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复习学案4技术2专题一结构与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结构的涵义2、认识结构的主要类型:实心(实体结构)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等3、掌握结构强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因素有材料、形状、连接方式等4、掌握结构稳定性的概念;知道影响因素有重心高低、支撑面大小、结构形状等5、了解欣赏和评析典型结构设计的两个角度:技术角度、文化角度【知识要点】1、结构的涵义从力学角度:结构是能够抵抗变形和承受力、传递力的架构形态。
包括杆、板、壳以及它们的组合体,如飞机机身和机翼、桥梁、凳子等。
2、结构的分类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另有桁架结构、拱形结构、缆索结构等)思考:下列结构是什么类型的?城墙、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大剧院、锅、篮球架、汽车3、结构的强度概念:结构受力后,抵抗破坏(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为防止结构破坏,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扭强度、抗剪强度)思考:晾晒衣服时,通常的做法是在两根柱子之间系上一根软绳,如图所示。
在这个结构中,柱子受力是()。
软绳受力是()。
柱子主要发生的变形是()为防止绳拉断,绳应有足够的()强度。
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材料、形状、连接方式等(1)、材料:不同的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不同,故有不同的强度;相同材料不同方向上强度可能不同,如木材在横向和纵向纹理方向上的强度不同。
(2)形状:结构的形状不同,抵抗破坏的能力即强度不同。
①整体结构形状不同:典型的是金刚石分子结构与石墨分子结构。
②构件截面的形状不同:构件截面的形状(圆形、环形、工字形、槽形、口字型、L形等)不同,强度不同。
(3)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刚性连接:连接后的构件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
榫接、焊接、铆接、粘接、紧螺纹连接等形成刚性连接。
(榫接用于木材的连接,较钉接、粘接的连接强度高。
焊接及铆接属于不可拆连接。
)活动连接:连接后的构件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
1、铰接:构件连接后只能相对转动,不能相对移动。
如:伞骨之间的连接、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等。
2、滑动连接:构件连接后只能相对移动,不能相对转动。
如:推拉窗与窗框之间的连接。
思考:木材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哪些?金属的连接方式有哪些?4、结构的稳定性:概念:结构受力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不发生倾倒、移动的能力)称结构的稳定性。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1)重心位置:重心低稳定.思考:不稳定的应用有哪些?(地动仪、预测地震的倒立酒瓶、公园的跷跷板、伸缩门等)(2)支撑面的大小: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围成的面积叫支撑面,较大的支撑面能保证结构有较好的稳定性。
思考:接触面是不是等于支撑面?是不是支撑面越大就一定越稳定?比萨斜塔、课桌为何不倒?(条件:重心的垂线落在支撑面内)(3)结构的形状:三角形最稳定。
5、典型结构的欣赏从两个角度来欣赏和评析:(1)技术角度:结构实现了什么功能?结构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强度、稳定性如何?制造工艺的精湛程度如何?……(2)文化角度:文化的传承(历史)、美观(造型、色彩、比例……)、习俗、结构个性等【解题思路】结构有关内容是高考重点之一。
解决与结构有关问题时,可以从强度和稳定性出发。
强度是结构受力时抵抗破坏的能力,与结构使用的材料、结构的形状及构件连接方式有关。
稳定性是结构受力时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与结构的重心位置(高低、是否在支撑面内)、支撑面大小、结构的形状有关。
(1)解决与强度有关问题时,可考虑下面几点:①减小构件受力。
如增加构件数目、减小受弯构件的跨距(两支承之间的距离);②使用高强度材料。
如采用钢材代替木材、采用合金钢代替碳钢;③改变结构的形状。
如采用拱形结构、增加构件数量、加大构件的横截面积(加厚加粗);④改变连接方式。
(2)解决与稳定性有关的问题时可考虑:①降低重心。
如增重底座、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形状②增大支撑面。
如增加斜拉绳、增大底面的面积等③改变结构形状。
如变为三角形结构【巩固练习】练习1(结构的强度)1、如图所示为一木质花架。
放上花盆后,位于上部的水平板发生变形,易发生破坏,必须有足够的强度;立柱发生变形,在处最薄弱,应力最大,为保证立柱不破坏,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立柱与水平板的连接可采用、、等方式,其中的强度最高。
2、为增加此花架的强度,设计时可采用的方法有:(1)(2)(3)3、若采用钢材制作花架,可采用的连接方式有:、、等。
答案及解析:1、弯曲;弯曲;抗弯;压缩、横截面最小;抗压。
榫接、钉接、粘接;榫接2、从材料考虑:选用金属材料或在立柱中间加钢筋从结构形状考虑:加厚平板,加粗立柱,增加立柱根数;从连接方式考虑:榫接与粘接同时使用3、焊接、插接、螺纹连接4、如图为一小河上的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梁架桥,桥面和桥墩各发生什么变形?桥面桥墩:。
如果要使桥面的承载能力提高,在原有桥的基础上结构应如何改进,说出你的设想(至少两个):。
5、大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然根深叶茂,原因是其结构的较好。
