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BOPAL 1984
20年后
原因分析:
工厂投产初期由联合碳化总部委派了一名有良好安全意识和 操作经验的雇员担任厂长,并且实现了50万人工时无误工事故 的优良安全纪录。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1980年公司决定由一 名印度本地员工接替厂长职务。采取一系列措施: 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将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由6个月减少 至15天。 减少员工数量。 尽量聘请廉价的承包商(尽管他们缺乏经验)和采用便宜的 建造材料。 减少对工艺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包括对关键安全设施的维护) 停用冷冻系统。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海因里希法则事故预防原理:
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 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 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 安全状态,则取决于日常的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细节管理,这是作为预防死亡重伤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百万吨煤死亡率是美国的160倍 煤矿死亡人数是世界主要产煤国总死亡人数的4倍 百万吨钢死亡率是美国的20倍 万车死亡率是美国的10倍 民航飞行重大事故率是世界平均的1.5倍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1:29:300)
•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 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 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 思是说,当一个企业一起重伤、 死亡或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隐 藏着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 起轻伤或故障的背后必然包含有 300个无伤害事故, 在这300个 无伤害事故背后有超过1000次 的不安全行为 。 • 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 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 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 则为无伤害事故。
特种设备量大面广 电力、热能、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农药、 食品、运输、建筑、医药等行业的80多万个企事 业单位 数以亿计的城乡居民家庭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特种设备安全所面临的形势:
制造质量“先天不足”,运行维护“后天失调”,安 全隐患不容忽视 制造质量“先天不足” 法规标准不健全、要求不到位 制造工艺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是特 种设备的大型化、高参数趋势日益显著,而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较慢,与之 不相适应 检测技术跟不上特种设备发展的需要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组织的劳动分工、权力等级、统一指挥和组织控制等, 不能适应健康个性发展的需要,妨碍自我实现。因此,应
采用参与式的,以职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加重职工的责
任,依靠职工的自我控制。促进人的能力的发挥和效率的 提高。 (这个管理理念我个人非常认同,我同时也认为这是企业管理
的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我们员工自身素质、道德、行为标准能不能达到 这个自我管理的高度)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前言:
知识守护生命,培训关乎未来!
任何培训都是有好处的、有意义的:
国外最高奖励一般是培训; 世界上最好的体系ISO 9001明确要求应培训; 中国有“活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我师”的名言 我们的QMS也有要求; 出问题,我不赞成说是故意干坏的,可能确实不太懂得程序与要求 所致。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海因里希法则与机械师之死
在美国,有一个机械师几年来一直用手把6寸宽的皮带挂到29寸正 旋转的皮带轮上,在最后一次的操作中,因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 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没有使用拨皮带的杆,终于被皮带轮绞入而碾 死。
这位机械师的操作有四个问题:一是站在摇晃的甲板上,二是穿宽 大长袖的工作服,三是没有使用拨皮带的杆,四是皮带轮正旋转。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④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出现在70年代,它要求既看到各组织中的相 似性,也要承认其差异性。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 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采取适宜的管理措施,而没有什么
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西恩提出了“复杂人”的观点,认为人
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且人的需求是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的;在不同组织中,或同一组织的不同部门中,人的动机
— 以人为本的管理、安全文化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的特征二
现代安全管理十分注重企业领导者在安全管理中的决 定作用。要求领导者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起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安 全生产责任制。
其中:锅炉63.53万台
压力容器271.82万台,
电梯245.33万台,
起重机械190.94万台,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48.23万辆,
客运索道845条,
大型游乐设施1.67万台(套)。
另有气瓶13880.84万只,
压力管道85.13万公里。
(截止到2012年底数据)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概述:特种设备的特点
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错误的上皮带的方法每天都使用,达数 年之久。查阅他四年的病志,也就是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曾有33次手 臂擦伤的治疗处理。
这个比例估计为1200:33:1。这1234次的事件,都是错误操作。 但开始几次错误操作并没有让他出现大的伤亡事故,所以他就以为这种 错误操作并不会使他出现大的伤害事故。
热烈欢迎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培训的各位学员!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特种设备管理与企业安全技术培训班 授课计划
• 备注:具体时间可根据上课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第一讲 安全管理概述
•主讲:牛亚平
(高级工程师)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几组数字—灾害损失
1950年-1992年间,各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 2.6万亿元,灾害损失占同期国民收入的5.09%,同期国 家财政收入的12%以上。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特种设备安全所面临的形势:
事故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 !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印度博帕尔市毒气泄漏事件
• 在世界范围内,最令人难忘的事例是,1984年在 印度博帕尔市发生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毒气 (甲基异氰酸酯,简称MIC)泄漏事件,该事件共造成 约2万人死亡,20多万人中毒,5万人失明,10万人终 身致残。
事实表明,参与管理比任务管理更为有效。因为参与 管理改善了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对立,并且有利于沟通信 息。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③ Y理论
Y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最理 想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这种人除了社会需求外,还
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对生活追求的欲 望,从而真正感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X理论
•生理需 要
•安全需 要
要
•自我实 现需要
•权变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与人的需要层次的比较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2.2 安全生产管理的特征一
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 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职工的士气和发 挥其能动作用方面。具体的说,就是为了人而进行管理。 人是生产力诸多因素中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所 谓为了人,就是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当做事故预防工作的 首要任务;管理,就是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 创造性,让职工人人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可能不同;不同人的需求和能力是不同的,对管理方式的 反应也不同。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权变理论 (续)
从这种认识出发,管理者不仅要洞察职工的个体差异。 对不同需要的人,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或方法,不
能千篇一律地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管理。实施“人性化 管理”、“弹性、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管理”。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2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 分,管生产必须要管安全,因而,它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 基本原理和原则,并且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共同特征。
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管理者如何看 待人的。
西方管理理论是以对“人性”的认识为基础的,对人性 的假定不同,相应的管理制度、方法也不相同。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2005年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
一辆载有35吨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另一辆山东货 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3个 乡镇村民重大伤亡。死亡人数为28人,中毒入院人数为 350名,其中危重病人17名,病危3人,上万群众撤离 转移,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目录:
概述 特种设备的特点 特种设备安全所面临的形势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的特征 事故应急预案 风险管理
什么是风险 风险管理简述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1 概述:特种设备的特点
特种设备量大面广:
全国在用特种设备总量:821.67万台(比2011年上升12.7%)。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2.1 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① X理论 ② 参与管理理论 ③ Y理论 ④ 权变理论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① X理论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Taylor: 把人看成单纯的“经济人”, 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出于经济动机,把管理者和工人的行为 本质看成是个人主义的。 Taylor的这种观点被称作X理论。
相应的管理措施是,以经济报偿来收买工人,对消极怠工者则给
予严厉的惩罚。
管理的特征是:制定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法规,运用领导的权
威和严密的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让工人完成组织任务,管理工 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不让工人参加管理。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X理论
组织目标能达到何种程度,有赖于管理者如何控制工 人。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的工人,其劳动态度是“给多少钱, 干多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