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教材分析: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学会交流,适应升学择业、生活、社会等。
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
一方面身体发育表现出明显的高矮、胖瘦差别,四年级学生在思维与心理方面相对三年级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较具体的分析在心理学上,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心理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
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出老成的样子,而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
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处更深的要求三、教学目标:1、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3、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通过面向全体普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
2、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知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呢个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家庭、学校、社会媒体要注意宣传安全防范,让孩子保护自己。
此外,对孩子的被动保护不能过分,要让孩子增加活动机会,学会运动找保护技巧。
6、四年级学生自己有选择和分析对比的经验,所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衣着形象设计。
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六教学进度安排:1、我的个性;2、伸出援手;3、快速记忆的妙方;4、情绪你我他;5、亲密一家人各一课时第一课我的个性授课日期:2013年9月2日至9月6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他人的反馈和评价增进对自我的了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学生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我的个性教师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式,让我们先试着了解自己的个性。
1、教师请同学翻开学生用书第1、2页。
2、教师逐一解释、说明书上各形容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在学生用书上找出符合自己个性的形容词,并将相应的圆圈涂上不同的颜色;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可以再空白的圆圈中填写。
4、教师说明接下来的活动方式:请学生在班上找到一位平时与自己交往较多的同学,担任自己的“见证人”。
(1)交换学生用书,让“见证人”根据对“我”的了解,试着对自己填写和选择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
(2)“见证人”如果认为自己确实具有某种个性,就在书上的选项旁画“√”,“见证人”对不认同的个性不做标记。
(3)互相说一说对彼此的看法。
5、学生开始活动。
6、引导学生思考:别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教师小结:认识自我有很多途径,自我评价和他人反馈都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的更深刻。
二、发展活动:不同的我和你教师说明: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时,我妈可能会出于不同的原因而选择不同的答案。
1、教师说明活动进行方式:(1)教师将先后提出2个问题,并各提供3个选择答案。
(2)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答案的序号,站到相应的小组周围。
2、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选择答案并站到与答案序号相应的小组桌旁。
3、教师请学生观察并思考:(1)仔细看看,有哪些人现在与你站在一起。
(2)在刚才的回答中,你和同组人的答案都一样吗?为什么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呢?4、教师说明:我们再用另外一个题目来试试看,会不会还跟同样的人选择同一个答案。
5、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学生再次选择。
6、教师请学生记住自己的选择,并站到与答案序号相同的小组桌旁。
7、全班交流:(1)刚才组成小组的同学都一样吗?(2)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3)答案相同时,原因也会相同吗?教师小结: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是否能从两次选择的不同的人员组成中,体会出每个人想法、个性等方面的的差异是很大的。
三、综合活动:教师总结: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很重要。
2、不同的个性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处理事情的态度,但不影响我们对彼此的尊重与接纳。
3、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可以作为完善自己的参考,好朋友真诚的建议,我们应该乐于接纳。
第二课学习路上我和你授课日期:2013年9月16日至9月20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以正面的自我鼓励来增进学习信心,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以正面的自我鼓励来增进学习信心,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遭遇困难教师说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
这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视困难,迎接挑战。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曾经遇到的可能有哪些。
2.请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17、18页,将学习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困难或感到很苦恼的一些事情简单填写在空白的图形中。
3.填写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分享个人所写的内容。
教师小结:有人说“学习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遭遇困难时正常的,说明你在努力地学习,希望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发展活动:困难面对面教师说明:当困难来临时,如何去面对它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关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方法吧。
1.请学生将学生用书翻至第19页,填写当前最想克服的三个困难。
2.教师请学生思考: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什么?3.学生在全班自由分享。
4.教师请学生思考:面对这些困难,你现在有什么更好的克服方法吗?请学生填写学生用书第19页第二栏。
5.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6.教师让学生继续填写书上的栏位,回答第三个问题:当你试着用这些方法解决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结果?7.学生与身边同学两两一组讨论、分享。
三、综合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自己在这节课上所完成的任务,想想自己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面对困难,了解产生困难的原因,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法,再督促自己认真执行,你的学习困扰便会越来越少,学习进步就会成为现实。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今天学到的方法,反思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开始。
四、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20页的评估表,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体评估,在自己认为较符合的标识上涂颜色。
第三课伸出援手授课日期: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的困难与需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帮助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并帮助身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同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感同身受教师说明:上单元,我们了解到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一定有其发生的原因,每个原因都不一定相同。
1.清华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21、22页,教师带领学生逐图领会意图,并讨论:(1)在图中,你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2)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3)他遇到困难,可能的原因会是什么?(4)如果你是这位学生,你会有什么感受?(5)如果你是这位学生,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2.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在学生用书第22页上填写相应内容。
3.请学生想一想该怎么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并将自己的做法填在学生用书第22页最下面的横线上。
4.学生子啊全班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先体会其焦虑不安的心情,才能真心寻找助人的方法。
二、发展活动:我需要帮助教师说明:我们在学习的路上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同样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谁最能帮助你?什么方式的帮助最有效?1.请学生打开学生用书第23页,看一看图中的同学遇到了什么困难?2.请学生假设自己是图中的那位同学,想一想,在图示的情境中,自己:(1)希望获得谁的帮助?(2)希望获得谁的陪伴?(3)希望得到什么方式的帮助?3.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在全班分享。
4.请学生思考: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遇到过什么困难,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5.学生继续在书上填写。
6.全班共同讨论:遇到困难,自己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教师小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寻求帮助也能让对方感到很有价值。
大家互相帮助,必能共渡难关。
三、综合活动:教师总结:1.人在一生中要不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困难,了解自己的困难所在,找出原因,力求改善,就有助于未来的学习。
2.对于班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能嘲笑或置之不理,应看他的需要而给他适当的帮助。
3.每个人都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应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认真学习,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便能让学习没有阻碍,减少困扰。
四、活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用书第24页的评估表,要求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评估和团体评估,在自己认为较符合的标识上涂颜色。
第四课快速记忆的妙方授课日期:2013年11月11日至11月15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常用的记忆方法来加强自己的记忆活动。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将记忆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记忆方法,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