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美国培训心得体会

赴美国培训心得体会

赴美国培训心得体会【篇一:赴美参加国际化培训的体会与思考】赴美参加国际化培训的体会与思考按照部党委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厅党委指派,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17日,我有幸作为全国公安系统24位代表之一,在公安部政治部副主任、人事训练局局长李春生团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公安部第一期全国公安机关中青年领导干部国际化培训班,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格式飚克公司,重点就全球化挑战、系统思维与决策、危机管理与领导力、市场战略、人才管理、执法信息与情报共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及对策、美国现代警务机制等课题进行了研修培训,并赴有关警察机关、城市应急管理中心和警务培训机构进行了观摩考察和交流探讨。

本次培训是部党委针对全国公安机关中青年领导干部开展的首期国际化培训班,也是首次在全球著名的商学院对我国中高级警官进行系统的商学和警学培训。

本次培训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四高”:一是高站位的培训规划。

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亲自主持召开部党委会专题研究培训工作,亲自审定培训计划和课程方案,多次就培训工作作出指示。

二是高密度的课程教学。

商学由沃顿商学院按mba教学要求设计,警学由格式飚克公司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犯罪形势设计实施,科学安排课程体系,严格落实授课时间,精心设计现场演示。

三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承担商学培训的沃顿是现代mba的发源地和全球排名第一的商学院,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师资力量,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是精选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承担警务培训的是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资深特工和警察机关的优秀警官,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

四是高标准的教学管理。

培训班教学管理严格周密,由专门的学术总监、课程主任、课程经理、课程协调员层层分工负责、全程录像,严格教学评估打分。

这种全新的培训设计和教学模式,在现代商学理论与警务工作之间搭建了融会贯通的桥梁和平台,使我们既比较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现代警务机制,又对应用商学和经济管理理念分析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有了新的尝试,充分体现了部党委的战略眼光和开拓创新精神,也使我们对部党委和孟部长深入推进“三项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厅党委和曾厅长“强化五个理念、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回顾本次短暂而难忘的学习培训,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必须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审视我国的警务工作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3亿,人均年收入3.76万美元,有“民族熔炉”之称。

美国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均居世界首位,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已全面实现现代化,是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第一次近距离看美国,深切感受到了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高速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感受到了美国良好的城市治安和务实友好的民众关系;感受到了美国健全的法制、先进的警务和良好的警员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指挥员,在倍感压力和责任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审视我国的警务工作。

一要用经济管理理论思考研究现代警务工作。

本次培训2/3的时间安排了现代商学理论学习,使我们比较系统地接触了现代商学和经济管理中的系统思维理论、弱信号理论、利益相关方理论、信息共享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和人才培训理论,对运用前沿的工商管理学理论和方法思考研究现代警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现代企业和经济管理中的许多理念、方法和成果,都可以直接为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服务。

作为公安指挥员,必须自觉运用现代商学理论和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这一全新的视觉来思考研究现代警务工作,自觉运用现代商学理论及企业管理方法来分析解决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中的困难问题,不断丰富现代警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管理、科学决策能力。

二要着力提升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不稳定、不安定、不确定因素大量增多。

公安机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用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视角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判断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对国内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安工作的影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安工作,不断提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三要始终瞄准世界一流警务。

与美国相比,中国公安的警力、装备、经费并不明显落后,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和一些常规警用装备方面发展快的地方甚至还有比较优势。

我们的差距主要在警务机制、警员素质、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生物技术等方面。

为此,我们必须始终瞄准世界一流警务,以开放、立体、多维、动态的现代思维,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思危、思进、思变、思发展,充分借鉴世界先进警务经验,充分吸收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济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优势,弥补短板,争创世界一流警务工作。

二、必须用先进警务理念和警务模式来催生现实战斗力尽管此次短短20天的研修培训是走马观花,对美国警务理念和警务模式的了解还很肤浅,但美国警方的人文关怀、科技信息化水平和警务效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也尽管我国与美国警察的管理体制不同,但美国警方的一些警务理念和警务模式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和借鉴的。

一要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按人口比例计算,美国警力与人口的比例为万分之十七,中国为万分之十三,差距并不是很大。

如果就城市警察与市民的比例看,我国一些大中城市警察所占比率可能还高于美国。

美国警察虽未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但他们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非常到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民众都可以得到警察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

在管理、执法和服务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无不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性化设计。

