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和备考研究生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来说有所帮助。
关于英语,重在平时积累,对单词的积累,对短语的积累,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等等,因此是应该最早开始复习的一门课。
先早早开始背单词,10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我阅读前后做了2遍,掌握了命题人的出题思路与常见陷阱的设置,顺便也练习了长难句的翻译。
11月中旬开始练了一些新题型、翻译(都是真题里的),同时开始试着写英语作文,这段时间我每天的复习模式基本上是今天做阅读,第二天就写作文+新题型+单词。
单词推荐《一本单词》。
英语最好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要一做再做,仔细领悟其中命题角度、陷阱设置、语境等的奥妙。
英语作文一定要自己写模板出来。
大概在考前半个月,这时候你也应该看了一段时间的作文了,收集一些优美的句子,特别是结尾发表议论的万能句型。
总结一到两个模板出来,不用特意去背模板,每篇作文都用自己总结的模板去写,写上4、5次你应该就能把模板熟练的背诵下来了。
我当时总结了2个模板,一个针对哲理型的图片---适宜发表议论;一个针对社会现象的图片---适宜描述并引申,每个模板都有150词左右,尤其是发表议论的第三段,模板上我只留了半句空白,其余的都是事先背好的,考场上我只是在模板的基础上填了几个空而已,节省了大量时间去做阅读。
至于素材,可以多看看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和木糖英语微信公众号。
政治制定好自己的复习规后,就全程跟着李凡老师进行复习,用的是他的《政治新时器》。
政治这科的基础很重要,尤其是马哲和政经部分,一定好好的理解再去背诵,不然也做不好运用,政治的知识点不适合考试前突击,必须提前掌握理解,才能更好的做选择题和背诵大题。
下面说一下专业课的复习方法,首先我感觉认真看书本是最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你每多看一遍课本,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书本中琐碎的知识点也会记忆的更加明白、牢固。
专业课主要是考基本概念,可以说看书的遍数与仔细程度与你的最终成绩是成正比的,对于那些专业课想考的更高的,将书本看5遍以上是最基本的要求。
当然,一味的看书本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在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做配套的练习题,每看完一章就返回来做一下这章配套的习题,但是也不能迷信
这些题,因为考研真题从这些题里面抽的概率很小很小。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基础阶段考研党要做的就是:熟读书本,打牢基础。
在此阶段,我们要做的不是搜刮考研"内部资料",也不是淘买各种"考研参考书",而是回归考研指定教材,抓基础。
利用思维导图,按章节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免冲刺阶段实战演练时,"地基"不牢,无法系统答题,研路行至中途,因前期粗制滥造而崩裂。
基础阶段,谨防两种心理:一是自认专业基础不错的同学,直奔真题或拿模拟题练手;二是专业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同学,因考研时间紧凑与专业课内容繁复,于是越过基础,直奔真题,认为通过做题复习,省时又全面。
都忘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历来各种考试,复杂题型源于基础演化,越是简单的题目失分率越高。
专业课其实认真准备分一般都不会低,请随时关注考研大纲,如果我知道的话会尽快通知大家的,。
我是从9月中后期开始准备专业课的(据说也有11月开始准备的大牛,请自己三思),暑假8月的时候也看过几页,但是那时学长说没必要那么早,所以就看了几天放一边了。
专业课一定要认真看书上的分析,基础分析很重要,我复习了四五遍,
专业课好几次看到一半就放下来,看其他科目了。
我想对接下来要考这个方向的同学说,其实万事开头难,当你熬过这个开头时,接下来的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在达到这个境界前,千万别放弃。
专业课最重要的还是课本,千万不能有这种误区,自己认为不太可能会考的就不看。
辅导班也是历年考研必议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我没有报,我举得他对我的作用不大,而且会打乱了自己的复习安排。
但最终报与不报还是你自己决定。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来。
当然坚持的前提是选好自己的方向,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习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我的经验你们参考一下,感觉可以就用,不适合自己就千万别生搬硬套啊,如果大家需要真题和我个人的笔记,可以下载high研app留言,我看见一定会回复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