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工业社会阶段
起主要作用的自 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土地、水、气候资源
土地\气候\ 水\矿产资源
填写下表,比较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分析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时间 18世纪中期以前 18世纪中期至20 20世纪60年代 世纪60年代
主要 能源
直接 原因
根本 原因
以木柴为主 对能源需求少
德3国
中4国
材料四:我国目前进口石 油的结构是:56%来自中 东,14%来自亚太地区, 23.5%来自非洲,6.5%来 自其他地区。
练习:
2004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
全”的措施有(

A、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经营
B、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以煤炭为主
以蒸汽机为标志 的产业革命
过渡期以石油、天然气、煤炭 为主,最终转向可再生能源
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各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1. 简要描述当今能 源消费构成的特征。
1.煤炭比重下降, 石油、天然气和水力、 核能比重上升,其中 石油、天然气代替煤 炭成为主要能源。 50%
2. 煤炭在世界能 源中的地位从什 么时候开始下降? 为什么
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优化煤结构
措 施
减少原煤直接燃烧量 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的量 推广洁净煤技术和煤炭中硫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煤的分布
北半球 世界
南半球
总体分布规律
北半球多于 南半球,北 半球两个煤 带得储量占 全球的96%
分布
1、欧亚大陆上,从我国的华北 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 法国直到英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开发矿产资源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露天开采,造成水土侵蚀 B、地下采矿,造成地面塌陷 C、废矿石的堆积,占用土地 D、矿区排放未处理的废物,污 染环境
3、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有: A、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富矿、丢弃贫矿 B、发展技术、降低利用矿物的品位 C、发挥重点优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 D、增加矿产资源的类型
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2. 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需求量大) 3. 石油消耗量远大于新探明的石油储量
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分布
世界
东半球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 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 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西半球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材料二: 我国由石油出口国 变为进口国,而且 进口数量迅速上升
材料三: 目 前 中 国 180
石 化 企 量 只 能 120
维持 20天, 100
远 远 低 于 80
世 界 平 均 60
100 多 天 40
的 库 存 水 20
平。
0
石油储备(天)
美1国
日2本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案 时间

分 析
18世纪以前

18世纪
20世纪50年 代后
现在
最主要能源 木柴时代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石油、煤、各种新能 源
社会生产力
水平低
迅速提高,第一次工 业革命
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 明
推动作用
我们正在利用的石油资源,在历史上曾经代替了哪些资源?
(一)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看书p27-28,分析石油资源枯竭原因:
石油、天然气在运输与使用上比煤炭更具优点,加上勘探开采技术水平提高, 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 水能、核能清洁,且核能地区适应性强,增长也 很迅速!
3. 从长远看,世界能源消从费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
结构向何处发展?
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为主)
1. 与世界能源消费 结构相比较,我国 的能源消费结构有 何特点?
C、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D、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E、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二)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节约用油,提高利用率 加强地质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 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市场 开发新能源 进一步扩大石油进口渠道
[思考分析]2006年1月23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两国达成在海南 建大型储油基地的合作协议,这一合作协议可为中国提供1亿吨 的石油储备能力。简要分析海南将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储备基地 的有利条件。
中国
东部 西部
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 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 格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材料一: 近年来 石油产量的增长率 赶不上国民经济和 原油消费量的增长 率
由石油出口国变 为进口国,而且进 口数量迅速上升
石油出口量
1993年
石 油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地下开采
岩层变形、移动乃至 破 破坏,引起断裂、塌 坏 陷,甚至地表整体下

处 用碎石、沙、 理 矸石等回填
2、露天开采
破 坏
地表植被层遭毁灭性破 坏,堆放场占用大量土 地,造成土地退化
处 开掘时保护好土层,回 理 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
种植
反馈练习:
1、下列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 ①采掘 ②运输 ③废矿物堆放 ④表土剥离
2、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南非
北方
中国
南方
我国煤炭集中 分布在北方, 南方除贵州省 外均严重缺煤
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 西、内蒙古三省的储量占全国的 64%
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教学结构整合 (小结)
填写下表,分析人类历史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人类历史阶段 采猎经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考纲要求:
(1)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 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 护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知识,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认识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我国面临的形势 3.认识煤炭开采中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应对的措施 4.能通过图表和信息,分析评价保护非可再生资源的措施的优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不盲目悲观,有保护资源的良好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