相比之下,我国警察除了为民众提供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外,其他方面的服务还比较有限,很多工作还比较粗放,尤其是农村群众能够得到的服务相对较少。

为此,我们在警务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除了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外,还要想方设法进一步提高见警率,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更有效的服务,尤其要提升群众安全感,提升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二要高度重视科技强警。

美国警察十分重视科技强警,前沿、高端的科学技术很快就能全方位应用到警务工作中去,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尤其是信息化、生物技术等高端技术相当发达。

相比之下,我国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务效能。

对比世界先进警务,我们必须不断强化科技强警意识,以“三项建设”为契机,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警务工作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当前尤其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加快大情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核心战斗力。

三要进一步完善警务机制。

机动灵活、实战实用是美国警务机制的显著特点,美国的警种职能划分比较模糊,要求警员一警多能,凡是警察机关的职能警察都要认真履行。

培训考察期间,我们对美国警察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精干高效的办事效率、一丝不苟的程序意识留下了深刻影响。

相比之下,我国警察警种部门设置过多,分工过细,一些职能交叉重叠,职责不清,效率不高;民警的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和水平还有差距。

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研究和界定警种部门的设置划分及职责任务,总的原则是强化警察意识,淡化警种部门界限,实行一警多能,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警务机制,提高警务效率。

三、必须用实战和实用的要求来改进加强教育培训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职业培训的国家,美国警方也不例外,警员的业务技能、执法水平和体能素质比较高,执行任务、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

美国警察教育培训的显著特点是:理念先进、目标明确、体系健全、模式多样、方法灵活、实战实用、效果良好。

相比之下,我国警察的教育培训内容比较陈旧,模式比较单一,方法手段不够灵活,尤其是针对性、实用性不够强,培训效果不理想。

现实情况下,我国警察数量【篇二:赴美国spsu交换学习出国总结报告】赴美国spsu交换学习出国总结报告孟夏建学05a-2班 0510*******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如此难得的条件赴美国交换学习。

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如此不同于别人的如此美妙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哪怕只是短短四个月,转眼即逝。

从我知道学校有交换学生交流项目的那天开始,就期待着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去体验西方的生活环境和最成熟的教育体系。

在申报、等待、准备、学习等一系列紧张的准备过程结束之后,我的梦想得以实现了。

在08年的始端,我同和我揣怀着同样目标和希望的大家一起踏上了地球另一端的那片土地。

在飞机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之后,我终于来到了亚特兰大这个异国城市。

虽然它不及纽约的繁华,不如旧金山的恬静,却是个把城市与小镇风貌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地方。

来到了佐治亚南方州立理工大学,从春寒料峭到四月樱花,这几个月,spsu带给了我带异常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思想上的迅速成长蜕变,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

在学习上,首先美国的学制和中国的完全不同,美国是完全成熟的学分制度,修满了学分就可以毕业,不管你是大三还是大五。

中国虽然说的是学分制度但是其实还是以传统学期制度为基础,限制每学期的学分数,最后还是四年或五年制度。

在美国一学期只用修三到五门课就很充实了,每门课的次数和作业量都很大,需要有大量的课下时间去预习和复习。

课程相对研究的也更有难度、详细和深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脑动嘴相结合的模式,让你以自身经历为前提深刻的记住所学到的知识。

这不同于应试教育中泛泛的教学,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考过之后不仅没有掌握到应该有知识,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背过的东西也会逐渐得忘记了。

美国的考试形式也和中国的完全不同,在中国经常是只重视期末考试,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日学习,一到期末就加班加点的应付考试。

美国无论那时日常的出勤、平时的小作业期末论文演讲还是期中期末考试都是一样重要的。

不用一次考试的成败而定英雄,这种教学方式才是更人性化、更素质教育的。

在生活上,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

首先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平时享受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一定欠缺。

到了这边无论是生活起居、作息时间、洗衣做饭还是日常用品都不在有人监督你或为你设想妥当,一切全要靠自己打理。

对上过四年寄宿学校的我虽然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也经常会出现早上起不来床、该吃饭没有东西可吃的情况。

重要的是到了美国需要去适应他们的快速生活节奏和垃圾食品。

这对于我们漫长的二十年所形成的中国人营养均衡、低油少糖的饮食习惯是莫大的挑战。

一开始是抱着新鲜的态度去吃美国的食物,但是几周以后就已经无法适应每天炸薯条的日子了,于是我们经常试图自己做一些中国菜来吃,这也锻炼了我们的烹饪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