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5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子式的书写或化学键的类型。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离子
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 O22-,故 Na2O2 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之比 为 2∶1。Na2O2 不是碱性氧化物,有强氧化性、漂白性,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时, 先使试纸变蓝,后使其褪色。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5
(5)当 Fe2+与 Fe3+共存时,检验 Fe2+的方法是取少许溶液,向其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溶液紫红色褪去;检验 Fe3+的方法是取少许溶液,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 变为红色。 (6)铁氰化钾{化学式为 K3[Fe(CN)6]}法鉴别 Fe2+、Fe3+:Fe2+能与[Fe(CN)6]3-形成蓝色沉 淀 Fe3[Fe(CN)6]2,而 Fe3+则不能。 (7)配制 FeCl2 溶液要加入 Fe 粉防氧化,同时加入盐酸,抑制 Fe2+水解;配制 FeCl3 溶 液要加入浓盐酸抑制 Fe3+水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7
2.铜及其化合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8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最终生成铜绿[Cu2(OH)2CO3]。 (2)铜及其化合物大多数为有色物质,如 Cu:紫红色;CuO:黑色;Cu2S:黑色;CuS: 黑色;Cu2O:砖红色;CuSO4·5H2O:蓝色。 (3)无水 CuSO4 为白色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或溶于水时为蓝色[无水 CuSO4 可用于 检验水的原理: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 (4)新制 Cu(OH)2 悬浊液常用来检验醛基,该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加热至沸腾可 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4
2.明确转化关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5
(1) 钠 的 化 合 物 俗 名 : 火 碱 、 烧 碱 、 苛 性 钠 ——NaOH ; 纯 碱 、 苏 打
——Na2CO3(纯碱在物质的分类方面的考题中常出现,虽然其俗名为纯碱,但其不属于 碱,而属于盐);小苏打——NaHCO3;芒硝——Na2SO4·10H2O;水玻璃——硅酸钠溶液。 (2)金属钠在空气中无论生成单一的 Na2O 或 Na2O2,还是生成二者的混合物,1 mol Na 只能转移 1 mol 电子(此知识点在 NA 的判断考题中常有考查)。考题中常考查过氧化钠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6
(8)除去酸性 ZnCl2 溶液中的 FeCl2,应先通入 Cl2 或加入 H2O2,再加入 ZnO,使 Fe3+ 水解生成 Fe(OH)3 沉淀而过滤除去。 (9)Fe2+、Fe3+的同类盐溶液蒸发、灼烧,得到的最终物质为 Fe3+的盐固体或 Fe2O3。 (10)制备 Fe(OH)2 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 反应过程中必须与 O2 隔绝。同时要牢记 Fe(OH)2 转化为 Fe(OH)3 时的颜色变化(白色沉 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20
四、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4 0
+2
+4
CH4C ―→CO―→CO2
-4 0
+4
+4
SiH4Si ―→SiO2(H2SiO3)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21
2.明确转化关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
(5)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 Fe2O3 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但不能制 备金属性比 Al 强的金属,如镁等,因为铝热反应的本质是利用了铝的强还原性,铝被 氧化时放出大量热。铝热剂是混合物。 (6)Al(OH)3 可用作抗酸药;明矾常用于净水;泡沫灭火器所用试剂为 Al2(SO4)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 (7)利用偏铝酸盐制备 Al(OH)3,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 Al(OH)3 溶解。若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 CO2,生成的 Al(OH)3 不溶于碳酸,CO2 过量 时生成 HCO- 3 ,不过量时生成 CO23-,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
△ 2NaHCO3=====Na2CO3+CO2↑+H2O。 (11)Li 和 O2 反应只生成 Li2O;NaH 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Na-K 合金常温 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2)不足量的 Na2O2 与 CO2、H2O(g)混合气体反应时,Na2O2 先与 CO2 反应。 (13)钠、钾保存在煤油中,而锂需要密封在石蜡中。
22
(1)Si、SiO2 用途勿混淆:Si 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光电池和芯片;SiO2 可用 于制作光导纤维、石英玻璃和光学仪器等。
