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试验检测工作概述

路面试验检测工作概述

一、技术文件1、合同文件及其附件(招、投标书)2、设计文件3、有关规范4、相关试验、检测方法(规程)(依据:设计图纸、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手册、重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规范、沥青路面集料加工技术规范、重庆市强制性要求、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二、材料要求路面各层用材料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设计文件中部分材料的要求较设计规范高,应仔细查阅设计文件。

矿料生产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集料生产应至少采用二级反击破破碎组合;不同规格集料应严格区分、隔开,细集料应搭棚遮盖,集料规格应符合相应沥青路面混合料级配要求,0~2.36mm细集料不得用石屑代替。

各层材料要求:粗集料:沥青路面碎石开采宜选择存储量大、易开采、岩体整体性好、覆盖层容易清除的宕口,在确定宕口前,应取代表性岩样进行岩性分析和高温压碎值两项试验。

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的抗滑能力,选用坚硬耐磨的玄武岩作为表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石料,选用石灰岩作为中、下层沥青混凝土所用石料。

沥青混合料的碎石必须采用干法除尘装置,当集料的针片状较多时。

应进行整形。

所选用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不含风化颗粒,石料压碎值等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磨耗层用粗集料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以保证路面抗滑性能。

细集料:采用机制砂,不采用石屑,应采用立式冲击破碎设备生产机制砂,同时必须安装有效除尘装置。

细集料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硬质碎石轧制的机制砂作为细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为了提高机制砂洁净程度,保证机制砂0.075mm筛孔通过率小于12%的规格要求。

粗、细集料均应搭棚遮盖、防雨。

矿粉:沥青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作为填料。

矿粉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

严禁掺加拌和机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矿粉必须保持干燥,能从填料仓自由流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材料石料加工方式应采用两级以上破碎和反击筛分联合机,禁止直接使用颚式破碎方式生产的集料。

集料规格必须满足规格S8(10~25mm)、S12(5~10mm)、S14(3~5mm)、S16(0~3mm)(一般水稳层不用3-5的料和0-3的料,大都采用10-30、10-20、5-10、0-5,当然还要看设计级配要求)四档矿料级配要求,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的压碎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余未提及的材料均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三、集料的堆放与标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集料堆放场地必须全部硬化处理,场地布局合理、分隔清晰、排水设施完善,同时细集料应设置防雨棚,不但应具有水稳场地要求的条件,而且应设有专用石块堆放场地和块石分拣区以及应设置有专用废料堆放场地,以能够满足5档以上集料堆放要求,同时各档集料应设置混凝土分隔墙。

按照规定对进场材料进行标识,内容应包含材料名称、产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场批号、进场日期、检验状态、进场数量及使用单位等项。

沥青面层用粗、细集料存放场地都应搭设雨棚。

上基层和下基层采用骨架密实级配,碾压须达到设计文件规定的压实度,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应采用振动压实成型试验方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

其余未提及的材料均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四、配合比(一)水稳层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检验:所有检测指标均满足相关设计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

2、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3、确定料仓供料比例、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4、施工参数确定: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重庆质监局要求面层配合比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均必须具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的两个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目的:采购合适的材料;确定冷料仓比例;提高生产效率2、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单位)目的:确定热料仓比例;保证混合料产品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试验路验证)目的:确定施工工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五、各种材料的进场检测与施工准备①施工前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

②各种材料都必须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规范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③工程开始前,必须对材料的存放场地、防雨和排水措施进行确认,不符合规范要求时材料不得进场。

进场的各种材料的来源、品种、质量应与招标及提供的样品一致,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

④使用成品改性沥青的工程,应要求供应商提供所使用的改性剂型号、基质沥青的质量检测报告。

使用现场改性沥青的工程,应对试生产的改性沥青进行检测,质量不合格的不可使用。

⑤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合楼、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试验检测频率要求见附表)(一)水稳层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检验:所有检测指标均满足相关设计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要求。

