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山东双麒化工有限公司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一、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
山东双麒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甲醛.多聚甲醛,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料有***甲醇等危险化学品,由于该危险化学品具有有毒、腐蚀、易燃等特性,因此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另外还存在压力容器爆炸、机械伤害、触电伤害、雷电静电危害、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高温危害、噪声及车辆危害等。
1.驾驶员违章驾驶;2.驾驶员精力不集中;3.酒后驾驶4.疲劳驾驶5.驾驶员心境差、激情驾驶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临界的
1.生产区禁止无关车辆入内,必须严格执行公司机动车辆管理规定;2.设置交通标志(包括限速行驶标志)3.保持路面状况良好;4.设备、管线尽量不设在道路旁;5.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驾驶和行驶;6.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7.行驶的车辆应保证车况良好;8.正确装卸货物做到不超载、不超高、不超宽、不超长9.厂内车辆限速10-15公里行驶;
3、严禁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线;
4、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并进行定期检验,保证完好;
5、加强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
6、加强岗位责任制和巡回检查制度;
7、加强电器安全管理。
8、现场安装泄漏报警仪和电视监控仪
3、电器火灾
1、电气设备、材质选用不当,或质量有问题;2、电缆隔热散热不良;3、电缆在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受损伤;4、电气设计存在缺陷、或负荷过载,引起电气设备或电缆发热;5、电缆绝缘老化,接触不良;6、引出线间距过小;7、电缆沟被车压坏,造成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8、安装施工质量不好,电缆接头接触不良,选材不当,接头氧化、脱焊发热。
人体伤害

临界的
1.转动设备应安装防护罩、防护栅栏等安全防护设施;2.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消除隐患;3.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女工必须戴好工作帽,将长发盘入帽内;4、严禁用手或工具直接接触转动部件;5.设备检修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安全标志,,防止发生误操作;6.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检修,保证其完好状态;
1.通风不良2.缺乏对泄漏物料的危险性及应急预防知识的了解;3.救护不当;4.紧急救援时,无相应的防护用具;5.未佩戴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品;6.防护用品选型不当或使用不当;7.检修前未对生产装置、储罐、泵、管道等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清洗置换或清洗置换不彻底
人员伤亡

危险的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管道等的密闭性,增加作业场所的通风,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和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2.泄漏后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查明泄漏源点。切断或消除泄漏源;作好相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3.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保养、维护,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进入设备内检修作业要严格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彻底清除残余物料,采取正确的通风等防护措施,并检测其浓度、含氧量,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现场要有人监护,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4、在特殊场合下(如现场急救),抢救时要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以防抢救伤员时受到伤害;5.加强管理:加强工作场所检测和对设施的检查,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发生;教育、培训职工了解工作区内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以及中毒窒息后的急救措施;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定和操作规程;设立危险、有毒等安全警示标志;
噪声
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噪音
1.灌装机、液体泵、压缩机等转动设备运转时产生很大的噪声;2.噪声环境无降低或减轻噪声措施
人员在噪声环境中作业,直接接触噪声
噪声环境作业人员未配备或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合格
人员伤害

