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年度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资料2.ppt
2021年度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资料2.ppt
②《论语.雍也》:“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 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皇疏:“简谓疏大无细行也。”
③《尚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孙星 衍:“简者大也。孔子在陈,思欲归去,故曰: 吾党之小子狂简者,进取于大道,妄作穿凿以成 文章,不知所以制裁,我当归而裁之耳。遂归。”
汉语词义的类聚与分析
语义研究的难点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科学,语言不仅 仅是外在的形式,也不仅仅是发音器官的 生理活动,而且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心 理产物。我们从它外在的表现来认识它是 不够的,最起码要了解它的意义。而意义 正是实现了的语言中最难描写清楚又最难 解释明白的部分。
词义是语言意义研究的起点
《核舟记》:“盖简核桃修狭者为 之。”
《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 其身。”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 有余。”
《促织》:“成视之,庞然修传。”
①《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 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 注:“简,大也。”
④《尚书.皋陶谟》:“简而廉”。孔疏:“简者, 宽大率略之名。”
⑤《逸周书.谥法》:“平易不疵曰 简。”
⑥《尔雅.释诂》:“简,大也。”郝懿 行《尔雅义疏》:“简者,疏节阔目 之意,故亦为大。”
意义关系的有序性是通过分类来体 现的
意义分类体现经过综合过滤的语言 意义的关系类别
放置类动词
动作(与行为相对) 施与客体(与自我处置相对) 以放置对象和空间为条件 以是否对客体强制为区分 对客体说,可以有使动、被动
2.第二类:动词所含结果性性状特征(形 容词)或动作特征(动词)方位特征(方 位词)析出后附加在动词后面:
(1)奠定 扩大 延长 贬低 抬高 表明 标明 阐明 抡园
(2)迷失 延展 推却 窥见 *揭开*解开 *拆散
(3)插入 *拔出
被注释析出的义素
《说文·水部》:“沐,洒髪也。”——洗头 《说文·水部》:“沬,洒面也。”——洗脸 《说文·水部》:“浴,洒身也。”——洗澡 《说文·水部》:“澡,洒手也。”——洗手 《说文·水部》:“洗,洒足也。”——洗脚
词(词素)是意义最基础的负荷单 位,不论是意义的组合还是聚合, 都是从词(词素)开始的。研究语 言的意义,要从词义(词素)意义 开始。
义素—词(语素)义—句义—复句 与句群的意义关系—话语与篇章的 意义组构
“词义”
词义是一种经过社会长期使用,含 有社会共同经验,产生时注重外象 感受,产生后以词形(音)作为载 体而存在的语言内容。
以音位学的音素归纳为音位的方法为 参照的义素(sememe),用我们的理 解来说,就是进入到言语中的使用意 义,是义位的变体。
对义素的认识
“语义构成成分(semantic component,即义素) “并不是语言词汇的一部分,而只是理论上的元素,是为了 描写某种语言的各个词汇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而假设出来 的。”
义素“并不表现外界的物理性质,而表现人类认识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心理状况。所以不是人类机体之外的物质 的性质和关系的符号,而是人类感知和认识外界现象的内部 机制的符号。”
“如果我们这样来解释语义构成成分,就可以把它们的纯 粹形式的特性与人类的认识和感觉器官联系起来,还可以显 示语义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就是根据这些内在 条件去感知外部世界的事物和进行归类的。”
间、儳、杂 (掺、掺杂) ——将客体混入另一客体
强使放置
寄托: 寓、托、属 (寄托、托付、嘱托)
施加:加、施、任 (施加、任命)
送逐:嫁、流、放、驱 (流放、驱逐)
载存:载、记、留 (记载、存留)
两种义素的定义
以音位学的音素特征分析为参照的义 素(senmantic components),称作 “意义成分”,有的书上也翻译成 “义子”。
一般放置
措、错、置、放、委、加、载 (放置、措置、摆放、搁、搁在)
展开放置
列、次 (排、排开、排列、列) ——线性展开
肆、夷、铺、洒、布、溥、播 (铺开、撒、撒播、放布、平放) ——单面或立体展开
陈、宣 (陈列、开放) ——无方向标志
进入放置
实、搢 (装、塞、夹、载入、纳入) ——将客体纳入某空间
——比尔维施(Mansfred Bierwisch) 转引自贾彦德《汉语语义学》,2019,p126
被合成词析出的义素
1.第一类:名词所含的性质特征(形容词) 或动作特征(动词)或类别特征(名词) 析出后附加在单音节名词前面:
(1) 亮光 幼童 大海 高峰 低谷 圆圈 圆环 圆球 弯钩 火炉
(2) 飞鸟 游鱼 走兽 浮萍 死尸 (3) 马驹 牛犊 人伦 边疆 外围 内核
归纳出表义素“洒”——归纳出词素 “洗” 《说文·水部》:“洒,涤也;涤,洒也。” 洒,先礼切;洗,酥典切
被注释析出的义素
《说文·口部》:“甞,/口/+/味/之也。”
《说文·手部》:“·水部》:“津,/水/+/度/也。”
《说文·缶部》:“缺,/器/+/破/也。”
类义素+表义素
孳生造词与词源意义的义素分析 阳
炙热
洪大
上举
长养
吉祥
炀烊烫汤洋 泱 扬 翔 羊养氧祥
训诂学的义素两分法
扬 = /手动类/ + /上举/ 翔 = /翅动类/ + /上举/
‖——高扬与生长同为阳 羊 = /动物类/ + /长养/ 养 = /食物类/ + /长养/ 氧 = /气体类/ + /长养/
言语是词义存在的实际场所
言语意义是通过个人的言语行为反映出来 的语言意义,也就是存在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的意义。训诂学称之为使用状态下的 意义,简称使用义。使用状态下的意义是 通过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让人们看到的。
训诂材料是通过人的理解用语言来解 释语义的,所以黄季刚先生给训诂下 的定义是“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训诂材料之所以让我们确信为是意义 的真实反映,是因为这些训释是可以 在语境中被证明的,也就是具有可考 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