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培训资料
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可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5. 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
化学氧化等以图样上的标注或供需双方商定的内容、样件为准。
3、铸件缺陷
3.2内部质量 1. 对压铸件的气密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
内部缺陷(气孔、疏松等)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 时,以华为公司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为准。
气泡 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的隆起,并在隆起的皮下形成空洞。
裂纹
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 趋势。
变形 由于收缩不均或外力导致压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
表
面
流痕 压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无发展趋势。
缺 陷
花纹
压铸件表面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 趋势。
(㎜)
铸件边长>100㎜
0.3 0.5
1 对有密封及配合要求
的压铸件不 允许 有此
0.5 0.8 1.2 缺陷。
各类缺陷总和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比(%)
5
30
50
注:对于1级及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只允许有经抛光或研磨能去除的缺陷。
表6:
压铸件机械加工面孔穴质量判定:
1级
2级
3级
加工面面积
最大 直径
mm
1
1.2
1.4
1
__
__
1.2
__
__
表3:位置公差
注:同轴度、对称度公差(mm)
被测量部 位在测量 方向上的 尺寸
被测部位和基准部位在同一半模内
二个部位 都不动的
二个部位 中有一个 动的
二个部位 都动的
被测部位和基准部位不在同一半模内
二个部位 都不动的
二个部位 中有一个 动的
二个部位 都动的
公
差
__
外观检验控制
1、铸件表面粗糙度
被检铸件的铸造表面还可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进行比较 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按图纸要求进行 铸造件的表面粗糙度等级可参照GB/T6060.1-199)来检验,
见表4
表4:
铸型类型(金属型类)
粗糙度
合金种类
Ra(um)
铜
铝
镁
锌
铸造方法(压力铸造)
0.2
○
○
0.4
≤0.05
≤0.3
≤1.2
A360
9.0~10.0
≤0.6
0.4~0. 6
≤0.5
≤1.3
A380 7.5~9.5 3.0~4.0 ≤0.1 ≤3.0 ≤2.0
≤0.5 ≤0.6 ≤0.35 ≤0.5
≤0.5 ≤0.3 余量 余量
≤0.5 ≤0.15 余量 ≤0.5 ≤0.35 余量
HD2-A 9.6~10.5 1.5~2.3 ≤0.2 ≤1.0 0.6~0.9 ≤0.5
定执行 3、形位公差在图样上无特殊标注时按(表3)的规定执行,其标注方法按
GB 1182-1984的规定。压铸件的平面度要求较严,按(表2)的规定执行。 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对不加工表面要求:包容面以小端
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对待加工表面要求:包容面以大端为 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5、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以图样要求为准。
表5、
根据产品使用情况,铸件表面不装饰面非装 饰面和内表面缺陷允收如表:
铸件表面质量级别 缺陷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1级
2级 3级
5
20 40
表5:
外观缺陷允许范围参照表:
缺陷名称
缺陷范围
流痕
冷隔
拉伤 凹陷 粘附物痕迹