突然有一天,小明在树下发现一根折断的大树枝,原来折断处被蛀虫钻了一个洞,导致树枝被风吹断,这是因为蛀洞降低了结构的。
小明决定用木头做一个马扎,为使其坚固耐用,连接处选用最好的连接方式是。
答案及解析:4、桥面:弯曲变形;桥墩:压缩变形。
在桥墩支持力、桥面自重和桥上物体施加的压力作用下,桥面发生弯曲变形。
受桥面施加的压力作用,桥墩发生压缩变形。
设想:①从材料角度考虑:采用强度高的材料,如在桥面铺设钢板(提高抗弯强度)②从形状角度考虑:在桥中间增加桥墩,减小梁的跨距(桥面和桥墩受力均减小)等。
5、稳定性;强度;榫卯连接。
解析:根深,基础大重心低,稳定。
树枝的横截面积由于蛀洞而减小,承力能力降低。
练习2(结构的稳定性)1、画出通过甲乙丙三人重心的垂线。
比较三人的稳定性,并说明理由。
2、对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结构强度越大,其稳定性越大。
B、照相机的三脚架稳定是因为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
C、结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
D、运动的物体无法保持稳定3、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游后叹曰:“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
”寺内辟支塔(如图)为宋代建筑,砖结构,高54米。
分析该塔是如何提高稳定性的?答案1、甲的稳定性最好,因为其重心低,支撑面大。
2、C 。
解析:A不正确,强度是结构受力后抵抗破坏的能力,稳定性是结构受力后保持不倾倒、不移动的能力。
如停靠的自行车被风刮倒,但并没有摔坏,说明自行车停靠的稳定性不好,但强度足够高。
B不正确,接触面与支撑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D不正确,运动的物体可以保持稳定,如骑行的自行车、旋转的陀螺。
3、塔身为上小下大,重心在塔的下部且支承面大;塔为对称结构使重心的垂线落在支撑面的对称中心上;塔的基座部分埋在土里,可以平衡作用力,固定好。
练习3(高考链接)1、(09年淄博一模题)折叠床是方便、实用的家庭生活用品。
如图是一款长度为2米、宽度为0.8米、高0.45米的对折床(半块床板正面及背面图),长期使用后,床面局部位置发生了变形下陷,纸质床面板损坏,形成明显的凹坑,睡觉时极不舒服。
(1)从结构角度分析,折叠床设计存在的不足是()①床面板选材不当,承重不足;②折叠床太高③床面中部承载较大处的钢管间距偏大;④床脚形成的支撑面太小;⑤床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软铁条不能有效承力和传力。
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①④⑤D.③④⑤(2)由钢管组成的主床架和横向支承依然结实,针对性地加固即可恢复其功能。
从下面给出的方法中找出两种较好的加固措施。
(填序号)①加焊横向钢管,使支承间距变小;②床面板用纸板材料更新;③床面板更换成较厚的胶合板;④在床面上绷尼龙绳网;⑤在每块床板正中焊接一固定支腿。
(3)若选购木器厂的胶合板下脚料拼接成床面板,现有宽度为0.2m长度分别为1.6米和2米的两种板材,选购长度为米的板材合适(按平方米付款)。
原因是。
2、(09年淄博二模试题14)小明设计了一个放置CD盘的CD架,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原型。
其中“支板”、“人物造型”均使用木质材料,各构件之间采用乳胶连接。
使用中发现:支板上所放CD盘达到一定数量时,“人物造型”会被压倒、压断, 以下针对这一问题的改进措施无效的是()A.加大人物造型与支板之间的接触面B.将人物造型改用铁质材料C.将人物造型做得更瘦更高D.人物造型与支板之间改用钉接、铆接或其他更牢固的连接方式3、太阳能热水器作为直接利用太阳能的器具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1)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采取了多种保温措施,请列举其中一种:。
(2)图示是一款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整体框架结构设计成三角形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1)B。
解析:变形下陷、床面板损坏是强度问题!针对强度找设计不足。
(2)①③;(3)2米;解析:板材沿床的长度方向布置,由横向钢管形成的支承间距小,床面板不易弯曲变形。
锯割次数少;床面板拼接少,整体性好。
2、C。
解析:压倒是稳定性不足,压断是强度不足。
A选项只能解决稳定性问题;B选项只能解决强度问题。
C选项稳定性、强度更差。
D选项能解决强度、稳定性不足的问题3、(1)采用绝热(保温)材料或真空隔热;(2)倾斜有利于接受阳光、三角形框架结构有利于稳定等。
4、(09年高考题34)小华喜欢做家务,他发现传统长臂式晾衣架不方便撑起挂圆领衣物,于是尝试对衣架进行改造并制作出木制可变形衣架(右图)。
(1)改造后他发现衣架出现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为此他设计了4种改进方案,其中最稳定的是()(2)制作晾衣架产生的木屑可以变废为宝用来制作蚊香,那么,使用下列哪一种工具产生的木屑最适宜直接制作蚊香?A.锯子B.斧子C.凿子D.创子答案:4、(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材料和形状,在这里很明显是说明三角形稳定性在木制可变形衣架中的应用,光有三角形还是不行,还需要考虑材料在稳定性中的作用。
(2)A,本题考查对以上四种工具的认识。
5、(淄博10月练习题55)右图是梁的受力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混凝土梁上加钢筋的原因是什么?(2)梁受力变形与哪些因素有关?6、车架是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
7、为保证自行车在停靠时的稳定性,要有足够大的支撑面。
在图中画出自行车停靠时的支撑面答案:5、(1)增加梁的抗弯强度。
解析:混凝土抗压能力大。
梁承载后,发生弯曲变形,上方受压,下方受拉,混凝土梁很容易破坏。
钢筋抗拉能力大,将其布置在梁的下方,使梁的抗弯强度增加。
(2)考虑弯曲变形属于强度问题,强度与材料、形状、连接方式等有关,所以答案是:①梁的材料②梁的长度(或梁的跨距即梁支承之间的距离)③梁的截面尺寸。
另外与④梁上载荷的大小和载荷作用位置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