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贺普仁首度公开秘籍《“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作者钟健夫贺普仁:字师牛,号空水,首届国医大师。
1926年5月出生,自幼师从京城针灸名家牛泽华,22岁悬壶应诊,1956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任30年之久,1990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老中医”。
贺老德艺双馨,一生以“以医治人,以义正己”为座右铭,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学说和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体系一贺氏三通法。
著有《针灸治痛》、《针具针法》、《针灸歌赋临床应用》、《毫针疗法图解》、《火针疗法图解》、《三棱针疗法图解》等书。
主编推荐:《“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是中医书友会继“彭静山先生针灸秘传十八绝招”之后的又一针灸雄文,可以说是贺普仁先生一生的干货,称之为“秘籍”一点都不夸张。
贺老在第一秘手抄本第81条结尾处做了专门备注:“以上为第一秘。
共计捌拾壹症。
不轻传。
诚者主动传。
”科技时代,秘籍得之太易,特别希望诸君珍惜。
能看到这篇文章,相信您是诚者,主动传之。
贺普仁从医七十年首度公开秘籍:不轻传,诚者主动传!一、针灸界的“九阴真经”第一眼看到《“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以下简称《一针一得》,全书同),我们很惊讶,竟然是“手抄本”,而且是毛笔字!流利有力的行书,写在一叠空白的“北京市中医医院门诊初诊病人统计表”背后,一字一字,集腋成裘。
稿纸已经发黄,这是一叠年深月久的记忆,令人想起金庸小说里威力无比的武林秘籍“九阴真经”。
翻开《一针一得》,一页页,一行行,一条条,记录了针灸治疗300多种病症最简易的独穴秘法!1979年6月贺普仁在第一秘第81条结尾处做了专门备注:“以上为第一秘。
共计捌拾壹症。
不轻传。
诚者主动传。
”秘法,贺普仁的秘法,岂非中国针灸界的秘籍?当然,“九阴真经”是虚构的杀人秘籍,“针灸临证秘法”却是真实的救人秘术!贺普仁的孩子没有见过。
贺普仁的弟子也没有见过。
正值贺普仁87华诞、从医70载之际,他给大家呈上一份非比寻常的大礼。
哪年完成的?为什么愿意公开?贺普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过了一会儿才说:“积了50年了,这是我一生用针的心血结晶。
一针一得,就是一个穴位治一个病。
要给大家实惠,就给这个。
”贺普仁秘藏的《一针一得》原稿,其实有两个版本,1965年的钢笔字版和1979年的毛笔字版。
1979年的毛笔字版全本分四大秘,每一秘81病症,共约324个病症(有部分重复),每种病症都有特定的穴位治疗。
因此,本书副题《“一针一得”治百病》,是指手稿中的几百个病症,而不是包治百病。
二、针穴不在多,而在于精准1965年5月1日贺普仁完成的钢笔字版《一针一得》时,“文革”的气氛已经弥漫,贺普仁1965年的手稿中也留下了历史痕迹,他在阐述《一针一得》的意义时这么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特别是针灸这门独特技术,尤为必要。
因为针的刺激都要通过皮肤,穿过筋骨的间隙,不管多么高超的手法,对机体也要有些损伤。
虽然针刺是一种良性刺激,但对患者来说,不必要的刺激总是个额外的负担。
因此,造成病人惧怕针灸,非逼不得已,不求治于针灸。
这是值得吸取,必须加以改进的教训。
“我们认为在保证临床有效基础上,尽量少‘配穴’,这就相对减少了患者痛苦,另外在进针时手法一定要灵敏,这一点对减少患者痛苦也很重要。
这样,不仅对患者有好处,同时对总结临床疗效也非常有利,能够发现有效穴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70年前,贺普仁追随北京著名中医牛泽华大夫学针灸的时候,学的是群针施治。
群针就是取多个穴位扎多根针,才治好一个病。
牛大夫医术高超,针技过人,这给年轻的贺普仁打下了良好的针灸底子。
但在实践中,贺普仁渐渐发现群针的局限:群针施治威力是大,可是病人受罪也多,一扎就是十几根到几十根不等,等扎完针,病人不光疼得厉害,且全身疲软,有时还动弹不得,这是因为,群针对人的刺激太强了。
贺普仁1965年版的《一针一得》讲了一个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说明群针的缺点:“宣武区,有一个道士擅长针灸术,以针灸众多(群针)著称。
