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切削刃BTA深孔钻钻削过程研究

三切削刃BTA深孔钻钻削过程研究


变形,C为与3个切削刃前角有关的常数。
该式表明,在BTA深孔加工过程中,轴向力与 3个切削刃所导致的切屑变形是线性关系。
4 磨损
在深孑L钻削试验中,BTA钻的磨损数据可以通
过测量获得。由
錾 试验数据可以得
出BTA钻的寿命
曲线,如图2所 示,这条曲线与泰 勒曲线相似,即随
哦o.3


着切削速度的增 加,低磨损区域减
1)安装好工件及刀具系统; 2)启动机床主轴及冷却液系统; 3)启动测量装置系统,调试好各信号线路; 4)设定好切削参数进行加工,同时采集信号; 5)对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切屑的变形
2.1 3条切屑刃上的切屑变形
根据金属切削原理,切屑变形可以用下列公式
得到:

y一五面C丽OS‘2
(1)
3切削力与切屑变形
钻头上的切削力主要由3条切削刃上的切削
力、冷却液体压力、ຫໍສະໝຸດ 向块和已加工孔表面的摩擦力组成。该试验的钻孔直径为025 mm,只对轴向切 削力E进行了测量,并考虑到试验条件取同样的
切削深度,轴向力E是通过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
通过对测量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当钻削速度口增加
的时候,轴向切削力只将会下降;当进给量,增加 时,轴向切削力E会上升。
F,=A∑y+B
(4)
式中;A和B是与加工条件有关的常数;∑7是3条
切削刃产生的切屑总变形。 外刃、中间刃、内刃的轴向力与切屑变形的函数
关系可以分别表示为:
Fo,=kl’,t o,(1.4%+Co)
(5)
F。=kP,to厂(1.4y埘+Co)
(6)
F打=kF,t o,(1.4竹+Ci)
(7)
式中:k为与加工条件有关的常数,E为最大剪切变 形量,t。为切削深度,扎为3个切削刃分别产生的
的切屑变形最大,3个切削刃(内刃、中间刃、外刃)的切削力和切屑变形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关键词:BTA深孔钻头;切屑变形;切削力;刀具磨损
中图分类号:TG 713.1
文献标志码:A
在通常的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都具有较大的 排屑空间,能够保证切屑正常排出。但是在钻削过 程中,尤其是对内排屑深孔钻削,由于其最小排屑通 道截面是钻头的喉部,实际可用的排屑空间很有限, 较易造成在钻削过程中产生啃钻、轴向振动和受力 分布不均等现象。在BTA深孔加工过程中,高效 率、恒稳定的排屑过程是保证正常钻削的必备条件。 通过研究钻头和工件间的相互作用力,来确定各种 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切屑变形、切削力和切削刃磨损 情况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用纯理论的方法难以得 到准确的数值,借助于试验的方法获得较为合理的、 对实际加工工艺有借鉴的数值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mV,工作温度为一40~110。C。
3)信号放大器。精度为2%,响应频率为3

