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pe Lp 20lg po (dB)
一般用
9.5.1 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式中: Lp 声压级(dB); pe 待测声压(Pa) ; po 标准声压即人的听阈 pe Lp 20lg (dB) -5 Pa); (2×10 po
(2×10-5 Pa)是可听阈的最低限,其对 应的声压级Lp=0(dB)。痛阈(20 Pa )所 对应的声压级Lp=90(dB)。界于可听阈与 痛阈之间的声音是人的可听声。
9.5.3 交通躁声的来源、特性及其危害
道路交通噪声的特性 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是一种 随机非稳态噪声,它受到道路与交通条件的 影响,有以下三个特性: 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的分布一致, 其影响范围主要是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 民及其建筑物等; 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的坡度、路面粗糙度、 路段位置等有关。道路坡度越大、发动机负 荷越大,噪声越高,越接近交叉口处噪声越 高,路面粗糙度大的噪声大。
9.5.1 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响度与响度级 响度(N):指声音 “响” 的程度,单位 为Sone。 响度级(LN):是以频率为1000Hz的纯音 的声压级为其响度级。即对于l000Hz的纯 音,它的响度级就是这个声音的声压级,响 度级单位为Phon。规定响度级为40Phon时, LN 40 log2 N (Phon) 响度为1Sone, 响度级(LN)与响度(N)的关系为:
9.4 交通环境保护概述(续)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就是设法减少或防止道路 交通对人类生态平衡的破坏。贯彻以防为主、 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并开发利用环 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道路环境质量,这 是交通工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近年来 已开始重视交通环境的保护,并制定了相应 的法规。
9.5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与控制
9.5.3 交通躁声的来源、特性及其危害
路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车流量与噪声的关系其总的趋势是随车流量 的增加噪声增大,但车流量的增加对本底噪 声和平均噪声影响虽大,而对噪声峰值的影 响却很小,当车流量增加到2000辆/h以后, 噪声峰值基本不再增加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 载重车的数量。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与交通 流量的时间分布十分接近 。 此外,重型 车车辆所占的比例越大,噪声越高;加速行 驶频繁的地段比匀速行驶的地段噪声高,车 辆加速产生的噪声与其加速挡位和加速度的
9.1 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
(2)交通事故的分类 轻微事故或小事故: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 对机动车时,不足1000元的事故,对非机动车时,不足200元 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 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不足1万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 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 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 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9.5.3 交通躁声的来源、特性及其危害
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汽车的噪声源,其影 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的人数也最多。 汽车噪声源大致可分为喇叭声和与发动机转 速有关的声源及与车速有关的声源。 与发动机转速有关的噪声源主要包括进气噪 声、排气噪声、冷却系风扇噪声和发动机表 面辐射噪声,用发动机带动旋转的各种发动 机附件(如空气压缩机、发电机等)的噪声。 与车速有关的噪声,包括传动噪声(变速器、
(1)交通事故的定义
凡车辆在公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违章,造成人畜 伤亡或物品损坏的意外事件,统称交通事故。 事故构成四要素: 人:参与者有个人法人法人。 车:运行中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 路:社会公共使用道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和街巷、公 共广场和停车场等。 后果:有人员伤害和财务损失。
9.3 交通事故分析
(2)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① 交通事故的成因: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与因素 。 ② 直接原因:人的因素,感知迟钝、判断不准、操作失 误。 ③ 间接原因 车:车辆类型、车辆性能(如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的 稳定性、灵活性 ;制动系统的有效性等)、车辆所属单位 性质等。 路:道路等级、线形。 环境:交通状况、信息等。
9.4 交通环境保护概述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 原、野生生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 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 居住区等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客观条件。 道路交通环境就是人们借道路进行交通运输 的客观条件。 随着交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 路网密度的提高,致使道路交通所产生的某 些不良现象如噪声、废气、振动、电磁波等 相应增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环|境的生 态平衡,危及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
