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认识实习报告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0903072学号:11姓名:梁晨圆2010年12月12日在学院的安排下,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的两个班级参加了这次的认识实习。

对于认识实习的最初印象就是初步的对我们这个专业有个感性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次的认识实习中专业老师对我们做的报告和讲座以及实验室的参观学习,我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相关的认识,为我在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让我能够获得直接的知识来巩固所学的理论,并树立学习信心和增强专业观念。

当然也能够让我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了解教研的相关信息。

周一上午由华晋老师讲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源头,是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她的专业面广,小到制造车间的检测,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

该专业以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为特色,培养具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知识面宽、基础理论扎实、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智能仪器、虚拟仪器、测量与控制等多领域的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我们今后所学的专业课程方向有:光学,电子学,计算机学,机械等。

一些主要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光工程光学,数字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和接口等华晋老师在对我们专业进行了一个大致的介绍以后,对我们以后在新的目标上的定位和学习上的定位也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我们要尽快认识到专业课和基础课学习的关系,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另外在学习上的定位也是相当重要的。

兴趣是第一位的,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善于学习,面和深度同样重要。

另外华晋老师还和我们介绍了一下机器人。

主要是观看了一些视频,不过已经够让我叹为观止了。

这突然让我觉得我们这个专业还是相当有前途的。

周一下午由姜树海老师讲述主题是: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竞赛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机器人的兴起: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

一般说来,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机器人发展: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

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

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主要有铆接机器人机器狗自治潜水器等机器人与863计划:主题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围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关键技术与装备,以重大专项与重点课题为主线,研究开发基础技术、单元产品和系统装备,掌握战略必争装备关键技术及竞争前核心技术,增强自主设计与制造重大关键设备的能力,提升制造业基础装备的水平,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实现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工艺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重大专项与重点课题是主题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十五”期间,“机器人技术主题”的重大专项是深海载人潜水器与微机电系统(MEMS)。

另外,姜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08年由他带领的小组去参加各种国内机器人竞赛的相关照片和心得。

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校机电院测控系小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当然参加比赛的准备过程的困难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不过,付出的劳动总是有回报的。

讲述这些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华老师所讲的兴趣问题,我想,在测控技术与仪器的这个博大精深的专业中,我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我感兴趣的东西,并且也为之奋斗,享受努力过后,成功带来的喜悦。

周二上午由郭迎兵老师讲述主题是磁流变智能减振控制1.磁流变液磁流变液属可控流体,是智能材料中研究较为活跃的一支。

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

这种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粘度、低流动性特性。

由于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是瞬间的、可逆的、而且其流变后的剪切屈服强度与磁场强度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因此是一种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的智能材料。

2.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器是近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结构半主动控制装置。

这种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阻尼力连续逆顺可调并目_可调范围大、响应快、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以及可与微机控制结合等优良特性}fu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MR阻尼器已在车辆悬挂系统、斜拉桥拉索振动控制、海洋平台结构的减振及高层建筑的隔振等方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工作原理是:当线圈内的电流增大,节流孔内磁场就会增强,磁流变液流过节流孔的阻力随之增大,使得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增大,反之,电流减小,阻尼力也减小。

因此通过对输入电流的调节,即可控制阻尼器阻尼力的大小。

3.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永磁调节式阻尼器的优点就在十:该阻尼器是由磁流变液提供阻尼力,由永磁体起调节控制作用,这样靠自身就能提供必要的阻尼力,不需要配置供电系统,用十桥梁、建筑结构等抗振结构时,可避免由十不方便或不能保证可靠的供电}fu给阻尼器的使用造成的障碍。

这种阻尼器结构简单,还能满足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4.磁流变结构的智能控制研究:郭老师简单的和我们介绍了一下她做这个研究的心得和想法。

5.最后,郭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在美国生活一年的经历和感想。

比如在美国高校中做科研项目的人还是以中国人和印度人居多。

比如美国和中国不同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

再比如她在美国生活发生的小事趣事。

还有在某大学校园里看到野生鹿······其实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国度,我们只要有美好的信念和追求,那生活将是无比美好的。

周二下午由程玉柱老师讲述主题是:测控与ARM首先,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的测是以光,机,电,算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光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会学习工程光学,光电检测,图像处理等。

在机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学习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精密机械设计等。

在电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学习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嵌入式(ARM,DSP).在算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学习软件,计算机基础等。

控主要是指传感器,自动控制等。

程老师主要是研究ARM的,所以重点和我们介绍了一下ARM的相关知识。

我们在程老师给我们播放的关于ARM的视频中了解到ARM的基本含义和一些应用。

ARM是一种微处理器,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

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

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嵌入控制、消费/教育类多媒体、DSP和移动式应用等。

结合嵌入式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无线通信领域、智能仪器仪表开发等相关场合的应用,在其中选取了六大常见应用,以lpc2220(arm7)处理器为基础,构造其接口电路,实现其驱动程序。

这六大应用包括:串行通信、存储器操作、时钟模块应用、人机输入/输出接口、a/d与d/a转换、电机控制,这些知识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得相当普遍。

当然我们最最熟悉的ARM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智能手机的开发应用。

现在市场上好多品牌的智能手机已经使用了ARM技术。

老师还鼓励我们,如果我们能把ARM这个技术掌握好,我们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做手机了。

周三下午参观实验室在学校逸夫楼的实验室里,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测控专业的魅力和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

先是为我们讲述了传感器的研究和实验。

实验是为了更好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

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检测器,噪音检测器等。

学校实验室主要是将虚拟仪器与实际相结合。

另外一个老师还和我们介绍了有关集成线路板的简单制作和成果展示。

主要是利用C语言编程,然后下到这个集成电流板里,继而实现程序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展示。

在参观实验室的过程中,我不禁感叹,动手制作一样的东西是多么的美妙,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恰到好处的运用在实验中,做出我们想要的成果,成就感可想而知。

老师说,他就经常会因为做实验做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也许这种感觉也是我想要的。

周四上午由甘英俊老师为我们讲述甘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多方面的知识。

我对甘老师还是相当崇拜的,早就听说过甘老师讲课非常生动,这次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先是给我们看了一段国外的加工木材的流水线的视频。

这段时间很长的视频让我意识到了现在科技的发达。

整个流水线,可以看到的工人的身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全是由计算机编程,大型机器人操作的。

既精准又快速,达到的效果绝非是人类工作所能比拟的。

在我叹为观止的过程中,这些原木就已经被分类,加工,包装起来了。

另外,甘老师还和我们介绍了关于林业上病虫害的防治。

例如,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就是使用喷雾器的过程中,如何省药。

甘老师的电脑中的科研项目多的让人眼花缭乱的。

还和我们介绍了很多学习的要领,比如学习英语的方法,还有做科研的技巧,还有在大学四年中,如何让自己过的有意义等等周四下午由李赵春老师讲述主题是:检测技术及其发展形式检测技术是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信息处理、机械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的符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自动化装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符合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而且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铁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检测技术,就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中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

检测技术与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应用更是广泛,涵盖吃穿用,海陆空,等各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