kHz,拟定输出量<5 mV。
4)钻头刀片材料采用YG类硬质合金刀片。
5)工件材料为不锈钢0Crl8Ni9,钻孔直径为
西25 mm,长径比80:l。 图1是BTA钻中
头的典型结构,其头
部油孔设计成偏离钻
头中心线。为了得到 窄而短的小c形切屑
根据试验数据,BTA深孔钻的轴向力经验公式 估算为E=38 994fo·96V-0·148(N)。
同时研究发现,该公式给出的进给与对应的轴
向力变化不是线性的,这是由于加工过程中钻头导 向条和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存在摩擦。
从试验数据还可以看出,深孔钻的轴向力和3
个切削刃产生的切屑总变形可用式(4)表示。
[参考文献]
[1]王俊.现代深孔加工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 学出版社,1981. [2]王世清.深孔加工技术[M].西安:西安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3. [31马新,周长城.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M].西安:西安交 通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关世玺(1967一),男,工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为先进制造技术。
图2 BTA钻头磨损曲线图
小;当钻削温度达到刀具材料熔化点时,刀具磨损的
速度迅速增大。
5 结语
通过对BTA深孔钻削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 表明在深孑L加工过程中内刃所产生的切屑变形量最 大,而切屑的变形量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加,随 着前角和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另外,通过试验 数据对钻削时的轴向力经验公式进行了改进,并得 到了BTA钻头内刃磨损曲线(与泰勒曲线相近)。 这些研究结果,对在线控制BTA深孔钻削的切屑 形态和掌握BTA钻头磨损规律提供了依据。
最大,中间刃切削产生的切屑变形量次之,外刃切削
时切屑的变形量最小。
《新技术新工艺》·数字技术与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2008年 第12期
·79·
万方数据
其原因是3条切削刃上的前角不同,内刃的前 角口一般是一25。~一30。,而另外2条切削刃的前 角口的范围是O。~2。。根据切屑变形原理,内刃切 削时的切屑变形要比另外2条切削刃的大,这和加 工轨迹所显示的结果一致。
收稿日期:2008年7月25日
责任编辑周守清
·80·
《新技术新工艺》·数字技术与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2008年 第12期
万方数据
三切削刃BTA深孔钻钻削过程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关世玺, 范国勇, GUAN Shixi, FAN Guoyong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图1 BTA钻头结构图
形态,切削刃被分为3个部分,即内刃、中间刃和外 刃。切削刃的设置取决于孔径的大小和工件的材料 属性,以保证切屑容易排出。刀具的寿命测试是根 据自导向钻头在满足正常生产要求进行的,即按照 涂层刀片推荐寿命值的80%作为刀具的寿命标准, 这个数值也适用于通用的BTA类型的钻头的工作 寿命。 1.2试验步骤
三切削刃BTA深孔钻钻削过程研究
关世玺,范国勇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 要:通过试验对3个切削刃BTA深孔钻削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在特定的深孔条件下切
屑变形和钻削力的情况。通过对测试系统所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评估和证实,阐述了BTA深孔钻轴向
力的组成和切屑变形、刀具磨损以及钻削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钻头的内刃在切削过程中产生
此外,3个切削刃的切削线速度不同,外刃的切 削线速度最大,中间刃次之,内刃最小,这同样会造 成内刃切削时切屑的变形量比其他2条切削刃产生 的切屑变形量要大。 2.2切削参数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切屑变形受深孔钻削加工条件的影响,可以从 分析切削刃前角、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得出其规律:当 切削速度增加时,切屑的变形将减小;当进给量增加 时,切屑的变形将增大;当切削刃前角增大时,切屑 的变形将减小。
cot。一垒丛上二呈坐
(2)

COsa
式中:7为切屑变形程度,口为切削刃前角,妒为切削
剪切角,t。是切削厚度。t:则可以通过测量切屑的长
度l和重量w得出,即
£,:里
(3)
pwl
式中:p为工件材料的密度。
利用上面的3个公式就可以由加工过程得到切
屑的变形程度。 从试验可以得知,3条不同的切削刃上所产生
的切屑变形量是不同的,内刃切削时切屑的变形量
1试验设备和步骤
整个试验系统主要由深孔钻床和数据测试装置 组成。
1.1试验设备
1)冷却系统。冷却液流动速度q=100 L/min,
冷却液压力P=2.8 MPa,冷却液为机油和煤油的
混合液(机油65%,煤油35%)。 2)传感器。采用WYGl通用型压力传感器,其
测量范围为0~200 MPa,输出信号:满程≤士5
新技术新工艺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 2008(12)
参考文献(3条) 1.马新;周长城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1999 2.王世清 深孔加工技术 2003 3.王俊 现代深孔加工技术 198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jsxgy200812027.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