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和角复习课教案(1)

线和角复习课教案(1)

线和角复习课教案
梁秀萍
教材分析:
梳理本单元知识点,信息窗一:线包括直线、射线、线段;信息窗二:角包括角的组成、角的度量(量角器、三角板)、角的分类,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

学情分析: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90%左右学生已经掌握线与角的知识。

但对于一些相近的知识点学生还有混淆。

通过对比训练,学生能将相近知识串联成串,利用拓展训练,学生能根据推理,发现规律,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95%学生能利用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进行题目的判断推理。

2.90%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判断各是什么角,会用规律数线段、射线、直线、角。

3.85%的学生会规范画角,并发现三角板的奥秘。

4.通过对比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同伴间的合作交流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近知识点的区分。

难点:学生根据推理,得出规律,并利用规律做题。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量角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1.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咱来试试看,准备好了啊。

打一线的名称:有始有终。

无始无终。

有始无终。

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猜吗?粘贴线段、直线、射线。

2.判断: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判断题,你怎么解释呢?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
(2)一条直线长5厘米。

()
(3)一条线段长5厘米。

()
3.对比:依次给学生一点、两点、三点、四点......将线段、直线、射线的知识进行串联、对比。

关于“线”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下面环节为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自己提问,请别的同学回答的环节,看看哪些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师:既然刚才同学们说到,直线、射线、线段与点的多少有关,那么咱们就从点开始研究,现在老师给你1个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现在老师给你1个点,你能提问有关线的知识问题吗?
引领学生理清: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现在老师给你2个点,你能提问有关线的知识问题吗?
引领学生理清:任意画2点,经过这2点能画(1)条直线。

在这条直线上,有(4)条射线,有(2)条线段。

(3)现在老师给你3个点,你怎么画?(指名生上台画)
引领学生理清:任意画3点,经过这3点中的任意2点最多能能画(3)条直线。

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经过这3点能画(1)条直线。

在这条直线上,有(6)条射线,有(3)条线段。

(4)现在老师给你4个点,你可以怎么画这4个点呢?(指名生上台画)。

那么现在谁来提问题呢?
引领学生理清:任意画4点,经过这4点中的任意2点最多能能画(6)条直线。

4个点在同一直线上,经过这4点能画(1)条直线。

在这条直线上,有(6)条射线,有(6)条线段。

(5)现在老师给你更多的点,你能迅速回答老师的提问吗?
例如:10个点在同一直线上,经过这10点能画(1)条直线。

在这条直线上,有(20)条射线,有(9+8+7+6+5+4+3+2+1=45)条线段。

你是怎么回答的这么快的?板书:推理规律利用
二、复习有关角的知识
1.那么这个规律还用在哪里呢?那么,你能用刚才的规律算出图中一共()个角
2.画角
同学们会画角吗?可以用什么画角?量角器和三角板。

画1个30度的角,谁愿意到前面来画,指名2名同学画角。

画完让学生指出画角应该注意的问题。

3.猜角:猜猜我是“角王国”里的哪一种角。

()
(1)我是三角板中最常用到的角。

(2)我是角王国里最小的。

()
(3)我比直角大又比平角小。

()
(4)我是角王国里最大的。

()
(5)我的大小是直角的两倍,又恰好是周角的一半。

()
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给他们排排序吗?(指生排序)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读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
(1)整时的时候:当学生读到6:00时候,提问学生两根指针的位置关系,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平角就是1条直线对吗?当学生读到12:00时候,提问学生两根指针的位置关系,重合了,那么周角就是1条射线对吗?
(2)几时半的时候。

读完之后提问:为什么没有直角、平角和周角了呢?
4.探究三角板的奥秘
(1)一副三角板中的几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指生说,板书30度、45度、60度、90度。

(2)小组合作:我们能用三角板的其中一个角画角,能不能用一副三角板拼起来画角呢?那一副三角板拼起来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下面我就要看看咱们集体的力量,咱们以小组为单位拼拼看,看哪一组拼出的角最多?
(3)小组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补充板书:15度、30度、45度、60度、75度、90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若学生汇报不出15度,要引导学生汇报)总结规律:大家观察这一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推理猜想验证
三、回顾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