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A.道德规范B.宗法关系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工匠水平的高超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的不断强化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实行“陶片放逐法”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
”这一现象开始于()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B.梭伦执政时期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9.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B.稳定社会秩序C.保障平民利益D.维护帝国统治10.假如你是英国人,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11.下表为1854年美国国会议案表决情况,该表主要反映了()党派赞成的议案非赢利志愿协会公司(10项)公立学校(15项)社会改革(监狱改革、收容所改革等)反对蓄奴制商业公司(49项)共和党71%68%66%82%77%民主党37%47%41%10%39%A.两党势均力敌B.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C.共和党在选举中占全面优势D.两党分歧日趋缩小12.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意志帝国的基本原则,这包括()①联邦制原则②君主立宪政体③君主权力受法律约束④权力制衡原则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3.下图所示是1860年在战争中被掠走、流失海外的圆明园中的物品鼠首和兔首铜像,近期被法国拍卖。
侵略者掠走该物品是在哪次战争()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
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黄海海战B.台湾保卫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15.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17.被称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的是()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D.中华民国的成立18.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的描写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D.*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19.“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
”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A.北伐战争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淮海战役20.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揭开了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答案:答案1.B2.D3.C[中央集权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搞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4.C5.D[内阁、军机处都是君主*强化的产物,它们距离皇帝的寝宫越来越近,反映出其愈来愈服务于皇帝,君主*不断强化。
]6.B[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体制;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
]7.D[克利斯提尼统治时期,如果在陶片上对某人的反对票超出半数,此人便要被赶出国门,以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8.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政府发放参政津贴,保证了下层民众的参政权利。
]9.B[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修改的方向是力争实现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故排除D项。
]10.A[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出任内阁首相;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名义上首相需得到国王的任命,但不对国王负责,而对议会负责。
]11.B[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党在“反对蓄奴制”这个问题上分歧,体现了两党在奴隶制问题上矛盾尖锐。
]12.A[1871年宪法的内容体现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但德国宪法赋予德国皇帝巨大的权力,议会无法通过创制法律的形式约束其行政权,因此,达不到权力制衡的目的,所以③④错误。
]13.B[根据时间“1860年”可判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14.A15.D16.B[从材料信息“国家统一支配”,“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可以看出是绝对平均主义。
]17.C18.D19.B20.A【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自2008年1月1日起,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修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B.封建社会制度C.君主*D.中央集权制3.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4.颁布“推恩令”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
隋唐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等待朝廷察举B.投笔从戎戍边C.依靠门第做官D.参加科举考试6.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A.废除了丞相制度B.设置了军机处C.扩大了六部权限D.推行了行省制7.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清雍正帝D.清乾隆帝8.在雅典“黄金时代”,国家的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十将军委员会D.陪审法庭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以上规定的实质是A.保护罗马平民的权益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权C.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10.从全球史观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开政党政治之先河B.最早建立责任制内阁政府C.确立了总统共和制D.开创了政府首脑选举制度11.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C.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D.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12.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洪秀全称天王13.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14.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钦定宪法大纲》16.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的事件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1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失败B.日军大规模侵华C.王明博古等人“左”的错误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8.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B.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四月提纲》的发表D.十月革命的胜利20.列宁指出:“*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此段材料选自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B.《四月提纲》C.《告*公民书》D.《和平法令》21.以下关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2.民盟主席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