(2)HF 是弱酸,但能够与 Si、SiO2 反应:Si+4HF===SiF4↑+2H2↑、SiO2+4HF===SiF4
↑+2H2O。所以 HF 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其他的强酸都不能与 Si、SiO2 反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3
三、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铁及其化合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4
(1)Fe 与 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 Fe3O4,而不是 Fe2O3;Fe 在 Cl2 中燃 烧,无论 Cl2 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 FeCl3;Fe 与 S 反应时只能生成 FeS;通过上述事实 说明 Cl2 的氧化性强于 S 的氧化性(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 (2)常温下,Fe、Al 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钝化属于化学变化,但加热后 继续反应。 (3)一定条件下,铁与硝酸、浓硫酸反应时,首先生成的一定是 Fe3+,当铁过量时,过量 的铁将 Fe3+还原为 Fe2+:2Fe3++Fe===3Fe2+。 (4)Fe3+存在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因为 Fe3+在 pH 为 3.2 左右时已经沉淀完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8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理清知识主线
NaAlO2 Al→Al2O3→Al(OH)3→AAll2C(Sl3O4)3
KAl(SO4)2·12H2O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9
2.明确转化关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23
(5)H2CO3 的酸性强于 H2SiO3,所以有 Na2SiO3+CO2(少量)+H2O===H2SiO3↓+Na2CO3; 高温
但 SiO2 能够与 Na2CO3 在高温下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工业制玻 璃的原理之一)。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 ①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②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可知,该反应是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 SiO2 制得低沸点易挥发气体 CO2。 (6)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 材料。
10
(1)要熟记有关“Al”的几个重要反应方程式 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CO2(少量)+2NaAlO2+3H2O===2Al(OH)3↓+Na2CO3; ③CO2(过量)+NaAlO2+2H2O===Al(OH)3↓+NaHCO3; ④Al3++4OH-===AlO2-+2H2O(AlCl3 溶液与过量强碱溶液混合); ⑤AlO2-+4H+===Al3++2H2O(NaAlO2 溶液与过量强酸溶液混合);
(3)硅单质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H2:Si+2NaOH+H2O===Na2SiO3+2H2↑。
高温 (4)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但高温下碳可用于制取粗硅:SiO2+2C=====Si(粗)+2CO↑(粗
高温
高温
硅精炼的反应为 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专题五 元素及其化合物
19
(5)联系铜、铁的一个重要反应:2Fe3++Cu===2Fe2++Cu2+(该反应是 FeCl3 溶液刻蚀铜 电路板的原理,同时也证明氧化性:Fe3+>Cu2+)。 (6)冶炼铜的方法有①热还原法;②湿法炼铜;③电解精炼铜。 (7)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 N2 中的 O2,灼热的 CuO 除去 CO2 中的 CO。 (8)Cu 和一定量的浓 HNO3 反应,产生的是 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当 Cu 有剩余,再 加入稀 H2SO4,Cu 继续溶解。 (9)重金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可溶性铜盐均有毒。另一方面,可溶性铜盐可作 为消毒杀菌剂,如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等。
6
(3)Na2CO3 与盐酸反应时,二者相对用量或滴加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和得到的产物不 同。 (4)不能用 Ca(OH)2 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溶液,应选用 CaCl2 或 BaCl2 溶液。 (5)除去 CO2 中的 HCl 气体,应选用饱和 NaHCO3 溶液。 (6)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有晶体析出,发生反应 Na2CO3+CO2+ H2O===2NaHCO3↓。 (7)鉴别钠元素、钾元素一般利用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利用的是物质(或元素)的物理性质。 (8)将 NaHCO3 溶液与 NaAlO2 溶液混合得到 Al(OH)3 沉淀,发生反应 NaHCO3+NaAlO2 +H2O===Al(OH)3↓+Na2CO3,此反应并非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