2、目标配合比设计:选择级配范围、确定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5、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料仓供料比例、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6、施工参数确定: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重庆质监局要求面层配合比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均必须具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的两个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目的:采购合适的材料;确定冷料仓比例;提高生产效率2、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单位)目的:确定热料仓比例;保证混合料产品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试验路验证)目的:确定施工工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六、施工生产附表:试验检测频率要求路面试验项目及检测频率表垫层砂砾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筛分2000m3测2个样品<0.075mm颗粒含量塑性指标击实压碎值5000m3测一次,料源变化时重做。

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点底基层基层水泥物理性质试验600T一次砂砾、碎石筛分2000m3测2个样品塑性指标密度压碎值含水量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水稳混合料含水量每站上下午各不少于一次,不足2000m2时做一次筛分无侧限击实料源变化时,必要时剂量滴定每站上下午各不少于二次,怀疑时随时抽样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点钻芯取样每千米单幅取芯一个,钻芯质量不好时应增加取芯数量(样品做好记录标签,包括取样位置,高度,时间)面层粗集料筛分石灰岩每1000m3测1个样品玄武岩每500m3测1个样品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0.075mm颗粒含量粘附性洛杉矶磨耗施工前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测二次密度及吸水率坚固性磨光值(上面层)细集料筛分1000m3测1个样品砂当量棱角性视密度施工前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测二次面层矿粉筛分500T一次亲水系数含水量视密度施工前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测二次塑性指标加热安定性基质沥青针入度、针入度指数进场时每车检查一次,施工过程中每2天检查一次延度软化点含蜡量施工前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测二次粘度闪点溶解度薄膜烘箱试验改性沥青针入度、针入度指数进场时每车检查一次,施工过程中每天检查一次延度软化点弹性恢复离析,软化点差 每周一次 显微镜观察细度与均匀性 随时观察粘度 施工前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测二次闪点 溶解度 薄膜烘箱试验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每2天1次(料源选定后按设计文件要求全面检验各项指标一次)蒸发残留物针入度 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每2天1次(料源选定后按设计文件要求全面检验各项指标一次)蒸发残留物针入度蒸发残留物软化点 面层沥青混合料油石比 每台拌和机上下午各抽样一次、以2个试样的平均值评定筛分马歇尔试验 每台拌和机上下午各抽样一次、以4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浸水马歇尔试验 每台拌和机1周抽样一次车辙试验表面层、中面层1公里一次,下面层3公里一次(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木质素纤维纤维长度、灰分、含水率、PH 值吸油率使用前做两次,施工过程中随机检查现场压实度 厚度(上中下面层) 每200m 检查一组(至少3点)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 抗滑表层构造深度每车道200m 测一处 平整度(上中下面层)弯沉(上中下面层)(上中下面层)(上中下面层)渗水系数每车道200m 测一处,每处3点取平均值 交通工程路面防护及排水工程水泥 物理性质试验同批水泥(同一厂家、同品种、同标号)袋装不超过200T 检查一次,散装不超过500T 检查一次。

砂 筛分、表观密度、含泥量 同料源、同开采单位每200m 3检查一次 水水质化学分析非饮用水使用前检查质量,如水源变化或对水质怀疑随时检查碎石筛分、表观密度、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同料源同规格每500m3检查一次砼抗压强度不同强度及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件,试件应在浇筑地点或拌和地点随机制取。

小型结构物每座或每工作班不少于2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可几座合并制取2组。

坍落度每单元(一盘或连续体积拌和10m3时)检查一次配合比首次及必要时砂浆抗压强度重要主体砌筑物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及细粒式砼每工作班分别制2组试件,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工作班制一组试件。

