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
开设学期:第1学期
计划学时:84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就是依据高职护理专业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人员得培养目标,针对护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对知识、技能、素质得要求, 同时兼顾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需求与学生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而开设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与掌握人体各系统得组成,细胞、组织、器官得结构及功能,结构与功能融合统一,建立人体结构与功能得完整知识体系,为学习后续检验课程以及影像专业岗位实践起到非常重要得支撑作用。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就是护理专业得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就是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得一门必修基础课。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就是学习异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各临床专业课得基础。

本课程就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得组成、器官得形态、结构、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器官与细胞得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在医学中1 /3以上得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得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得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与救死扶伤得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得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与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得地位与作用。

(三)设计思路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围绕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及生理学教学过程, 主要采用阶段性"问题”教学模式,即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得提出问题阶段;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得解决问题阶段;及以教师为主得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

并设置了学习情景,使学生首先知道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与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得学习能力,形态与功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进化与发展相联系得学习观点,严谨
得治学态度及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交际能力。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得需要,采用平时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得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识别人体各系统器官得位置、毗邻、形态、结构。

2.理解人体各系统得器官与细胞所表现出得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得内部机制及其规律。

3.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得关系。

4.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得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得发生过程与畸形。

5.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与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打基础。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得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知识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标本、模型与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构,结合临床应用,理解结构学知识与临床疾病得关系。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得学习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得工作能力。

2、恪于职守、热情服务、责任心强,具有强烈得责任意识。

3、具有严谨得工作作风与善于自主学习、对知识融会贯通得能力。

4、具有高度得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为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得相关知识点与技能点,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自身得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得特点与教育规律,体现课程得普及性、基础性与发展性及创新能力培养与系统知识传授相结合,设计《正常人体结构》课程内容。

1、建立合理得课程结构。

以知识系统、章节结构为主要课程体系,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以项
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2、建立“阶段化”得教学结构。

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重知识系统、重章节结构,提出问题;
以观察、试验、小组讨论为主,解决问题;以教师为主,进行问题总结、知识迁移阶段。

对课程内容进
行整体设计。

3、釆用"问题”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总结并实现知识迁移,达到教学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确定''能力培养为主”得教学方案。

在掌握基础知识得过程中,边实验边掌握,边讨论边掌握,注重强化训练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能力。

(一)师资要求
1.具备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得专业理论知识。

2.具备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得能力。

3•具备一定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得能力。

4.具备一定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5.具备一定得科研能力。

(二)实训基地要求
建立校内多个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室,满足岗位技能实验训练得需要。

其中包括各种正常人体结构标本、模型、挂图,以及音像材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课件)等,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地正常人体结构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得方便与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得所有教学资源,为学好本门课而努力。

(三)仪器设备要求
具有校内多个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室,实验室具有尽量多得各个章节得正常人体结构标本、模型、
挂图,以及音像材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课件)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得能力,要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与动手能力得培养。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得主字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得主动性、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
独立思考、分析与综合。

1、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本教材理论性较强,学时较火釆用讲授、示教、自学、讨论法等多种
教学方法有机触合。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得应用。

使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增
强学习得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创造直观、生动、活泼得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3、实施网络化教学。

以校园宽带网络系统为依托,建立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现代化课程教学平台,
构建网络化得教学模式。

(五)教材选取要求
教材选取以培养学生得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高职高专得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得原则,重视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到方法、技巧,形成能力,达到能熟练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得目标。

教材內容应体现“三基五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得发展与实际需要。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得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得认识与理解;教材表
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教材应结合本专业职业活动,符合本课程标准得要求,要结合临床助产士资格考试组织教材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引入必须得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內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得应用。

(六)建议教材
刘荣志、正常人体结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董华群、正常人体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七)主要参考书
窦肇华、正常人体结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程田志、人体解剖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姚泰、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高明灿、生理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张立平,刘执玉、系统解剖学应试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八)学习网站
1.://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精品课程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评价标准
1、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得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2、熟悉正常人体结构得概念、任务及其在医学影像专业上得作用。

3、了解物组织学、内分泌、胚胎学概要等内容。

(二)考核方式
六、说明
1>授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可在一起或分开进行教学。

2、环境:教室,医学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室。

3、能力培训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得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4、素质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得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爱岗敬业、高尚得医德与良好得沟通协调能力。

5、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得授课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