临界的
1、尽可能采用不产生噪声及噪声较低的设备;2.调整工艺,将噪声设备安装人员较少地点;3.对产生噪声的设备采取降低或消除措施;4.改善生产条件,尽量减少噪声作业;5.作业人员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要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
进行登高架设、检查、检修等作业
1.平台无护栏或腐蚀严重、存在缺陷发生坠落;2.高处作业场所有洞无盖、无护栏发生坠落;3.高处作业场所搭设的脚手架、板及梯子不符合要求。
2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坠落
1.平台及护栏、踏板不符合要求;2.作业人员违章操作;3.照明不良;4.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5.高处作业检修时无脚手架,梯子无防滑措施或强度不够、人字梯无拉绳等造成坠落;6.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中毒窒息
1.有毒物质泄漏;2.检修等作业时缺氧
1.生产装置、管线、阀门、法兰破裂、密封圈泄漏;2.撞击(如物体坠落)或人为原因造成设备、管线破裂泄漏;3.自然灾害(如雷击等)造成设备、管线破裂泄漏;4.设备使用维护不当,发生破裂泄漏;5.在有毒或窒息(缺氧)场所作业时缺氧发生中毒窒息。
1.有毒物质泄漏、挥发浓度过高;2.火灾、爆炸事故;3.未穿戴安全防护设施或穿戴不当;4.物料摄入体内;5.缺氧。
触电危害
漏电、绝缘损坏、安全距离不足、雷电
1.电气设备漏电,临时电气线路超期,导致触电;2、安全距离不够(如架空线路、户内线路、变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及检修时安全距离等)3、电气线路断落于地面,导致触电;4.电气设备线路绝缘老化、损坏或漏电;5、保护接地没有或不当、接地电阻超标;6.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有缺陷。
厂内车辆伤害
车辆撞击人体、设备、管线等;
1.车辆故障、无刹车或刹车失灵2.车速过快3.设置道路旁的管线、管架及桥架等无防止车辆撞击设施;4.路面状况不好,如有缺陷、障碍物、冰雪等5.运输车辆超载、超高、超宽、超长等;6.司机应急措施不当,未能有效排除险情。
车辆撞人、撞击管线、设备等引起人员中毒、伤人等事故
2、甲醇、甲醛泄漏后火灾爆炸
1、设备、储罐泄漏或检修置换不当
2、阀门、管线泄漏:
⑴阀门破裂
⑵管线破裂
⑶设备与管线连接处泄漏
⑷阀门与管线处泄漏
⑸压力表、温度计连接处泄漏
⑹密封部分泄漏
⑺焊口泄漏
3、安装不当
4、撞击造成泄漏
5、自然灾害造成泄漏,如雷击、地震等。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1、明火
⑴点火吸烟;
机械伤害
转动机械设备
1.灌装机、液体泵、压缩机等机械设备外漏传动部位安全防护装置不健全或有缺陷;2.不按操作规程操作;3.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机械设备未安装防护罩等防护设施
1.人体或工具接触转动零部件;2.劳动防护用品未正确穿戴,衣物或长发被缠绕,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设备3.机泵、罗茨风机等设备检修时没有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安全标志,发生误操作伤人;4.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
二、工艺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及预防措施
潜在
事故
危险因素
触发事件(1)
发生条件
触发事件(2)
事故
后果
危险等级
预防措施
爆炸
火灾
1、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物理爆炸
1、各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计、制造,或设计、制造、材料、焊接质量差,不符合要求;2、日常管理中未按照压力容器进行管理;3、使用过程中,长期超压力运行;4、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操作,造成超温、超压;5、设备、管道被腐蚀,器壁厚度减小;6、未安装安全附件或安全附件失灵,造成超压;
1、电缆过热使电缆着火2.外部火源引燃电缆
1、明火引燃电缆绝缘外套;2、电缆沟内积聚如油、纸张等易燃物质,明火引燃。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危险的
1.选择质量好的电气设备、电缆2.电缆要相互隔绝3.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要避免电气设备和电缆受损4.要避免电气系统超负荷运行,在生产过程中应监视各种电气仪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处理;5.按规范要求安装电气设备、电缆及其他电气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6.采用电缆防火封堵设计,电缆沟内要防止油类等易燃物质渗漏入内;7.电缆接头区域采取防火措施;8.运行中及时清扫电气设备、电缆上积聚的易燃物;9.对变配电间的空洞严密封闭,避免小动物窜进,破坏电气设施与电缆而导致短路、漏电发生;10.加强管理,杜绝高温物体和外来火种接触电气设备、电缆;
1.人体触及带电体;2.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3.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超过50mAs
1.人体、手持金属物体触及带电体空气击穿;2、意外接触带电体;3、安全距离不足。4.雷电;5、检修电气设备没有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安全标志或未履行验电手续;6.使用的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或老化等7.电工违章作业,非电工违章进行电气作业。
⑵抢修、检修是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有关规定动火;
⑶外来人员带来火种。
⑷加强进入容器管理,并进行有毒气体分析。
2、火花
⑴钢制工具敲打设备、管线产生火花;
⑵电器火花;
⑶静电放电;
3、雷击
4、高热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损失

1、作业场所严禁吸烟,禁带火种;
2、动火必须按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并在动火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有毒气体分析;
人员伤亡

临界的
1.配电装置及线路要严格按有关电气规程,选用合格的电气设备及有关设施;2.按规定对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3.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的材料,采用遮拦、护罩、箱闸等防护装置,采用合理的安全间距,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带电体4.对带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5、要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6、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严禁三违,严禁非电工进行电气作业,电器、设备检修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安全标志、检修电器设备前实行验电手续,并做好临时用电管理;7.对静电接地、防雷装置定期进行检测,保持完好状态;8、在金属容器内进行检修等作业时,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并要有现场监护;9.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10.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教育,以及触电急救;11、做好电器线路和单相电气设备、电动机、临时用电的安全作业和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