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有效期判断及变质试剂使用、防护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但主要是因其性质和应用而变化的。
01化学试剂有效期判断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化学实验课程重要的消耗性物资,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
试剂的有效日期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生产日期来判断化学试剂的有效性,其实大谬不然。
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但主要是因其性质和应用而变化的。
因此化学试剂要在妥善保存之下,再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判断试剂是否出现变质、能否继续使用或是否可以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提纯使用。
1、化学试剂的分类化学试剂品种繁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试剂的化学组成或用途进行分类。
表1列出了常用化学试剂的分类。
2、化学试剂的性质对有效期的影响化学试剂都没有注明保质期,确定试剂是否变质主要是凭经验和做新旧试剂对比试验。
要了解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化学试剂的有效期随着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保存有效期就越长,保存条件也简单。
初步判断一个物质的稳定性,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无机化合物,只要妥善保管,包装完好无损,理论上可以无限期使用。
但是,那些容易氧化(如亚硫酸盐、苯酚、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应将其固体或晶体密封保存,不宜长期存放;其水溶液亚硫酸、氢硫酸溶液要密封存放;钾、钠、白磷更要采用液封形式)、容易潮解的物质,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挥发性较强,包装的密闭性要好,可以长时间保存(3~5 年)。
但容易氧化、受热分解、容易聚合、光敏性物质等,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有机高分子,尤其是油脂、多糖、蛋白、酶、多肽等生命材料,极易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变质腐败,故此,要冷藏(冻)保存,而且时间也较短。
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高纯物质,原则上要严格按照保存规定来保存,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避免受到化学环境的影响,而且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情况下,基准物质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GB/T 601-2002 中对标准溶液的有效期有明确的规定:在常温(15oC~25oC)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超过两个月要重新标定或检查之后再用。
培养基:按规定配制并消毒好培养基,冷至室温,保存在阴暗处(尽可能贮藏在冰箱内),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一个月内用完,具体见培养基制备操作规程。
除另有规定外、试液、缓冲液、指示剂(液)的有效期均为半年。
HPLC 用的流动相、纯化水有效期为15 天。
检验用的试剂、配制的试液必须贴好标签,配制的试液必须做好配制记录,其中培养基还必须做使用记录,标准滴定液领用后应做使用记录。
检验用试剂的有效期必须在贮存期内。
除另有规定外,液体试剂开启后一年内有效,固体试剂开启后三年内有效。
3、化学试剂的妥善保存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
但化学试剂的管理通常要求“妥善”保存,做到“八防”(防挥发、防潮、防变质、防毒害、防光、防震、防鼠害、防火)。
变质试剂是导致分析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遇到下列情况易出现试剂的变质:(1)、空气的影响。
空气中的氧易使还原性试剂氧化而破坏。
强碱性试剂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成碳酸盐,水分可以使某些试剂潮解、结块;纤维、灰尘能使某些试剂还原、变色等。
(2)、温度的影响。
试剂变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夏季高温会加快不稳定试剂的分解;冬季严寒则促使甲醛聚合而沉淀变质。
(3)、光的影响。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某些试剂的化学反应而使其变质(例如银盐、汞盐、溴和碘的钾、钠、铵盐和某些酚类试剂)。
(4)、杂质的影响。
不稳定试剂的纯净与否、对其变质情况的影响不容忽视。
例如纯净的溴化汞实际上不受光的影响,而含有微量溴化亚汞或有机物杂质的溴化汞遇光易变黑。
(5)、贮存期的影响。
不稳定试剂在长期贮存后可能发生歧化聚合,分解或沉淀等变化。
在贮存期和有效期内液体如发现有分层、浑浊、变色、发霉等异常现象,流动相用于样品检测时,样品的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固体如发现吸潮、变色等异常现象则应停止使用。
4、化学试剂的使用要求对有效期的影响4.1 化学试剂的标志与使用范围我国国家标准GB 15346?1994《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规定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化学试剂的等级及门类,见表2。
4.2 化学试剂的使用要求大多数化学品的稳定性还是比较好的,具体情况要由实际使用要求来判定。
如果分析数据作为一般了解,或者分析结果没有特定的准确要求,如一般教学实验,对化学试剂的质量级别就可以做一般要求。
但工厂化验数据为指导生产而用,化学试剂的质量指标绝对不能含糊。
而用于一般合成制备使用的化学试剂,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工业级别的化学试剂就可以满足。
但研究型和某些特种化学品的合成制备,有些情况下,对原料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严格把关。