每日观内络绎不绝,颇得一般人所赞颂。
据了解,在那里治过病的人也有很多确实有其效,惟起针后病人疲劳颇甚,多数都需要卧床休息1~2天才能恢复。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用针众多,刺激量大,病人不能适应所致。
“常言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一个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治病时也要善于谋,也就是说要彻底全面地了解病情,精选少量的穴位,即可消除病邪,使机体恢复健康。
反之,如果医生不是认真负责地进行‘辨证论治’盲目地瞎扎一气,不仅与病无益,反而会损伤别人的元气,影响病的治疗。
“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的经验,学习他们那种坚韧不拔、兢兢业业钻研技术的精神,孜孜不倦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但不是模仿他们一动一静,其中旧的一套,而是在他们基础上经过不断地整理与提高,然后创出自己的新路。
”1956年贺普仁进入北京市中医医院以来,医院每天排队挂号的病人无数,大夫们没法像从前那样大量用针了,扎针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样就逼迫着针灸大夫要讲究效率和效果。
一个严峻的考验摆在针灸大夫面前:要简化、精化传统群针疗法。
只有对病人的病情洞察清楚,有的放矢地精挑一两个关键穴位下针,方可手到擒来,马上缓解病人的痛苦。
怎么才能精、准,这是大学问。
《一针一得》就是在寻找精、准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它的宗旨是选穴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精,贺普仁为此花了70年!本文将呈现贺普仁的《一针一得》,以飨读者。
第一秘1. 摇头:(即宾努之症)针取屏迫,手法补,穴在长强穴2. 失音:针孔最。
腕上七寸3. 腰痛:合谷4. 肢肿:温溜5. 月水不调:曲池6. 目视昏昏:灸五里。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7. 胸中瘀血:巨骨。
(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8. 气硕(颓):天鼎。
(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9.目痛不闭:大迎(大迎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10. 噎病:乳根11. 心烦:太乙(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或针强间(属督脉。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12.舌强:滑肉门(足阳明胃经穴。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或针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穴。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或针风府(督脉穴。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13.心悬:外陵(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14. 吐血不愈:取气冲。
(三棱针去血,立愈)位于人体的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15. 喉闭:足上、下廉。
即上、下巨虚。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大肠的下合穴。
)(下巨虚在足阳明胃经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小肠的下合穴。
)16. 腹坚大:冲阳(乃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17. 面目浮肿水病:陷谷(即董氏门金穴)别名陷骨。