9.5.1 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响度与声压级和频率的关系如等响曲线 :
9.5.1 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从等响曲线可以得出各个频率的声音在不同 的声压级时,人们主观感觉出的响度级是多 少。图中最下面一根曲线表示人刚刚能听到 声音的强弱,其响度级为0Phon,称听阈; 最上|面的曲线是痛觉界线,称痛阈。介于 听阈与痛阈之间的声音为可听声,其变化范 围为90 dB。 因响度涉及到对声音的主观评价,当两个声 音叠加时,不能简单地将其响度作代数相加, |必须从实验得出的频率修正才能得到总响 度。
9.5.4 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调整路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合理布置路网 在进行路网规划时,应注意不同功能的道路 之间的配合,应避免主要干道穿越市中心和 文教、住宅区。对噪声特别严重的载重车, 宜辟专用通道,以便集中采取隔音措施,对 于住宅区、居民文教区等特殊区域,应与交 通干线保持一定距离,利用环境自然衰减来 降低噪声。对于流量大的一些地区,采用立 体交叉和自动信号控制,以保持车辆匀速行 驶,降低噪声。在路幅的布置上,三块板较
9.5.2 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等效声级 由于交通噪声是随时变化的,不能用某一时 间的某一测定值来表示其声级,为了综合评 价一段时间的交通噪声的大小,以被测时段 内能量平均值来表示该时段的等能量声级, 又称等效声级,记为Leq。即是用一个在相 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A声级来 表示该时段内不稳定噪声的声级。
9.5.4 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道路交通主要来自汽车,而汽车噪声强度与 汽车类型、发动机功率车速、行车密度、道 路纵坡、交叉口间的距离,路面等级与状况、 标号志的设置有关,其中以发动机功率、车 流量的大小起决定作用,其次与地形、驾驶 技术、载重情况也有一定关系。为了控制道 路交通噪声,首先必须制定环境噪声法规和 噪声标准。
9.5.4 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设置防声屏障以限制噪声的传播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如障碍物尺寸远大于 声波波长时,则大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 被衍射,于是在障碍物背后一定距离内形成 “声影区”。如果被保护点处于声影区,等 效声级可降低8~15dB,如果处于非声影区, 仅可降低3dB。因此,防声屏障以限制噪声 的传播 。
9.5.2 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L10指所测数据有10%超过的声级,也就是 有90%的交通噪声比该值低,指所测时段 的噪声峰值; L50指所测数据有50%超过的声级,也就是 有50%的交通噪声比该值低,指所测时段 的噪声均值; L90指所测数据有90%超过的声级,也就是 有90%的交通噪声比该值低,指所测时段 的本底噪声。 试验证明,对于车流量较大的道路, L50数
9.5.1 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声压与声压级 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单位为帕 (Pa) 声压级(Lp):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 pe 声压级的定义为2倍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e与 Lp 2 lg (Be l) po 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po的比值的常用对数:
其1/10作单位:
9.5.2 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道路交通噪声为一种非稳态随机噪声,为适 应其特点,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下: A计权声级:声压级相同的声音,因频率不 同,所产生的主观感觉不一样,为了使声音 的客观量度和|人耳听觉的主观感受近似取 得一致,而在量测声音的仪器如声级计上安 置一个滤波器,即频率的计权网络,对所接 受的声音按频带设一定的衰减来模拟人耳的 听觉特性。一般的 计权网络有A、B、C三 级,用计权网络测得的结果叫计权声级。因 A声级和人耳对声音的主观听觉灵敏度相对 而言比较接近,故当前交通工程中采用的是
第九章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第9章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 交通事故调查 交通事故分析 交通环境保护概述 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交通排放污染物及其防治 交通震动的防治 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9.1 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
9.2 交通事故调查
(1)调查目 的 查清事故原因,确定违规责任。
(2)现场调查的内容
人: 车: 道路情况: 环境: 时空区位: 后果:
9.3 交通事故分析
(1)交通事故统计的基本方法
① 静态法 绝对值法: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相对值法:事故死亡人数/万车、伤亡人数/亿车·公里。 ② 动态法 平均水平: 变化量: 发展速度:
9.5.4 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控制噪声源:针对我国车辆状况,首先是改 善机动车辆的构造,对进气排气采用高效率 消声器,对发动|机用附加隔声罩。 改善运行状况:采用合理的交管制与自动 控制技术,保证交通畅通。合理地控制交通 流量,特别是限制载货车的流量,可有效降 低交通噪声。在限制车流量的同时,还应限 制车速,尽可能减少加速、减速、喇叭、制 动的噪声。如采取禁止行驶车辆鸣笛等交通
9.5.2 道路交通噪声的评价指标
统计声级 通过噪声测定来分析评价噪声质量,一般是 采用统计声级,用累加统计分布值L10,L50, L90来表示。在测量的单位时间内(一般取 1h)把很多大小不等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后,就得到L10,L50,L90 单位时间值,这 是评价交通噪声污染程度的单值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