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上)编稿:张爱华责编:陈敏考点提示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2、俄国十月革命知识清单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探寻公正的理想国(一)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1)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
(2)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社会矛盾激化。
(3)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但他们的理想根本无法实现,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2、代表人物: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
3、结果及影响:理想根本无法实现,但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二)工人的觉醒:独立工人运动兴起,(包括: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广大工人已经觉醒。
为此,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①社会经济条件(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兴起。
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④主观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诞生(1)标志: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①阶级斗争的学说。
②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理论。
④号召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巴黎公社(1871年)——第一个工人政权1、直接原因: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
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秘密调集军队,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
(巴黎公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说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2、经过: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发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
3、措施:①政治上:在政权建设方面: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由民主选举产生;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②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新型的工人政权)。
5、失败原因:(1)主观:法国工人阶级不成熟,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当的领导,犯了一系列的错误。
(2)客观(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无产阶级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实力。
6、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7、经验教训:(1)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无产阶级必须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教训:①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②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根本原因: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了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重要原因: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
3、主观原因:有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直接原因:一战使各种矛盾激化。
二、革命过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二月)①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任务是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②结果:A、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B、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大战;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十月革命的指导纲领。
3、七月事件(1917年7月,彼得格勒,50万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七月事件是俄国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十月革命(1)1917年11月6日晚到11月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2)召开了“全俄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和平法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随后,苏俄政府退出世界大战。
《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目的在于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的成立,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4、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它对人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知识经纬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要点精析1.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一起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工人运动,适应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立,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兴起了社会主义运动。
巴黎公社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例。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推翻旧制度。
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典例透析1、欧洲近代历史上,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③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④“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③① D.④①③②切入:本题是一道排序题,考查对历史事件发生时期、特点、历史意义的掌握解析:①最早发生于1831年,②是指发生于1848年的法国六月起义,③是指1871年诞生的巴黎公社,④发生于1847年6月,是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的,这属于隐形知识。
答案:B。
点拨:同学们觉得历史时间非常难记忆,且容易遗忘。
现在对历史时间的考查一般是放到具体的历史阶段中,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某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个时间段有什么特征。
2.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发展特征决定的。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中的机器还需要人力操作,延长工人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是资本家普遍采取的手段。
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从经济学的角度揭露了资本的增值源于对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无偿剥削,资本追求利润的特性不会改变,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当时工人阶级也没有合法斗争的条件,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采用暴力斗争才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方式的变化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恩格斯在晚年对暴力夺权的理论作了一定的修改,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无产阶级可以和平取得国家政权,认为在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有通过选举等合法途径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正如他晚年所说的“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是对当时局势变化的一种呼应,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表现。
典例透析2、不是巴黎公社革命体现的《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A.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以阶级斗争争去无产阶级自身解放C.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 D.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切入:考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联系的深刻认识。
解析: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正是公社革命的实践,而具体的政权建设措施则属于巴黎公社的首创。
答案:C。
点拨:在掌握巴黎公社实施措施的同时,还要掌握《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把两者联系起来理解。
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一战后和二战后等几个发展时期。
(1)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经济危机的发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矛盾,工人运动的斗争矛头越来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
19世纪60年代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1864年成立了第一国际,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结果,从根本上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日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