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3月期始模拟理综试卷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3月期始模拟理综试卷

镇海中学2016届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期始试卷说明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K-39 Cr-52 Fe-56 Cu-64 Ag-108 I-127 Ba-1372、本卷g取10 m/s2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引起世界恐慌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B.很难研发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原因之一是它有高变异率C.SARS病毒体内仅有A、T、C、G四种碱基D. SARS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生长增殖2.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期B.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总DNA的50%C.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D.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及母细胞相同3. 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加入适宜浓度的植物激素B.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C.在愈伤组织培养中,若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太多生长素少,只长根不长芽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4.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

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

生物学上将细胞外及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D.第一信使及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对其种群的出生率无影响B.实验田中,不同播种时期种下的水稻高低参差不齐,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病原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天敌密度的增加,抑制增长作用力越强D.凡是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分解者)都属于次级生产者6.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B.Ⅱ5的基因型为aaBBC.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2D.Ⅲ9及Ⅲ10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氢酶、酚醛树脂、尼龙、有机玻璃、PVC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分子筛、青花瓷、黏土、硅藻土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C.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玉米制乙醇、城市及工业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都涉及生物质能D.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溶液、B.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1mol∙L-1CuSO41mol∙L-1Cu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铝片表面都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2现象C.由锌、铜、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2O2能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若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则淀粉未发生水解9.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为金属元素,W和X元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之比为1:2,X和Y的电子数之差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Z>Y>X>WB.由W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原子晶体,其熔沸点很高C.在W、Y、Z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以Z的氢化物最稳定D.Y、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 Y<Z10.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实际测量中常用的银电量计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及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B.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

若没 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C .已知每摩尔电子的电量为965 00 C ,若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 质量变化值为108.0 mg ,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D .若要测定电解精炼铜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及待测电解池的粗铜电极相连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3,3,7-三甲基-4-乙基辛烷B .石油制乙烯、煤的液化、蛋白质的盐析、肥皂去油污均涉及化学变化C .等质量的乙醇及乙烯完全燃烧,前者生成更多的水D .全降解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 2反应制得12.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 2A 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 溶液,含A 元素的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A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 2A =H + + HA -;HA - H + + A 2-B .当V(NaOH)=20mL 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 +)>c(HA -)>c(H +)>c(A 2-)>c(OH -) C .当V(NaOH)=30mL 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 c(HA -)+ 2c(H 2A)= c(A 2-)+ 2 c(OH -)D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及H 2A 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13.某强酸性溶液X 中仅含有H +、NH 4+、Al 3+、Ba 2+、Fe 2+、Fe 3+、CO 32-、SO 32-、SO 42-、Cl -、NO 3-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A .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 中是否含有Fe 3+B .沉淀H 为Al(OH)3、BaCO 3的混合物C .溶液中一定含有H +、Al 3+、NH 4+、Fe 2+、SO 42-、Cl -D .若溶液X 为100 mL ,产生的气体A 为112 mL (标况),则X 中c (Fe 2+)=0.05 mol·L -114.物理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我们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社会。

下面四幅图中展示了一些应用,关于这些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是天空一号中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其测量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B .乙图是罗盘,它可以指示南北方向,其原理是由于指针受到重力作用C .丙图是防辐射服,其内部是用包含金属丝的织物制成,是因为金属丝很坚韧,有利于保护人体D .丁图是家用电磁炉,其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涡流来进行加热15.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 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 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机械能损失不计,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最大B.当△x=0.1m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16.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A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它的正上方有B点,该处有带电液滴不断地自静止开始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液滴到达A球后将电荷量全部传给A球,设前一液滴到达A球后,后一液滴才开始下落,不计B点未下落带电液滴对下落液滴的影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一滴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液滴做变加速运动,且都能到达A球B.当液滴下落到重力等于电场力位置时,开始做匀速运动C.能够下落到A球的所有液滴下落过程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不相等D.所有液滴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17.某重型气垫船,自重达5.0×105kg,最高时速为108km/h,装有额定输出功率为9000kW 的燃气轮机。

假设该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 过程所受的阻力F f 及速度v 满足F f =k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3.0×105NB .从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算出k =1.0×104 N ·s/mC .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为3.0×105ND .以最高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500kW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如图甲是一个电解电容器,电容器外壳上标有“4.7μF 50V”字样;图乙是一个标准自感线圈,外壳上标有“1H”字样,下列有关该电容器和自感线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的电容为124.710F -⨯B 、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为1H C 、电容器在20V 的工作电压下,其带电量为59.410C -⨯D 、自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大小及流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有关第17题图19.如图所示,在粗糙竖直的绝缘板两侧有带电小物块A和B,A、B 静止。

现对A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使A缓慢沿竖直面移动一小段距离,B仍保持静止。

则在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B一定带异种电荷B.未施加外力前,A、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相同C.若A向上移动,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B受到的摩擦力减小D.若A向下移动,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B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0.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宽d=1m的金属“U”型导轨,右端接一定值电阻R=0.5Ω,其余电阻不计。

在“U”型导轨右侧a=0.5m 的范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在t=0时刻,质量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距导轨右端b=2m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及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地球磁场的影响,g=10m/s2。

用E、I、P、Q分别表示4s内回路中的电动势大小、电流大小、电功率及电热,则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第20题图第20题图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21.(10分)如图1,三个实验场景A、B、C分别是某同学按照课本中的要求所做的“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实验、“探究功及速变化的关系”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