钢筋原材拉伸强度、伸长率、冷弯每(同品种、同等级、同炉号、同厂家)60T为一检验批。

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三个试件,一个试件做拉伸试验,一个试件做冷弯试验,一个试件做可焊性试验)钢筋焊件抗拉试验、弯曲试验300个接头为一检验批附表二:试验检测基本项目及依据标准:工程类别:路面工程(底基层、基层)类别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施工检验频率依据标准检验程序备注原材料检验集料1.颗粒分析;2.(级配砾石或级配碎石0.5mm以下的细土)液限塑限使用前测2 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JTJ 034-2000(已有新规范)JTG E42-2005按规定频率自检/3.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4.压碎值使用前测2 个样品,砂砾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5.含水率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水泥1.密度;2细度/比表面积;3.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1次/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1批,JTG E30-2005GB 175-2007按规定频率自/时间;5.安定性;6.胶砂强度;7.胶砂流动度散装水泥每500t为1批检粉煤灰 1.烧失量做材料组成设计前测2个样品;1次/批,每200t为1批,不足200t按1批计GB/T 1596-2005JTJ 034-2000按规定频率外委/石灰1.有效氧化钙镁含量;2.细度;3.未消化残渣含量做材料组成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2个样品,以后每月测2个样品JTJ 034-2000JTG E51-2009按规定频率自检/钢筋1.重量偏差;2.屈服强度;3.抗拉强度;4.伸长率;5.弯曲1次/批,每批不超过60tGB1499.1-2008GB1499.2-2007GB/T228.1-2010GB232-2010按规定频率自检/过程质量控制厚度每1500~2000m26个点JTJ 034-2000JTG E51-2009JTG F80/1-2004JTG E60-2008按规定频率自检/ 平整度每200延米2处,每处连续10尺(3米直尺)级配1次/2000m3含水率、压碎值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类别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施工检验频率依据标准检验程序备注过程质量控制水泥或石灰剂量1次/2000m2,至少6个样品JTJ 034-2000JTG E51-2009JTG F80/1-2004JTG E60-2008按规定频率自检/ 拌和均匀性随时观察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无侧限抗压强度稳定细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每一作业段或每2000m26个或9个试件弯沉值每一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每车道检查40~50点配合比设计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包括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同时报监理单位复核验证;工程类别:路面工程(沥青面层)类别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施工检验频率依据标准检验程序备注原材料检验粗集料1.筛分;2.针片状颗粒含量;3.压碎值;4.磨耗值1次/批JTG E42-2005JTG F40-2004按规定频率自检/5.含水率;6.吸水率;7.密度必要时细集料1.筛分;2.砂当量;3.密度;4.亚甲蓝值MBV;5.小于0.075mm含量1次/批6.棱角性;7.含水率必要时矿粉1.筛分;2.含水率1次/批3.密度;4.亲水系数;5.塑性指数;6.加热安定性必要时沥青1.密度;2.针入度;3.延度;4.软化点;5.TFOT/RTFOT后耐老化性能;6.布氏旋转黏度;7.改性沥青的离析1次/批(一般是每车检验)JTG E20-2011JTG F40-2004按规定频率自检/9.闪点;10.矿料的黏附性必要时乳化沥青1.蒸发残留物含量;2.微粒粒子电荷;3.筛上剩余量;4.标准黏度;5.蒸发残留物溶解度、针入度、延度、软化点1次/批类别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施工检验频率依据标准检验程序备注原材料检验乳化沥青6.水泥拌和试验筛上残留物;7.储存稳定性必要时JTG E20-2011JTG F40-2004按规定频率自检/过程质量控制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最大理论密度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4~6个试件平均值评定JTG E20-2011JTG F40-2004JTG E60-2008JTGF80/1-2004按规定频率自检确定标准密度动稳定度(配合比试验时做,料源变化时做)必要时按规定频率自检/ 沥青用量、矿料级配逐盘在线监测随时检查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逐盘检查,每天汇总1次取平均值评定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2个试样平均值评定每天汇总 总量检验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必要时按规定频率自检厚度每2000m2一点单点进行评定 压实度 每2000m3检查1组,逐个试件评定并计算平均值 平整度 连续测定 渗水系数每1km 不少于5点,每3点取平均值弯沉值每一评定路段不超过1km 每车道检查40~50点配合比设计 1.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沥青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同时报监理单位验证复核; 2.应根据混合料类型验证配合比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渗水性能等耐久性指标和使用性能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