正优先。

227诉讼效率①严格控制审前行为的期间,要求被告人不被拖延地带到审判官面前;②对羁押的期间进行严格限定;③庭审中奉行不中断审理(集中审理)原则;④广泛建立简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的处理。

★三、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一)刑事诉讼职能(表-5)审判控诉 辩护(二)刑事诉讼主体(表-6)检 自 被害人 诉讼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核心考点: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刑诉法第3、4条)(表-7) 权力类型权力主体 职权内容 侦查权公、检、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海关走私犯罪侦查部门 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 检察权人民检察院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 审判权 人民法院 审判 强制措施 对提交的证据有疑问的调查特别注意:①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它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②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诉讼活动实行“审判中心主义”,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二、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刑诉法第3条第2款)(表-8)含 义 违背法定程序,将导致程序无效。

这里所说的“其它法律”,是指所有与刑事诉讼程序有关的法律。

体现(程序违法的后果)我国目前仅有的对程序违法后果的规定:①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并非所有)(参见表-36、38);②二审对于程序违法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刑诉法第227条);③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最高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④因符合法定回避理由而回避的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高检规则》第30条)。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刑诉法第5条、《关于规范上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第3、6、7-10条)(表-9)国家专门机关:主要的诉讼主体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主体 当事人:主要的诉讼主体 其它诉讼参与人:一般诉讼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谁独立?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独立于谁?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独立的程度?上下级是“领导关系”,检察一体,集体独立。

上下级监督关系,不能“请示、汇报”,上级只能通过审级监督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基层、中级法院报请上一级法院审理的案件范围①重大、疑难、复杂案件;②新类型案件;③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意义的案件;④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宜行使审判权的案件。

发回重审①第一审法院已经查清事实的案件,第二审法院原则上不得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

②第二审法院作出发回重审裁定时,应当在裁定书中详细阐明发回重审的理由及法律依据。

③第二审法院因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案件发回重审的,原则上只能发回重审一次。

最高法院的监督指导方式①审理案件、制定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檔、发布指导性案例、召开审判业务会议、组织法官培训等形式。

②最高人民法院发现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审判业务檔与现行法律、司法解释相抵触的,应当责令其纠正。

高级法院的监督指导方式审理案件、制定审判业务檔、发布参考性案例、召开审判业务会议、组织法官培训等形式。

中级法院的监督指导方式审理案件、总结审判经验、组织法官培训等形式★★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刑诉法第8条)(表-10)监督种类监督方式立案监督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或立案)的理由,理由不成立的,要求立案(或撤销案件)。

侦查、审查起诉监督①通过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监督侦查工作;起诉阶段做不起诉,程序倒流②对侦查过程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

审判监督①对审判过程的监督:庭后以检察院整体名义提出书面纠正意见;(《高法解释》185条)②对审判结果的监督:抗诉。

执行监督①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②对刑罚变更活动进行监督。

(对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的监督)★★★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刑诉法第12条)(表-11)含义①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其它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②人民法院的判决必须依法作出。

体现①区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以提起公诉为界限);②明确由控诉方负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③疑案作无罪处理:证据不足不起诉(审查起诉阶段)或者无罪判决(第一审阶段)。

★★★六、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刑诉法第15条)(一)一般情形及其处理(表-12)阶段情形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不立案/不受理撤销案件不起诉宣告无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立案/不受理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经特赦令赦免的不立案/不受理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告诉才处理的,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不受理————终止审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立案/不受理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其它免予刑事责任的不立案/不受理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二)程序倒流(《高检规则》第262、263条)(表-13)案件类型法定情形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对于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不起诉(修正案)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

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主要内容: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其它诉讼参与人核心考点:当事人;其它诉讼参与人★★一、诉讼参与人(专门机关以外的人)(表-14)(刑诉法第106条)★★二、当事人(表-15)诉讼参与人共有的诉讼权利①提出控告;(刑诉法第14条)②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

(刑诉法第9条)当事人共有的诉讼权利①提出控告;(刑诉法第14条)②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刑诉法第9条)③申请回避;(刑诉法第28条)④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⑤申请法院排除非法证据;(刑诉法第56条)⑥针对非法侦查行为提出申诉或控告;(刑诉法第115条)⑦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提供证据;⑧和解的权利;(刑诉法第277条)⑨上诉(公诉案件被害人除外)、申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