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公路测量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公路测量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市XX至XX山根公路工程清龙线至龙高路公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XX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XX至XX 山根公路工程、清龙线至龙高路公路工程总监办二〇一〇年五月XX市XX至XX山根公路工程清龙线至龙高路公路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建设单位:XX市道路建设管理处监理单位:XX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编制依据、范围、目标、措施和测量监理流程1.1编制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水运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工程监理规范》其他依据:工程招投标文件、监理合同、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技术文件、技术资料、施工组织设计等。

1.2适用范围按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本细则适用于XX市XX至XX山根公路工程和清龙线至龙高路公路工程测量监理工作1.3测量监理工作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测量控制监理流程见图1。

1.4 测量监理控制目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及与建设方的合同约定。

1.5 测量监理控制措施:1.5.1各合同段测量协调统一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进行各合同段衔接处的测量,并由相邻两合同段的承包人共同进行,将测量结果协调统一在设计及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1.5.2施测时段为减少日照温差、风引起的振动摆幅较大等对放样定位点位影响,索塔施工测量放样定位作业选择在无日照影响和温差较小的时间段内进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

斜拉桥线形受温度影响很大,线形测量选择在气候条件较为稳定、日照变化影响较小、气温平稳的时段内进行。

一般选择凌晨2点至日出的时段内进行线形测量以及索塔变形测量。

1.5.3 锁定控制点、增加测回数及校核手段锁定测站控制点、后视控制点、后视校核控制点。

要求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正倒镜不得少于两测回观测,同时采用多种测量方法校核。

1.5.4公共定位点测量及闭合测量测量作业前须进行公共定位点测量,确保前视坐标成果一致,消除公共定位点定位误差,方可进行测量放样定位。

采用水准仪测量法时,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

1.5.5 贯彻执行规范要求,如在检测时超过设计要求时,要求施工方进行重测或整改,并对整改进行复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图12、施工准备阶段测量监理2.1查对复核设计单位所交付的导线点、三角网点、水准基点等标志及有关测量资料。

如有标志不足不妥、位置移动及精度与要求不符,均需进行补测,加固,并将复测结果通知建设单位。

2.2审核承包人测量仪器和设备(全站仪、经伟仪、水准仪、水准尺、钢尺等)的完好性、可靠性、精确度及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定证书和业主认可的合格证件,审查测量人员的组成及能力,并予以认可,未经法定计量单位标定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并承包单位应在施测前14天前,将有关反映其施测能力、水平和施测进度安排计划的报告报送监理部批准。

除非相关监理实施细则另有规定,否则,这份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2.2.1施测项目概述。

2.2.2 施测技术方案要点(施测方法、操作规程和引用技术标准目录)。

2.2.3 观测仪器、设备设置(含计算机、气象仪器和检验设备等)。

2.2.4 测量专业人员设置。

2.2.5 施测进度计划。

2.2.6 测点保护计划。

2.2.7 监理工程师依据承建合同文件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2.3审核图纸。

对路线的平曲线主要坐标及曲线参数、竖曲线的标高、横断面进行验算,究其是否吻合。

对桥梁钻孔桩、墩(台)柱、帽梁、垫石、T梁(或板梁)、塔柱、索道管的平面坐标及顶标高进行验算、校核与设计值是否吻合。

若有问题及时上报。

2.4熟悉招标文件和规范,招标文件有特殊要求的要按招标文件执行。

2.5审核承包人平面高程控制复测资料成果,若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施工阶段则依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已知测量控制数据,并报业主备案,同时协调好相邻施工合同段“接头处”的联测。

2.6审查承包人的施工控制网和施工定线放样和沉降监控方案,提出审查意见,并报备案。

2.7全面检查、复核承包人的施工控制网测量结果,当监理工程师的复核结果和承包人的测量结果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精度时,予以批准,并报备案。

3、施工阶段测量监理本阶段的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工程的正确与否,对每项工程的首工序——测量来说,其责任尤显重大,稍有疏忽往往给工程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所以对每一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及工程部位的首工序——测量,除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外,监理应认真做资料的验算及实地检测,关键部位要做到100%检测。

3.1 路基工程3.1.1中、边桩位置放样及报验,主要是边桩高程及与路基宽度的计算(路基宽度含路基边缘保证压实度的加宽值)。

3.1.2原始地面测量在清表之前,承包人应对路基范围内的原始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原始地面标高、测量结果后应及时组织监理工程师进行核对和检查,作为审批的依据。

在清表后,总体工程开始前,承包人应对路基范围内的清表后地面标高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土方戴帽图和土方量计算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复核和抽查,作为审批的依据,并将监理测量结果和承包人的测量结果报备案。

3.1.3路基施工应每3层,都必须恢复中桩,同时检测其断面高程、宽度、横坡,保证线形按设计进行。

3.1.4由于地质条件的客观差异及填压厚度不一样,在适当地段设立沉降观测标及位移观测标,定时(一般每月1-2次)进行沉降观测,及时进行沉降速率比较,并绘制成图表。

3.1.5市政管沟基槽放样要报检,特别是沟底高程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沟底纵坡。