输(木)穴。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18. 唇裂:厉兑(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足阳明胃经的井穴)19. 慢惊风:针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足太阴脾经的井穴)20. 黄疸:商丘21. 癓瘕:地机22. 四肢强硬:大横23. 喉中作声:(中风痰厥之症)针天溪24. 项难回顾:少海25. 遗尿:少府26. 阴痛:少府27. 偏坠:少府28. 手足麻木:肩贞29. 半身麻木:列缺、太溪30. 痔漏:天窗31. 眼动:颧髎。
或承泣32. 翻胃:胃俞或针上脘33. 津液少:小肠俞34. 赤白痢:中旅俞35. 身热怠惰:阳纲36. 恶血泄注:殷门37. 大便坚:浮郄38. 身战不耐久立:金门39. 身后侧痛:京骨40. 阴痒:然谷或蠡沟41. 手足冷:太溪42. 经闭:水泉43. 近视:水泉44. 腹胀如鼓:复溜45. 五种水病(心、肝、脾、肺、肾)复溜46. 吐舌:筑宾47. 舌纵涎下:阴谷48. 阴缩:大赫49. 心恍:通谷50. 唾多:彧(yù)中51. 神气不足:郄门52. 掌中热:中冲53. 身如火:中冲54. 口干:关冲55. 产后血晕:支沟56. 嗜卧:三阳络,或针腿五里57. 四肢不欲摇动:三阳络,或针腿五里58. 肩臂痛不能举:清冷渊59. 瘿瘤:臑会60. 风寒吐沫:丝竹空61. 唇强:耳门62. 喘息:承灵63. 吞酸:辄筋64. 语言不正:日月65. 四肢不收:日月66. 百节(肢)酸痛:阳辅67. 毒犬伤:外丘68. 各处气伤:足临泣69. 诸疮毒:窍阴70. 不孕:灸阴廉71. 腹肿如鼓:章门,或针水分72. 难产:关元73. 一切出血:阴交.或针刺长强74. 舌缩:廉泉75. 噎水浆不下:璇玑76. 房劳:长强77. 小儿惊悸:身柱78. 身瘦:至阳79. 水谷不化:悬枢80. 舌急不语:哑门81.恍惚不乐:陶道第二秘1.感冒发烧:大椎放血,严重的,1-7节逐节放血,效更佳2.寒战:针后溪3.饮食无味:灸食关三壮(穴在建里旁1.5寸处)4.雷诺氏病:灸肾俞各一寸处5.手颤病:灸关元300壮6.口腔溃疡:地仓.慢性的针照海7.水臌:偏历8.喘息:肺经压痛点9.血淋:三阴交10.断奶:光明11.子宫肌瘤:灸痞根12.小儿疳积:针四缝13.小儿腹泄:针曲池14.串腰龙:龙眼放血15.各种疔疮:针身柱或天宗放血16.发际疮:大椎或委中放血17.唇风(卷疮):针合谷,用烧山火手法18.鹅掌风:针劳宫,痒甚加刺大陵19.雀斑:针合谷,用烧山为手法20.白癜风:灸侠白21.肛门搔痒:针公孙22.痔疮:灸十四椎下旁开一寸处,或刺龈交出血23.兰(阑)尾炎:针阑尾点(急性),或灸肘尖(慢性)24.痢疾:针曲池25.湿疹:针曲池26.瘰疬:针曲池透臂臑.或针肘尖27.乳腺炎:针足临泣28.乳胀:温灸鱼际29.鼻衄:针上星,或少商放血30.崩漏:针或灸隐白31.癔病:双内关同时进针32.癫痫:长强周围放血33.阳痿:大赫或环跳34.疟疾:针大椎,可放血,并可合并拨火罐35.痔漏:针阳溪36.肛裂:针孔最37.癜风:灸左右手中指节,宛宛中38.身体反折:肝俞39.目戴上:丝竹空40.过经不解:期门41.咳嗽饮水:太渊42.引两胁痛:肝俞43.引尻痛:鱼际44.呕脓:膻中45.呕逆:大陵46.呕哕:太渊47.喘呕欠伸:经渠48.数欠而喘:太渊49.胁下积气:期门50.小腹胀痛:气海51.胀而胃痛:膈俞52.腹寒不食:灸阴陵泉53.心痛食不化:中脘54.烦渴心热:曲泽55.心烦怔忡:鱼际56.烦闷:腕骨57.虚烦口干:肺俞58.懈惰:照海59.嗜卧不言:膈俞60.支满不食:肺俞61.振寒不食:冲阳62.胃热不食:下廉63.胃热:悬钟64.胃寒有痰:膈俞65.脾病溏泄:三阴交66.胆虚呃逆热上气:气海67.狂言不乐:大陵68.多言:百会69.目忘视:风府70.暴惊:下廉71.见鬼:阳溪72.魇梦:商丘73.痎疟:腰俞74.头痛:腕骨75.心烦:神门76.痿厥:丘墟77.暴泄:隐白78.洞泄:肾俞79.泄不止:神阙80肠风:灸尾闾骨尽处百壮.81.脱肛:灸百会,或尾闾七壮第三秘1. 转胞不溺淋涩:关元2. 风动如虫行:迎香3. 眉棱痛:肝俞4. 毛发焦脱:下廉5. 鼓颔:少商6. 咽外肿:液门7. 咽食不下:液门8. 喉痛:风府9. 目风赤烂:阳谷10. 倒睫:丝竹空11. 目眥急痛:三间12. 鼻有息肉:迎香或火针点刺息肉处长效佳13. 唇干有涎:下廉14. 舌干涎出:复溜15. 唇动如虫行:水沟16. 唇肿:迎香17. 舌黄:鱼际18. 齿寒:少海19. 齿痛:商阳20. 不能嚼物:角孙21. 腰背佝偻:风池、肺俞22. 背拘急:经渠23. 脊强浑身痛不能转侧:哑门24. 臂腕骨痛:阳谷25. 手腕动摇:曲泽26. 手腕无力:列缺27. 两腿如冰:阴市28. 鹤膝历节风肿:风市29. 腰痛不能久立:附阳30. 腿膝经酸重:附阳31. 四肢不举:附阳32. 腰痛不能举:灸仆参三壮33. 腰重痛:灸阴谷、委中、阳交三壮,吹火泄法34. 脚转筋:灸踝上一壮,外灸内,内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