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
2016年11月03日
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
(1)分级管控依据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省安监局2016.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 230-2010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Z/T 189.10-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
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
GBZ/T229.4-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钠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8-2004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2)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
对运行期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方案。
2 用人单位概况
位于。
联系人:联系方式: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1)原辅料及产品
用人单位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氧、液氮、液氩。
各种辅料年用量详细情况见表3-1。
(2)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
表3-2 用人单位设置的防护措施情况
(3)个体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
用人单位为车间作业人员配发了安全帽、防噪声耳塞等防护用品,具体情况见表3-3。
表3-3 用人单位个体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
(4)岗位设置及作业人员数量
用人单位制氧运行人员、化水操作工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300天,其余人员实行常白班工作制。
目前劳动定员48人。
用人单位生产岗位设置情况见表3-4。
表3-4 用人单位气体分公司生产岗位人员情况
(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水处理操作工岗位主要接触氢氧化钠;制氧运行操作工主要接触噪声。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级
山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08月对用人单位生产运行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状评价。
现场采样期间,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各防护设施正常运转。
检测结果见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表4-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
第7页共 9 页
第8页共 9 页
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生产车间水处理操作工岗位接触毒物作业等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车间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稍有危险(Z5)。
制氧运行巡检工接触噪声作业等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换热器旁操作工接触噪声作业等级为相对无害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膨胀机旁操作接触噪声为非噪声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泵房操作接触噪声为非噪声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中控室操作接触噪声为非噪声作业,工作岗位危害级别为相对无害;车间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稍有危险(Z5)。
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0.2,其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稍有危险(Z5);职业卫生管理评分值(L)为84.5,其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为良好(Q4)。
综上可得,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4级。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B),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为B4。
6.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应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定期发放有效个人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有效佩戴,加强职业健康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