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21课《孟子二章》D卷

2019-2020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21课《孟子二章》D卷

2019-2020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训练:第21课《孟子二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频繁的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已经威胁到全人类的发展。

B.金秋季节本应秋高气爽,如今却被雾霾唱了主角。

专家称,除了天气原因,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是雾霾天气频发的首要原因。

C.每到酷暑时节,学校都要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下水游泳。

D.这篇文章不仅对问题分析入木三分,而且语言流畅自然。

二、字词书写
2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唐朝诗人来说,lǚ 行是一种时尚。

他们喜欢骑着一头毛驴,走走停停,看天地也看山水,看生活也看自己。

他们行走在广阔的时空里,观察草长.莺飞,欣赏土肥地美。

每一个春雨过后的清晨,每一次yì站古道的启程,每一段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酸楚,都深深地刻印在唐朝诗人的诗行中,给人们呈①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1)加点字“长”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

A.cháng B.zhǎng
(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现B.献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ǚ________行yì________站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
(3)花之君子者(________)
(4)陶后鲜有闻(________)
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5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苔痕上阶绿
(3)孔子云
6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

7 .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

C.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

D.结句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乙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 . 甲文中,身为儒家的孟子,批判的是________家的错误言论。

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 . 乙文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符合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结合文
章,任选一人来说一说。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④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节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②物色:察看:观察。

③逮:等到。

④跑跄:跳起来。

11 .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善射(________)
(2)睨之(________)
(3)笑而遣之(________)
(4)旦而过之(________)
12 . 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3 . 甲、乙两文都赞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五、课外阅读
14 . 古文阅读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①无所出。

俄②有老夫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计:办法。

指想办法。

②俄:不久,一会儿。

③老夫(fǔ):老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执竿入城
②遂依而截之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六、语言表达
15 .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你喜欢这段腰鼓舞的描写吧,你也试着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描写一个场面好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字词书写
1、
三、文言文阅读
1、
2、
四、对比阅读
1、
2、
五、课外阅读
1、
六、语言表达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