不得发生水倒流现象。

3.2.桥梁工程3.2.1大桥、特大桥必须布设独立平面控制网(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如直线段尽量使桥轴线是控制网的一条边,以保证桥轴线精度。

桥位控制网测量精度要求见表2-1、2-2、2-3、2-4、2-5桥梁施工控制网等级的选择表2-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2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3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表2-4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表2-53.2.2大桥、特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桥头两岸应设置不少于2个水准点,每岸至少设一个稳固水准点(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

3.2.3在每个分项工程和工程部位开工前,进行测量定线放样,所有工程部位的轴线、标高及其测量资料必须报测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交给分项工程监督人员,同时监督有关人员保护至该工程部位施工报验结束,具体应遵照:3.2.3.1在测量放样开始前,承包人应提交一份测量放样方案,内容包括:3.2.3.1.1测量位置。

3.2.3.1.2测设的方法。

具体使用的置站点,后视点的桩位编号。

为防止差错,施工测量必须由两名测量技术人员相互检查校对并作出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

3.2.3.1.3测设计算书。

计算出放样点是经改化后的坐标值或其它相关值。

3.2.3.1.4校核的方法。

校核测量时设站点、后视点、放样点的编号及相应的计算书。

3.2.3.2由测量专业工程师对测量方案进行审核。

测量方案应满足以下的要求:3.2.3.2.1测量放样所用的所有设站点,后视点必须是控制网的桩点,不能用临时桩点或临时测放的桩点作为放样的设站点或后视点,以避免误差积累和出现错误。

特殊情况下,最多可支站一次,但支站点必用另一已知点校核,精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方可使用。

3.2.3.2.2测量方案必须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度。

在测量过程中应不受施工的干扰,采用适当的方法消除系统误差。

3.2.3.2.3所有定位放样测量都必须有可靠的校核方法,以保证测量没有错误。

保证误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应从两个设站点放样核对,放样在同一直线上就应串线等。

3.2.3.2.4所有计算应准确无误。

满足以上要求后,监理才可以批准方案实施。

3.2.3.3承包人必须得到监理对测量方案的书面批准后,方可进行测量放样。

测量时所用仪器必须是经过标定的。

3.2.3.4放样测量的报验单和原始记录,应在施工开始之前交测量监理工程师审阅签认。

3.2.4桩基础的施工测量3.2.4.1本工程采用冲击式钻孔灌注桩,即在基础的设计位置上钻好桩孔,然后在桩孔内放入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成桩。

在桩基础完成后,在其上浇筑承台,使桩与承台形成一个整体。

之后再在承台上修筑墩身。

桩基础每一根桩的中心点均按经复核无误的平面坐标设计值,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测设。

一个墩、台的全部桩位宜在场地平整后一次测设出,并以木桩标定,以便桩基础施工。

3.2.4.2在各桩的中心位置测设出后,应对其进行检核,与设计的中心位置偏差不能大于限差要求。

桩孔的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在钻孔桩浇筑完成后,修筑承台以前,应对各桩的中心位置再进行一次测定,作为竣工资料使用。

3.2.4.3每个钻孔的深度可用线绳吊以重锤测定;打入深度则可根据桩的长度推算。

桩的倾斜度应测定。

由于钻孔时为了防止塌孔,孔内灌满了泥浆,倾斜度无法在孔内直接进行,只能在钻孔过程中测定钻孔导杆的倾斜度,并利用钻孔机上的调整设备进行校正。

钻孔机导杆以及打入桩的倾斜度,可用靠尺法测定。

3.2.5 承台、墩、台的定位测量:通过在墩、台顶测设出的方向线及墩、台中心点位即可在墩顶定出墩台的纵横中心线,并在墩的四边标板上固定。

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图要求定出支承垫石中心十字线,且用墨线标出,作为安装支座底板的依据。

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可通过各墩顶水准标志高程进行测设。

浇筑支承垫石混凝土时,放样的顶面高程一般应略低于设计高程,在安装支座底板时可适当垫高,避免造成因混凝土高于设计高程而需凿除高出部分所带来的困难。

3.2.6 支座安装测量:3.2.6.1底板安装定位。

支座安装一般是先安装支座底板,故应先在底板上按纵横中心线定出底板纵横十字线,并用冲钉在底傍四边各冲一小孔且涂以红色或白色油漆作为标志。

安装支座底板时,如是固定支座底板,则用底板上标志对应于支承垫石十字线进行定位。

如是活动支座底板,对于一般跨度不大于40米的梁,特别是混凝土梁,气温变化所引起的梁长变化很小,亦可依照固定支座底板的定位方法定位,但应考虑梁的实际跨长作适当调整,纵向方向不变,底板两侧横向点自支承垫石横向十字线的一同侧移动,且移动量相同。

若实际跨长大于设计跨长,应向本桥跨外侧移动;反之向内侧移动。

对于跨度大于或等于40米的梁,特别是钢梁,则应根据设计图并结合施工时的气温,以确定活动支座底板安装调整量。

且也考虑梁的实测跨度。

3.2.6.2在支座底板进行定位的同时,应测量底板顶面的高程及平整度,通过在底板与支承垫石面之间塞以铁片、钢锲,而使底板顶面高程及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