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车间成本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车间成本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车间成本管理会计8班
第四组
一 成本会计的简单介绍
1.1 成本的涵义

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特点,对成本的内涵有 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经济内容归纳起来有两点 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种目标为对象的。 目标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产品,如新技术、新 工艺;也可以是某种服务,如教育、卫生系统的服务 目标。二是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发生的耗费, 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不能叫作成本。

(1)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 为50%)
方法二: 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60×50%+30=60(件) 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5 840÷(670+60)=8(元/件) 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8=5 520(元) 二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5 840-5 520= 320(元)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 为50%)
方法一: 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40×50%+60+10=90(件) 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4 680÷(690+90)=6(元/件) 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6=4 140(元) 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 680-4 140= 540(元)

(2)制造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 %)
二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60×50%+10=40(件) 二车间制造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4380÷ (690+40)=6 元/件) 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的份额=690×6= 4140(元) 二车间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4380-4140=240 (元)


2.第二车间成本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4-17所示:
(1)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 为50%)
方法一: 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60×50%+10=40(件) 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5 840÷(690+40)=8(元/件) 二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8=5 520(元) 二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5 840-5 520= 320(元)

二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介绍
2.1 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 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 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 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各生产步骤只归集 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 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 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 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 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3.第三车间成本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4- 18所示:
(1)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 为50%)
方法一: 三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10×50%=5(件) 三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2 780÷(690+5)=4(元/件) 三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4=2 760(元) 三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2 780-2 760= 2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 %)
一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40×50%+60+10=90(件) 一车间制造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3120÷ (690+90)=4(元/件) 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的份额=690×4= 2760(元) 一车间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3120—2760=540 (元)

(1)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 为50%)
方法二: 三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10×50%=5(件) 三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2 780÷(690+5)=4(元/件) 三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直接人工成本的份额= 690×4=2 760(元) 三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2 780-2 760= 20(元) 注:到第三车间(即最后一个车间)时,方法一与方 法二重合,两种方法不再有区别,成为完全一样的方 法。
1.2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 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 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 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 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成本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扩大。 (1)反映职能: 最初、最基本的职能。 (2)计划与预算职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产品的成 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 (3)控制职能:包括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 成本控制。 (4)分析、评价职能。
2.3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各生产步骤月末可以同时进行成本计算,不必等 待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从而加快了成本计算 工作的速度,缩短了成本计算的时间; 2、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 成,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缺点: 3、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结转相脱节,各步骤 成本计算单上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与实际结存在该步骤 的在产品成本就不一致,因而,不利于加强对生产资 金的管理。

三 案例分析

某企业经过三个车间生产甲产品,直接材料在第一车间一次投入,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车间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9月份有关生产资料如表4-13、4-14、4-15所示。

1.第一车间成本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4-16所示:
(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在生产开 始时一次投入)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 为50%)
方法二: 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40×50%+50+30=100(件) 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4 680÷(680+100)=6(元/件) 一车间直接人工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6=4 140(元) 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 680-4 140= 360(元)
2.2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多步骤复杂生产。随着我国企业经 济责任制的推行,企业普遍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和责任会 计,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大量的企 业要按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规范化改组,企业内部的责权利 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车间的成本指标考核,必然 要求各车间要计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平行结转分步法的 运用范围将大大缩小,更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 转分步法具体运用于下列企业:1、半成品无独立经济意 义或虽有半成品但不要求单独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如: 砖瓦厂、瓷厂等。2、一般不计算零配件成本的装配式复 杂生产企业,如: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材料在生产开 始时一次投入)
方法二: 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期初广义在产品数量= 40×100%+50+30=120(件) 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8 000÷(680+120)=10(元/件) 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10=6 900(元) 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 000-6 900= 1 100(元)

(2)制造费用的分配(在产品完工率为50 %)
三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10×50%=5(件) 三车间制造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2085÷ (690+5)=3(元/件) 三车间制造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的份额=690×3= 2070 (元) 三车间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 085-2 070=15 (元)
方法一: 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40×100%+60+10=110(件) 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的半成品单位阶段成本= 8 000÷(690+110)=10(元/件) 一车间直接材料费用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690×10=6 900(元) 一车间期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 000-6 900= 1 100(元)

4.将一、二、三车间各成本项目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分别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计算结果如下表4-19所 示:
结转完工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8 29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8 2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