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1)06-000-01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供给,存在供给职责不明确,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城乡不公,缺乏完善的供给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财政资金供给机制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很大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农村的公共服务主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自己解决,因此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巨大差距,成为“三农”问题进一步解决的瓶颈。
如何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1)在供给主体方面。
目前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少量补助。
另外,政府对国家应承担农村公共服务的哪些项目,承担多大比例也没有明确的规
定,使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未能起到良好的主体作用。
(2)在供给数量和结构方面。
农村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占全国60﹪的农村人口仅拥有不到10﹪的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农村人均公共服务拥有量严重低于城市人均公共服务拥有量。
另外,在农村部分地区,关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等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而用于修建教堂等利用率低的公共服务资金却十分充足,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部分项目相对过剩并存的现象。
(3)在供给机制方面。
缺乏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监督机制和可靠的筹资机制,更缺乏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始终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提供,提供的内容、数量和结构都不完全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
(1)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这种模式将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人为的区分开,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农村则主要依靠地方力量“自给自足”,是城市和农村不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社会原因。
(2)决策机制的混乱。
一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的具体安排都由政府决定,带有强制性和主观性等特征,没有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显示农村的偏好和农民的需求。
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出现资源的挪用和浪费现象,降低了供给效率。
(3)财政资金的匮乏。
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自筹收入。
现行的分税制度造成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称,地方的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却要解决大量的地方事务,造成农村公共服务的留用资金很少。
而农民的自筹收入更是无能为力。
(4)政府单一供给的缺陷。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主要的安排者和监督者,对具体的职能定位不清、责任不明,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管理效率低下。
三、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完善对策
(1)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应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大农村医疗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医保制度,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合理降低医疗服务相对价格,减轻农民负担。
其次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乡村道路以及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外还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生活权益。
(2)完善决策管理机制。
首先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和“自下而上”的农民参与相结合的机制。
鼓励并保障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选择和配置,保证政府的决定真正反映农民的需求,切实符合农村的发展需要。
其次,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机制。
为保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透明和合法,政府应定期发布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全部真实数据,方便农民
及相关部门及时监督,并对相关问题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和审理。
(3)改革财税管理体制。
一要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保证中央和地方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责任的有效划分和履行。
二要尽快推进我国财税体系的改革,设法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保证地方政府足额供给农村公共服务。
三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缩小城乡差别。
(4)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政府应该将公共服务的提供职能与生产职能分离,鼓励个人、非盈利组织和私人组织等,加入到农村公共服务的主体中,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这样,既能增加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量,也能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供给内容。
参考文献:
[1]姜秀敏,孙洁.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李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形成机理探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2).
[3]张琴.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县乡财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