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疾病的标语【篇一: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计划】上学期常见病预防工作计划为了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落实完善卫生保健工作,针对对幼儿各季节的传染病和幼儿常见病的发病防治工作我们班特制订了班级常见病的预防计划,对各种常见病及传染病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降低幼儿发病率,保证幼儿身体健康。
1、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及时督促幼儿接种,保证幼儿接种率达到100%2、日检工作作为常态,认真落实。
认真落实一日三检尤其是午睡前和午休后,及时了解本班幼儿发病情况。
发现发病幼儿及时做好应对处理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耽误幼儿病情。
3、传染病高发期,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疑似病例,应立即上报幼儿园并送隔离室观察,然后通知家长幼儿痊愈后持医院证明方可入园。
发现传染病病历后要对本班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并重点观察其他幼儿,保护易感儿童。
4、增强幼儿体质,降低常见病发病率。
通过加强幼儿营养、增加户外锻炼、提前预防、配合合理护理等方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常见病的发生。
对班级体弱儿童建立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追踪调查直到幼儿身体状况趋于正常。
5、在班级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运用讨论、讲座、动画、图书等各种形式宣传幼儿卫生常识,提高幼儿自我保健的意识。
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计划:一、幼儿秋冬季腹泻:预防措施:1.防小儿腹泻,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形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 避免腹部受凉。
腹部受凉后,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
二、幼儿肥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的增加,加之膳食结构不合理、幼儿活动量减少等原因,幼儿肥胖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预防措施: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养成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
减少幼儿对零食、甜食、高脂肪实物的摄入量。
对肥胖儿童应限制进食过量,纠正其饮食习惯,老师和家长应多督促幼儿细嚼慢咽,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
2.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每天的运动量。
幼儿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肥胖儿童每天应进行运动量较大的体育运动,如跑步、踢球等,饭后应进行适量的活动,不要让幼儿饭后就坐卧玩游戏等静态活动。
定时监测,发现体重增长过快时,及时给予饮食指导。
二、龋齿及预防措施:一般乳牙萌出后不久就可患龋齿,6-8岁达高峰。
预防措施:1、少吃含糖高的食品,如饼干、糕点、糖果等零食2.督促幼儿每日早午晚各刷牙一次,配备合适的牙刷牙膏,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培养幼儿吃东西后漱口的习惯。
3.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如吮手指、咬指甲、口唇、铅笔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篇二: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幼儿疾病防治传染疾病1、手足口病症状描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
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由飞沫通过呼吸道、不洁净的玩具或手经口进行传播。
主要症状为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伴有发热、咳嗽、流涕、流口水、食欲不振等现象。
多数症状较轻可自愈,病症严重者会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发病期间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不接触发病人群。
2、保持室内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
3、饮食应清淡、可口、卫生、易消化。
2、水痘症状描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发,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且传染性极强。
多发人群以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为出现发热、周身性皮疹、疱疹、痂疹等。
此病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如果再次感染复发会出现带状疱疹。
同时,此病会伴有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居室内保持通风,光线充足。
但通风时需注意防止受凉。
2、发热时多喝水,饮食上忌食辛辣食物,应供给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例如水果蔬菜等。
3、衣被等不易过厚过紧,保持接触物品的清洁卫生。
4、保持双手指甲卫生,避免用手接触抓破疱疹,以免化脓感染留下疤痕。
3、腮腺炎症状描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好发于春季,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
通过接触患者或飞沫吸入传染,且传染性极强,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
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
继而出现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会灼热触痛。
腮腺肿胀后2—3日达到高峰,伴有张口困难、流口水等症状。
其中,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症。
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等严重的并发症。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卧床休息。
尽量减少外出机会,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出门带口罩。
2、饮食上忌食辛辣酸辣,以及甜味、干性食品。
应提供富含营养、易消化、软性食品。
多喝水。
3、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4、急性结膜炎症状描述: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
