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英语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课时:48课时
授课教师:王丽/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子小学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程背景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
小学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
为了更加符合这一学期的教学实际,为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编者将本册六个单元新语言的学习凝缩成为四个单元;并把学期中的Recycle 1和学期末的Recycle 2合并、扩展成为两个综合复习单元。
这学期的学习内容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及动词过去式的用法,句型的理解和运用等。
另外,全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点零碎,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本学期将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整合,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听录音等活动,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或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14个单句。
(包括长度、重量、高度、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
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通过竞赛,听写,教师讲解等,能够听、说、认读12 个单词或短语,通过教师卡片、学生自制单词卡片、听辨音认读句子等方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重视灵活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3.通过听磁带,能听懂、会跟唱4首歌曲,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旋律中熟练掌握目标语言。
通过ppt,能听懂、会吟唱1首歌谣,以分散弱化知识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
4.通过cd 和教师讲解,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次要求学习4个幽默小故事,以增强学生对英文小故事产生乐趣,增加英语学习的乐趣。
.能知晓4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生活知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学会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
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学习方式:
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
“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外拓展练习:
(1)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已学内容可分口语、书面两种。
作业量以中等学生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完成为宜。
书面作业须全批全改。
错的地方要求学生订正。
批改要及时和规范。
批改时应统一使用激励机制,可用星号、小红花、A B C不同等级。
提倡面批并做好批改记录和讲评工作。
(2)要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各年级至少每学期一次。
其形式可为演讲会,唱歌、对话表演,讲故事、书法展览等。
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借助广播电视、英语报刊以及网络等进行自主学习,办好墙报,进行听说训练。
课程评价
(一)形成性评价(占30%)
1.评价内容
(1)词、句、篇的朗读、背诵、及词、句的默写达标情况(单词句子积累)。
(2)4首歌谣、4首歌曲吟唱;
(3)就4个话题进行简单的练笔书写(日记周记)。
(4)课堂作业的书写和上交情况。
2.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
以上内容学生每完成一项,用积分进行评价,采用周评和月评相结合的方式,随时关注随时提醒,关注整体的进步和提升。
(二)终结性评价(70%)
采用创作面试笔试的形式,采用1:1:5的比例。
创作是指本学期的英文手抄报的制作按质量分等级评价(A、B、C、D)。
面试采用学生自愿合作的方法,进行课本剧的创编和展示,根据语言输出的量和表现分四个级别如“A、B、C、D”或者相应的级别。
期末由听力笔试组成,通过学生独立完成一份试卷,成绩评定为如“A、B、C、D”
或者相应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