对于储存期久的试剂可以用在要求不高的检测任务中,对可能变质的试剂可以与新购的试剂对比使用来判断是否变质了。
只要化学性质不变,没有引入杂质原则上都能用。
02化学试剂的变质与防护化学试剂在贮存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质,取决于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是试剂本身化学结构所决定的理化性质;外因则是试剂所处的环境条件。
要做到合理保管,一要了解试剂结构与性质间关系,二要创造适应试剂贮存的外部环境。
1 引发和促使化学试剂变质的原因环境主要是指贮存的温度、光照和介质。
介质一般是指空气和混有的杂质。
贮存室里除空气中含有的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以外,还往往含有存放的各种挥发性试剂扩散到空气中的蒸气,常见的有氯化氢、硝酸、硫化氢、二氧化硫、溴、碘、乙烯、甲醛等蒸气;另外还有飘混在空气中的尘埃,其中有无机物也有有机物及各种微生物。
化学试剂在一定的温度、光照、介质条件下会逐渐变化以致变质,该过程有物理变化,亦有化学变化。
前者使化学试剂产生损耗,后者则能使试剂完全变质失效。
引发和促使化学试剂发生变化的原因,大致可归纳如下。
a. 挥发挥发是挥发性试剂造成试剂损耗、浓度改变、规格下降的最常见的原因。
挥发性试剂的一般特点是: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
常见的无机试剂有:浓盐酸、浓硝酸、发烟硫酸等,有机试剂则有碳原子数较少的液态物质,如:甲醇、乙醇、石油醚、汽油等。
b. 升华具有升华性质的一类试剂一般是升华热较少的分子晶体。
实验室里一般有室温下升华的试剂(如碘萘等)和受热条件下升华的试剂(如硫与氯化汞)两种。
这类试剂的升华主要造成损耗和污染空气。
c. 潮解和稀释能发生潮解的化学试剂为数不多,它们大部分是易溶性化合物,一般阴离子半径远小于阳离子半径,也有阴阳离子半径相近而阳离子所带电荷较多。
此类试剂吸收水分在表面形成饱和溶液后,若产生的水蒸气气压小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潮解将继续进行,直至全部形成溶液。
如:氢氧化钠、碱石灰等,有机物中易潮的有醋酸钠、醋酸铵等。
稀释是指试剂溶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浓度下降变稀的现象。
发生原因与潮解一样,是外界水蒸气分压大于试剂的水蒸气分压所致。
易发生稀释现象的常见试剂有浓硫酸、正磷酸、乙二醇等。
d.风化风化的原因和潮解相反,是结晶水合物的水蒸气分压高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的缘故。
空气越干燥,风化速度越快。
实验室中常见的易风化剂有:Na2CO3·10H2O、Na2SO4·7H2O、CuSO4·5H2O、MgSO4·7H2O、ZnSO4·7H2O 等。
发生风化虽未波及试剂的化学性质,但使试剂外观改变,质量减少。
e. 浓缩和析晶浓缩和析晶产生的原因是在环境干燥的条件下,试剂溶液的水蒸气压高于外界空气中水蒸气压,造成溶液水分的蒸发而浓缩、析晶,各种固体溶质的试剂一般均有此类现象,特别是一些浓度较大的溶液,浓缩和析晶虽对瓶中试剂性质影响不大,但也会改变其浓度、规格和外观。
对某些溶点较低的有机物,在外界温度下降较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析晶现象,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冰醋酸。
f. 水解容易水解的盐类试剂大都具有共价键,凡是强酸和弱碱和弱酸和弱碱所生成的盐,遇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解。
实验室中一些金属元素的卤化物很容易水解,如:TiCl4、AlCl3、FeCl3、SnCl2, 等,它们是带电荷高、半径小的阳离子化合物或是非惰气型的阳离子化合物。
此类试剂可因易吸水水解而变质,易水解的有机物是含有酰基的化合物,如:酯、酰卤等物质。
g. 分解分解反应也是引发和促进试剂损耗和变质的原因。
试剂的分解速度通常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高分解速度加快,通常易分解的二元化合物其化学键键能较低。
键能越低,越易分解,例如:碘化合物就比溴化物更易分解。
有的分解反应还和试剂的含水量有关,如:硫酸氢铵,含水量越大,温度越高分解速度也越快。
而含氧酸盐,如:硝酸盐、高锰酸盐则要在受热时才发生分解。
h. 氧化和还原通常易被氧化的是标准电极电位低,具有还原性的试剂,它的名称中常常带有“低”或“亚”字。
还有部分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单质,过氧化物及某些有机试剂,常见的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亚硫酸、无水亚硫酸钠、钠、钾、钙、锌粉、还原铁粉、乙醛等。
还原性越强的试剂越易因氧化而变质。
使其氧化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氧和具有氧化性的杂质所为。
标准电极电位较高的试剂,在以固态形式存在时,通常在空气中比较稳定,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
但以溶液存在时就易和空气中的一些还原性杂质,如H2S,SO2等作用而变质,如:KMnO4,Na2S2SO4,K3Fe(CN)6等溶液。
i. 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些试剂的变质并非一定要引起元素价态的变化,即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也能使其失效。
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实例,如:生石灰因吸收水分变成熟石灰,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而失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固体也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带有杂质,若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则完全转化成碳酸盐;此外氧化镁、氧化钡、氢氧化钡也应防止它们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
J. 聚合和缩合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或叁键的有机物质容易发生聚合,如:甲醛溶液常会聚合生成白色的三聚甲醛,氰化钾试剂也易聚合。
有电荷高、半径小的中心离子形成的含氧酸盐溶液则能因缩合而析出多酸盐沉淀,如:钼酸铵溶液能缩合析出四钼酸铵沉淀,三聚甲醛经加热处理尚可重新释放出甲醛气体,但有些试剂,一旦发生聚合或缩合反应,往往是不可逆的,从而造成变质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