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方式:√□公开招考□本科直博□硕博连读□提前攻博
报名号:2011000858
博士生科研计划书
学生姓名:付云洁
报考院系:公共卫生学院
报考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安全
*师:***
日期:2010年12 月1 日
一、立题依据
重点介绍本项目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现状,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大家对脂肪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有了较多的了解。
近年来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凭其抗氧化性强、易储存、保存期长、且经其加工后的食品美味可口等特点,深受生产者及消费者的厚爱。
TFA的来源主要有:①氢化油:天然植物油双键的存在形式是顺式结构,而这种天然的植物油具有不饱和程度较高、抗氧化能力差及油脂稳定性不好等特点。
为了满足人们对生产,对油脂的质量要求,将植物油脂进行部分氢化加工,改善油脂的理化性质。
在氢化加工过程中,油脂中不饱和的双键转变为单键的同时,产生部分异构化TFA。
氢化后的油脂呈固态或半固态。
与一般的植物油不同,氢化油稳定、易保存,加工的食品松脆可口。
因此许多加工食品含有TFA,如西式糕点、烘烤食物。
②反刍动物(如马、牛、羊等)肠腔中存在的丁酸弧菌属菌群可与饲料中所含的部分UFA发生酶促生物氢化反应,从而生成TFA[反式棕榈油酸(t-16:1)]。
所生成的TFA 可结合于机体组织或分泌到乳汁中。
③在烹调过程中,尤其是油炸、煎烤时,植物油中的顺式FA受热可以转变为TFA。
人们日常生活中,TFA的主要来源还是氢化油加工的食品。
然而反式脂肪酸给人们带来美味的同时,也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和诸如心脏动脉疾病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联性。
食用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其中包括:
1、降低记忆力。
研究认为,青壮年时期饮食习惯不好的人,老年时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
反式脂肪酸对可以促进人类记忆力的一种胆固醇具有抵制作用,导致动脉硬化。
在降低血胆固醇方面,反式脂肪酸没顺式脂肪酸有效;含有丰富反式脂肪酸的脂肪表现出能促进动脉硬化作用。
具体表现在反式脂肪酸在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水平的程度与饱和脂肪酸相似;此外,反式脂肪酸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这说明反式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有害。
2、导致血栓形成。
反式脂肪酸有增加血液粘稠度和凝聚力的作用。
有实验证明,摄食占热量6 %反式脂肪酸的人群的全血凝集程度比摄食占热能2%的反式脂肪酸人群增加,因而使人容易产生血栓。
3、影响生长发育。
反式脂肪酸还能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都会因母亲摄入人造黄油使婴幼儿被动摄入反式脂肪酸。
而由于受膳食和母体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母乳中反式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 %~8 %,反式脂肪酸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使胎儿和新生儿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
二、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我国居民膳食脂肪不断升高,脂肪供能比已达到33%,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据调查表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交流的增加,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也悄然发生改变,TFA 摄入量也不断升高。
人群跟踪调查表明,TFA 摄入增加冠心病危险及死亡率,与某些慢性病呈显著正相关。
根据目前我国居民脂肪供能比的现状,以TFA为主的脂肪摄入对脂质代谢及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急需要了解。
研究内容:本研究基TFA 对血脂的不良影响,将部分氢化大豆油与棕榈油混合添加到大鼠膳食中,使TFA 占膳食供能的8%,观察脂肪供能符合中国居民膳食33% 的情况下,TFA 对大鼠脂质代谢及炎症反应因子和脂酶变化的影响。
①TFA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在8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观察到红细胞膜总TFA水平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TNF 受体l、TNF受体2、白细胞介素6(IL -6)、II -10、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CP1)、脑钠肽等多种炎症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红细胞膜TFA水平增高1%,TNF受体2、IL-6、TNF的浓度增高2~4倍。
排除年龄、性别、体质量、吸烟、糖尿病、心功能状态、他汀治疗等因素后,这种关系仍然存在。
因此目前认为,TFA是一个全身性的致炎因素。
在高TC血症患者中,对比食用天然大豆油(TFA占总能量0.6% )和食用人造大豆油(TFA 占总能量6.7%)1个月后,前者的单核细胞可分泌更高水平的IL-6和TNF。
2.2 TFA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Ibrahim A.等在雄性大鼠喂以不同含量sFA、UFA和TFA的饲料12周,观察不同组别膜流动性的差异,膜流动性仅在TFA组明显降低,证实TFA对细胞膜功能的损害。
几项研究提示了TFA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害,在控制了其他风险因素后,TFA的摄入量过高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表达,如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一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E一选择素r1 。
2.3 TFA与血脂的关系
来源于60个随机对照实验的荟萃分析显示,TFA可升高LDL-C、三酰甘油(TG)、z脂蛋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四、考核指标
预期成果
研究表明TFA 与心脑血管疾病直接的正相关性大于其通过影响血脂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所以推测炎症反应也是TFA 影响疾病的一条途径。
与基础组对比,实验组大鼠血液TG 含量显著升高,HDL-C 含量显著降低,显示TFA 改变大鼠脂肪酸代谢,引起甘油三酯代谢异常;
实验组大鼠血液TC 和LDL-C 含量显著降低,HDLC/TC 与HDL-C/ LDL-C 显著升高,表明TFA 可能并不引起大鼠胆固醇代谢异常。
有研究发现TFA 可能增加了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过程中的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加速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并随粪便的排出,降低了血清TC 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