深度≤㎜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比(%) 深度≤㎜ 长度/最大轮廓尺寸 所在面上的缺陷数 距铸件边缘≥㎜ 两冷隔间距
平均直径 整个铸件不允许超过(个) ≤3㎜
不允许
3
距铸件边缘≥㎜
3
7
总数不超过 10, 且距 铸件边缘不小于10㎜
3
气泡
气泡凸起高度 每100cm2缺陷数
0.2 0.3
1
1
平均直径 整个铸件不允许超过(个) >3㎜-6㎜ 距铸件边缘≥㎜
不允许
1 5
3 5
气泡凸起高度
0.3 0.5
边 角 缺 陷 深 度 铸件边长≤100㎜
内
部 缩孔、缩 解剖或探伤检查,孔洞形状不规则、不光滑、表面呈暗色。 大而集
缺
松 中为缩孔;小而分散为缩松。
陷
脆性 铸件基体金属晶粒过于粗大或极小,使铸件易断裂或破碎
硬点
机械加工过程或加工后外观检查或金相检查:铸件上有硬度高于金属 基体的细小质点或块状物使刀具磨损严重,加工后常常显示出不同的 亮度。
最大 深度
mm
数量 (个)
至边 缘最 最大 最大 数量 小距 直径mm 深度mm (个) 离mm
至边 缘最 小距 离mm
最大 直径
mm
最大 深度
mm
数量 (个)
至边 缘最 小距 离mm
~25
0.8 0.5 3 4 1.5 1
3
4 2 1.5 3
3
>25~60 0.8 0.5 4 6 1.5 1
4
6 2 1.5 4
表7:
代号
化学成份(%) Si Cu Mg Zn Fe Mn Ni Sn AI
ADC12 9.6~12.0 1.5~3.5 ≤0.3 ≤1.0 ≤1.3 ≤0.5 ≤0.5 ≤0.3 余量
ADC10 7.5~9.5 2.0~4.0 ≤0.3 ≤1.0 ≤1.3
YL102
10.0~13. 0
≤0.6
二个部位 都动的
二个部位 都不动的
二个部位 中有一个 动的
二个部位 都动的
公
差
值
0.1
0.15
0.2
0.15
0.2
0.3
0.15
0.2
0.3
0.2
0.3
0.4
0.2
0.3
0.4
0.3
0.4
0.6
0.3
0.4
0.6
0.4
0.6
0.8
0.4
0.6
0.8
0.6
0.8
1
0.6
0.8
1
0.8
1
1.2
0.8
1
1.2
深度≤㎜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比(%)
凹入深度≤㎜ 整个铸件不允许超过 带缺陷面积的百分比
1级 0.05
5
不允许
0.05 3
0.1 不允许
表面等级 2级 0.07 15
1/5壁厚 1/10 ≤2 4 10
0.1
5
0.3 1处 5
3级 0.15
30 1/4壁厚
1/5 ≤2
4 10
0.25
10
0.5 2处 10
备注
同一 部位 的对 应面 不允 许同 时存在。
除 A 级 面 以 外, 浇口 部位 允许 增加一倍
注:对于1级及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只允许有经抛光或研磨能去除的缺陷。
表5:
外观缺陷允许范围参照表:
缺陷名称
缺陷范围
表面等级 1级 2级 3级
备注
每100cm2缺陷数
1
2
允许气泡同 时存 在, 但大气泡不可超过3个
100
160
0.44
160
250
0.50
250
400
0.56
400
630
0.64
公差等级
CT5
CT6
CT7
0.28
0.40
0.56
0.32
0.48
0.64
0.36
0.52
0.74
0.38
0.54
0.78
0.42
0.58
0.82
0.46
0.64
0.90
0.50
0.70
1.0
0.56
0.78
1.1
0.62
值
≤30
0.15
0.3
0.35
0.3
0.35
0.5
>30~50
0.25
0.4
0.5
0.4
0.5
0.7
>50~120ຫໍສະໝຸດ 0.350.550.7
0.55
0.7
0.85
>120~250 0.55
0.8
1
0.8
1
1.2
>250~500 0.8
1.2
1.4
1.2
1.4
1.6
>500~800 1.2
__
__
1.6
__
压铸件检验培训资料
作者:andrewjia 2010-08-03
培训目的
了解压铸件基本检验要求 掌握压铸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铸件检验项目
铸件尺寸的检验 铸件外观的检验 化学成分的分析 铸件重量的检验 表面粗糙度
铸件尺寸的检验
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客户认可的图样的要求。 2、尺寸公差在图样上无特殊标注时应按不低于GB 6414-1996(表1)的规
0.88
1.2
0.70
1.0
1.4
0.78
1.1
1.6
0.90
1.2
1.8
表2:平面度公差(形状公差)
注:压铸件的表面形状公差值(平面度和拔模斜度除外)应在有关尺寸公差值范围内:
被测量面的最大轮廓尺寸 ~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