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语 公开课用PPT教学课件
成语 公开课用PPT教学课件
服饰是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 节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
9
3、成语与建筑文化 :
•“雕梁画栋” ——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 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 “曲径通幽” ——强调幽深曲折以通佳境,所 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 突出地表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 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级制度 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 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
肓”“以毒攻毒” ;
2、与气象有关的成语 “雷霆万钧”“蜀犬吠日”
3、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斗转星移”“杞人忧天”“日上三竿”“月满 则亏”
——一部汉语成语字典简直就是一部简明百科全 书。
17
三、成语的运用
1、读音: 人才济济(jǐ jǐ) 大腹便便(pián pián) 乳臭(xiù)未干 如法炮(páo)制 浑身解(xiè)数
11
5、成语与教育:
因材施教 青出于蓝 循序渐进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 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 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2
6、成语与爱情
“一见钟情”、 “浓情蜜 意”、“山盟海誓”
—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蜜与 美好
“纸短情长”、“魂牵梦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人们借有尽的文字传达无尽 的情思,寄托对爱情的美好 愿望。
如:莫须有、风马牛不相及等
7
1、成语与自然文化 江山如画 ——对美好的山川大地的讴歌 凄风苦雨 ——对险恶自然的由衷敬畏 傲霜斗雪 ——对自然的精神气节的歌颂 这类成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
在探索自然、战胜困难的过 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 精神。
8
2、成语与服饰文化:
“凤冠霞帔”、“珠围翠绕” ——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 “荆钗布裙” ——普通的劳动妇女 “披红挂彩” ——遇到喜事 “披麻戴孝” ——遇到丧事 “衣冠楚楚” ——穿戴十分整齐漂亮。 “纨绔子弟” ——穿着华丽的富贵人家子弟。成源自中 华语文
化
的
微
缩
景
观
1
夸父逐日
•猜一小会儿
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揠苗助长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2
杀鸡骇猴
负荆请罪
五体投地
落井下石
缘木求鱼
杯弓蛇影
班门弄斧 功德无量
3
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 辟的固定短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 也是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博大精深的 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学好并运用好成 语,并非易事,因此不断积累并梳理 学过的成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 内容。
女娲补天 黔驴技穷 四面楚歌 举一反三 回头是岸
6
成语的特点
1、具有修辞作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 盘考虑。如果解释成肚子里长了一根竹子就大错特错了。
2、结构形式固定:“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 “高山流水”不能改成“流水高山”。
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试分析下列成语有何语法特点 A“惟命是从”、“马首是瞻” (宾语前置) B“衣锦还乡”、“披坚执锐” (词类活用) C“嗤之以鼻”、“重于泰山” (状语后置) D“逍遥法外” 、“盲人瞎马” (成分省略) 4、形式多样:多为四字格,但有三字格、多字格。
4
一、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揠苗助长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历史故事: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乐不思蜀
4.文人作品: 望梅止渴 不耻下问 5.外来文化: 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5
露一手
按分类连线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神话故事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10
4、成语与文学艺术:
•“烘云托月” ——作画的一种技法。比喻从侧面加以 点染或描写,从而衬托主要事物的一种 表现手法。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厚。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我国古曲的曲目。 “春秋笔法” ——文字婉转而暗含褒贬意思的写法。
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 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久假不归 长期借用不归还
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添加一词。
现也比指一言不发
差强人意 大体上使人满意
万人空巷 大家都从巷里出来。形容盛况
22
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1、有人在某大会上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 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 月授衣……”,指的是夏历七月黄昏时大火星从西
方落下去,表示天气转凉进入秋天了。 2、前不久,郴州市委书记被查出贪污受贿达 三千多万元,自然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 也有人说,受贿往往是情非得已,即使数额再 大,也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不是说罪行不够处死, 而是说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
23
误区二:张冠李戴
练习二: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
2、字形:
绌 相形见拙( ) 铤 挺( )而走险
肓 病入膏盲( ) 偃 揠( )旗息鼓
粟 沧海一栗( ) 剑 唇枪舌箭( )
18
正确使用成语的音、形、义(形)
甘败下风 自暴自弃 一愁莫展
天翻地覆 言简意骇 悬梁刺骨
川流不息
食不果腹
名符其实
迫不及待
19
甘败下风 X 自暴自弃
一愁莫展 X 川流不息
名符其实 X
天翻地覆 言简意骇 X 悬梁刺骨 X
食不果腹 迫不及待
20
甘败下风 X(拜) 自暴自弃
一愁莫展 X(筹) 川流不息
名符其实 X(副)
天翻地覆 言简意骇 X(赅) 悬梁刺骨 X(股)
食不果腹 迫不及待
21
使用误区一: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 大多有一定的典故,这就造成了
望文生义
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13
7·成语与动物:
凤毛麟角 惊弓之鸟 螳螂捕蝉 趋之若骛
14
8·成语与兵器:
自相矛盾 刀光剑影 横槊赋诗 强弩之末
15
9·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 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 邦。
16
10·成语与科技发展水平
1、与医学有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