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测试讲评课教案学情分析本班级是五年级一班,共有31位同学,大部分同学课上积极活泼,对于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有较好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一、考情分析:简介全班考的总体情况1、总体而言,本单元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理解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从测试情况看,平均89.5及格率93.5%优秀率83.8%;100分的4人,95分以上的有18人,不及格2人。
本单元测试出题范围全面,难易程度较大,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检测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2、从学生的总体成绩来看,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对于优秀生没有影响。
失分主要集中5名学困生上。
二、试题分析、讲评:填空题一(28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一共失68分,其中11人满分,失分最多旳是赵彦哲8分。
失分最多的题是1、14小题。
主要原因是审题不细,理解不透。
二、选择题(20)本题主要也是考查学生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一共失51分,其中18人满分,失分最多旳是陈超然10分。
失分最多的题是4、6小题。
主要原因是审题不细,概念性质理解不透,方法不正确。
三、四、计算题(24)主要考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
一共失77分,其中17人满分,失分最多旳是陈超凡16分。
失分最多的题是化简比。
特别是小数比,几个差生不会化简五、应用题(28)主要考察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共失106分,其中19人满分,失分最多旳是陈超凡19分。
失分最多的题是4、7小题。
其中赵梦怡16分,刘学阳17分,赵彦哲16分、宁方栋14分、陈超凡19分。
五人共失82分。
共7道题数量较多,难度较大。
特别是陷阱多变式题多,教材上没有,平时也没有练习过。
好学生出错较少,因此关注学困生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
效果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边分析边练习,尝试变式练习,熟练掌握分析方法;检验补救效果。
多层训练,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我设计的练习题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合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 基础练习:这个练习用来分散难点,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 对应性练习。
出示练习第 1 题: 与考试题比较,得出各部分数量之间没用比而是用实际数量表示。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后即时得到巩固。
(3). 对比性练习。
比较分析题中出现三个数量,不同于其他练习。
这道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评测练习一、判断题1、如果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2.5,那么乙数比甲数=5:2()2、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1/9,盐和水的比是1:9 ()3、小英买5个练习本用1.50元,练习本的总价与个数的比是1.5:5 ()4,比的后项不能是0 ()二、变式练习1.学校有240名学生,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8.女生有多少人?2.学校有140个男生,男生与女生的比是7:8.女生有多少人?三、拓展练习【注意:仔细审题关注细节】1、饲养场共有鸡和鸭1200只,鸡与鸭的只数的比是3:5,鸭有多少只?•2、饲养场共有鸡1200只,鸡与鸭的只数的比是3:5,鸭有多少只?•3、饲养场共有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1200只,鸡与鸭的只数的比是3:5,鸭有多少只?五年级数学四单元《试卷讲评课》教学反思试卷讲评课是指在测试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对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和深化的重要作用。
上好试卷讲评课,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数学概念、熟练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地巩固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1、突出重点。
切记无轻重,无主次。
表现在试卷讲评时按试题的先后次序,一二三四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花气力,平均用时间,结果是该讲的地方没讲,不该讲的地方却讲个设完。
2、重视方法指导。
切记不要重过程,轻方法。
教师在试卷评析时,往往把着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正确的应怎样解答,忽视了为什么错?这样的题应从那方面去思考等,教师缺乏方法指导。
3、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不要“一言堂”。
一份数学试卷,除了填空题和选择题外,解答题一般有四至六大题,讲评时,老师往往感到时间不够用,生怕某个环节没讲清楚,所以拼命地讲,一直讲不停,学生则拼命地记,被动接受,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
4、鼓励算法多样化。
不要唯“标准答案”。
有的教师由于试卷出自别人现成之作,评讲前又没有认真分析,没有亲自做一遍,照着标准答案讲,由于某些标准答案并不标准,结果误导学生。
有的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十分接近,不能帮助分析指导,不去挖掘解题过程中的闪光点,而是一概而论打入冷宫,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测试过后,教师应做好数据的分析工作,如班级成绩总体情况,最高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与上次考试及几个班的考试情况进行比较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能心中有数。
此外在阅卷时详细记录下每个同学的典型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整理,在讲评卷也能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讲评时一忌批阅完试卷后发下就立即讲评。
试卷发下后,对有些做错的题目学生能自己很快纠正,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因此,教师应把要讲评的试卷在作好分析统计后早些发给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课本、作业或与同学交流切磋,就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无需教师去讲。
二忌时间拖得太长,学生考试完后,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望,如果不作讲评或久拖不评,学生的迫切心情就淡化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就会受到挫伤。
5、注重课堂激励: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因此,激励应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
很多老师有过这样的感触,上试卷讲评课常会出现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学习竞争中,每个学生都有衡量自身成败的标准,而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整能力还不强。
因此,教师在评讲试卷时,对做得好的同学,对有进步的同学要提出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对后进生可从他们的解题思路、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合理成分,哪怕是一点闪光点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赏识,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在试题的评讲中,学生有时会呈现许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方法还很精练、巧妙,不时迎来同学的鼓掌、喝彩,这时往往能达到最为满意的课堂效果。
6、注重评后巩固:试卷讲评之后,教师通常要学生在试卷上订正,或在作业本上把错题重做一次。
学生的应对办法是边听试卷讲评边订正试卷,或把答案抄到作业本上了事,效果较差。
人体的奥秘“比”课标分析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简化比。
2.经历比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提高比较、类推能力,体验化归的数学方法。
3.在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课标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按排有分数除法之后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以比的知识为基础。
因此,本单元教材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
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
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
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第二,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
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
例如几种物体的份额关系、常见数量关系等。
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
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测量大树、旗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