是一种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眼炎。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好发于春末夏初,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
一般是通过接触感染,例如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洗漱用品、电脑键盘、泳池等都有可能被传染。
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路径。
且此病治愈后免疫力低下,因此可重复感染。
发病期为感染细菌1—2天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
患病早期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等,接着会出现怕光、易流泪及分泌物增多眼皮不易睁开等症状。
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基本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睛。
勤剪指甲,对个人物品注意消毒。
2、避免光和热,不勉强看书看电视等。
出门可带上太阳镜来避免阳光、风尘等刺激。
3、不可包扎眼部或者戴眼罩,及时清洁眼睛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
4、饮食忌酒、辛辣腥膻食物、忌食生姜等。
呼吸系统疾病1、发烧症状描述:发烧既体温高于正常值。
是幼儿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映。
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正常体温一般是36——37度。
只是个别达到37.4度,全身情况良好。
无自觉状况可不认为病态。
小于38度为低热,38——38.9度为中度发热。
39——41度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
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如果感觉宝宝有可能发烧,不能只是用手摸摸进行测试,要用体温表进行测量。
且不要在活动后或饭后测量。
发热体温超过38.5需去医院进行治疗。
基本预防:1、多喝水促进排汗。
适当增减衣物。
2、体温较高时应该使用毛巾冷敷,或者冷水袋、冰袋。
3、温水拭浴。
温水37度左右,每次擦10—15分钟。
每4—6小时擦拭一次。
4、温酒精擦拭。
适合于高温及超高温患儿。
用纱布蘸酒精擦拭全身。
5、保持开窗通风,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2、哮喘症状描述:哮喘(全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这种疾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儿童发病率高于青壮年,3岁左右是发病高峰期。
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胸痛现象。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但严重时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
基本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预防重点在于调摄养护。
1、选择适宜自身体质的体育锻炼活动。
2、呼吸调整,可经常唱歌,做呼吸操。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4、饮食调养。
忌食过咸食物,忌酒。
多吃高蛋白食物。
多吃含有维生素a和c及钙质的食物。
3、感冒症状描述: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
总体上可分成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多发于冬季,其他季节也可发生。
流行性感冒时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是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流行感冒的传染性很强。
多发于冬春季。
幼儿患感冒机率高于成人,主要是因为幼儿身体抵抗力较低,而由病菌引起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会趁虚而入。
感冒症状多是打喷嚏、鼻子堵、流鼻涕和咳嗽,有时伴有发烧现象。
严重性感冒时还会全身无力、脉浮等。
感冒处理不当常常易引起其他症状,且多在季节交替时多发,应该多加注意。
基本预防:感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多休息,多喝水或者蜂蜜水。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
3、饮食上注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例如稀粥、面条和鸡蛋羹等。
4、家里常备体温计,经常测量体温。
4、肺炎基本预防:1、保证充足营养,增强儿童免疫力。
2、使用母乳喂养。
给小儿多补钙。
3、注意卫生保健,多翻身拍背。
4、多吃水果、汤汁,少吃鸡蛋。
食物要清淡,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5、百日咳症状描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较强,且病情顽固,并发症较为严重。
多发于冬春季节。
此病传染途径主要是由空气传染(间接)或飞沫传染(直接)。
病菌由患者呼吸道飞沫散播后,进入易感宿主之呼吸道而传染,并不需要由媒介物传染。
百日咳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患儿通常咳得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最后咳出大量粘液。
有的甚至出现全身痉挛、意识丧失乃至死亡。
也可能合并脑病,均可导致脑缺氧和脑组织损害,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病情如未及时治疗,可迁延数个月左右。
患儿的年龄越小病情越重。
因此要多加注意。
基本预防:1、饮食上要选择宜选择细、软、易于消化吸收,且宜吞咽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食。
饮食要少吃多餐。
2、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
避免烟尘刺激等。
肝脏脑神经疾病1、肝炎症状描述:肝炎是肝脏的炎症。
即指肝脏的有炎症性损伤。
肝炎的患因有多种,有病毒、药物、酒精或是代谢异常引起的发炎症状,最常见的是病毒引起的肝炎。
肝炎产生还有与人们情绪关系密切。
另外劳累过度、饮酒过多、用药过多的人也易患肝炎。
肝炎分为急性和慢性肝炎。
是一种高发性传播疾病。
严重威胁着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肝炎的症状早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等。
其他主要临床表现为厌食、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黄疸、发热、关节痛等。
肝炎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因肝炎传染性强,需要密切注意并及早治疗。
基本预防:1、保持心情愉快开朗。
避免情绪低落。
2、忌酒忌烟,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3、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4、不乱吃药,加强身体锻炼。
2、脑炎症状描述:脑炎(森林脑炎),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或称远东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