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专项测试卷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
(40分)
1.运动会上,羡羡一直在说自己太弱了,赢不了别人,你可以劝他()(2分)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2.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6分)
(1)艾青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他曾说:“诗是,诗给人类。
”
(2)朱光潜说:“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
”(3)四(2)班拔河比赛输了,明明抱怨比赛失利是因为有风以及同学配合不默契。
对此,老师说:“‘,’,我们不能抱怨,要争取下次夺得胜利。
”
(4)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5)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
”
(6)超超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成绩很不理想,为此,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老师这样激励他:“学习不怕,。
”(7)老师对大家说道:“‘,。
’读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大家要坚持每天读书,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不断地充实自己。
”
(8)“,”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处。
3.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4分)
1/ 7
(1)梅子金黄杏子肥,。
(2)茅檐低小,。
(3),为谁辛苦为谁甜?
(4),孤云独去闲。
4.填空。
(12分)
(1)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村居”是。
这首词描绘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朝代)的,被誉为“”。
诗中,诗人用“”字表明“云”只有一片,用“”字表明只有作者一人,表达了的心情。
(3)《墨梅》用“,。
”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5.根据情境填写诗句。
(6分)
儿童是古代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对象。
当看到儿童们在田间追逐着蝴蝶时,诗人写道“,。
”当看到大儿、中儿、小儿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时,诗人写道:“,。
,。
”
二、课文综合回顾。
(60分)
1.根据要求完成诗词练习。
(6分)
(1)“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的是()(2分)
A.迎春花
B.梅花
C.桃花
D.杏花
(2)(名校期末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相看两不厌”中“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贪得无厌.
B.厌.恶
C.讨厌.
D.厌.弃
(3)下列对《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寒雨连江夜入吴”渲染了离别的黯淡气氛,烘托了人物离别之际的悲伤心情。
2/ 7
B.“平明送客楚山孤”是说傍晩雾中的楚山显得分外孤独,象征了诗人的离情。
C.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达了自己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朝诗人,诗句描写的是时节的景象,这首诗塑造了儿童的形象。
正确答案是()(2分)
A.清辛弃疾夏天勤劳、活泼
B.宋辛弃疾夏天勤劳、活泼
C.清范成大春天可爱、悠闲
D.宋范成大春天可爱、悠闲
3.根据所学课文选一选。
(10分)
(1)“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这是()笔下的猫的形象。
(2分)
A.巴金
B.老舍
C.郑振铎
D.丰子恺
(2)下面对《囊萤夜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博学多通”中“通”的意思是通晓、明白。
B.文章讲的是主人公车胤用萤火虫照亮书本学习的故事,也从侧面指出了他白天不勤奋读书的事实。
C.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勤奋学习。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月桃花水》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小英雄雨来》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战士,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C.《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提到,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D.《母鸡》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前后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家在辽西地区发现了留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
B.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文章
3/ 7
《母鸡》和《白鹅》。
C.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D.写一处风景,可以运用多种写作顺序,如游览顺序、时间顺序等。
(5)读完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可知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本科普作品,为我们解答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B.这本书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对桌子、餐具柜、衣橱等提出了许多问题。
C.读完这本书后,可以知道水能灭火是因为它又湿又冷。
煤油也又湿又冷,因此煤油也能灭火。
4.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8分)
(1)《绿》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艾青,诗中说雨水、流水、阳光都是绿的,表明诗人心中充满了绿色。
()
(2)学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我们知道,纳米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
(3)《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王尔德。
()
(4)作者在《乡下人家》这篇文章中描绘了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和秋夜睡梦图六幅画面。
()
5.课文背诵与综合理解。
(28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分)
①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繁星》(七一)](3分)
②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繁星》(一三)](3分)
③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绿》)(3分)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9分)
①《海的女儿》作者是,这是一篇(童话寓言神
4/ 7
话)故事。
②《铁杵成针》讲的是(人物)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③通读《猫》这篇课文,一只既又的小猫形象跃然纸上,课文表达了作者之情。
④《海上日出》是按照的顺序来写的,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在
、、的景象,写出了作者
的感情。
⑤冰心的《繁星》(一五九)表达的是对的赞颂。
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体现了。
⑦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我知道了先生按照顺序写了自己去双龙洞看到的景象,他先后游览了洞口、、孔隙、等地方。
6.下面的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请选择其中一个,讲讲它的故事。
(6分)
凿壁借光程门立雪悬梁刺股手不释卷
5/ 7
参考答案
一、1.B
2.(1)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2)诗节奏
(3)不怨天不尤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7)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8)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3.(1)麦花雪白菜花稀
(2)溪上青青草
(3)采得百花成蜜后
(4)众鸟高飞尽
4.(1)词牌名词题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2)唐代李白诗仙孤独怀才不遇、孤独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1.(1)B (2)A (3)B
2.B
3.(1)B (2)B (3)A (4)B (5)C
4.(1)√(2)√(3)× (4)√
5.(1)①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②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③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2)①安徒生童话
6/ 7
②李太白(李白)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③贪玩(老实)尽职(贪玩)对小猫的喜爱
④事情发展天空晴朗时太阳躲进云层里
天边有黑云时对日出的喜爱赞叹以及向往光明、奋发向上
⑤母爱
⑥比喻作者对雨来的喜爱
⑦叶圣陶游览外洞内洞
6.示例:凿壁借光讲的是西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贫穷,没钱买灯烛,他在墙壁上凿个洞借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的故事。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