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经济区制度
九、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一、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中国是一个濒临海洋的国家,邻近中国大陆和岛屿的海域非常辽 阔,北至渤海北岸,南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海南端,纵跨44个纬度,直线长约4 500公里;西从北部湾,东至东海东界,横穿20多个经度,直线宽 度约2 000万公里;整个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公里。中国海 〖ZW(〗中国海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构成。总面 积472万余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黄海约38万 平方公里、东海约77万平方公里、南海约350万平方公里。面积为 4727万平方公里,具有非常丰富的专属经济区资源。 中国管辖的海域的确切面积,目前还没有确定。根据《海洋 法公约》,各国有权在200海里范围划定专属经济区,依此可归属 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但这种权利并非沿海国固 有的,需要沿海国以国内法形式宣告来实现。
四、专属经济区与毗连区的关系 域 。 同 的 两 个 区 度 制 它 律 为 的 法 因 济 区 区 连 因 不 在 , 上 是 分 经 毗 能 生 重 专 们 部 属 , 不 发 与 范 一 专 为 而 区 即 区 的 于 处 毗 度 约 》 是 认 然 济 , 此 , 叠 经 内 济 全 , 宽 公 属 之 经 完 看 围 属 将 来 区 法 专 区 定 连 洋 连 规 毗 的 于 海 关 《 从
五、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三、管辖权的行使 管辖权的行使是指沿海国以什么手段或 方式保证其所享有的权利和管辖能够得 以实施。 (一)监督 (二)登临、检查、搜查和逮捕 (三)司法程序
六、专属经济区内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一,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一)其他权利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管辖权外,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 内享有的重要权利是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辖海床和底土及其上 覆水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主权权利。 1对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 2对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 (二)义务 依照《海洋法公约》第56条的规定,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 行使其专属权利时,要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同时也要顾及国际 法和其他有关国家在经济区内的利益,并应以公约规定的方式行 事。
专属经济区制度
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
海洋法公约》 《海洋法公约》第55 条规定: 条规定:“专属经济 区是领海以外并邻接 领海的一个区域, 领海的一个区域,受 本部分规定的特定法 律制度的限制, 律制度的限制,在这 个制度下, 个制度下,沿海国的 权利和管辖权以及其 他国家的权利和自由 均受本公约有关规定 的支配。 的支配。” 《海洋法公约》第57条 海洋法公约》 条 又规定: 又规定:“专属经济 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 基线量起,不应超过 基线量起, 200海里。” 海里。 海里
专属经济区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维护和利用
《海洋法公约》第60条规定,为了勘探、开发、养护和 管理专属经济区的自然资源,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 应有专属权利建造并授权和管理建造、操作和使用人 工岛屿、设施和结构。 “沿海国对这种人工岛屿、设 施和结构应有专属管辖权,包括有关海关、财政、卫 生、安全和移民的法律和规章方面的管辖权。”已被 放弃或不再使用的任何设施或结构,“应予以撤除, 以确保航行安全”,并应“适当地考虑到捕鱼、海洋 环境的保护和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沿海国可 于必要时在这种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周围设置合 理的安全地带”
九、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二、我国关于专属经济区的基本立场
我国一贯支持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张。 关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划界,我国 代表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多次明确地阐述:相邻和 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应由各方根据公平原 则,考虑到各种因素和情况,通过平等协商加以确定。 我国对确立专属经济区制度、制定专属经济区立 法一直持积极态度 。1998年6月26日,我国公布了《专 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专属经济 区制度。
九、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二、中国关于专属经济区的基本立场
我国一贯支持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主张。 关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划界,我国 代表在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多次明确地阐述:相邻和 相向国家间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应由各方根据公平原 则,考虑到各种因素和情况,通过平等协商加以确定。 我国对确立专属经济区制度、制定专属经济区立 法一直持积极态度 。1998年6月26日,我国公布了《专 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的专属经济 区制度。
八、设立专属经济区的意义
在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内,却有占全球 商业捕捞90%左右的鱼类,有世界已知储 量87%的原油,还有10%左右的多金属矿 球。另外,大部分海洋科研要在这200海 里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几乎全部主要 世界性航道都要通过专属经济区。该区 域内的活动如此广泛而重要,显而易见 《海洋法公约》中关于专属经济区法律 制度的规定就异常重要了。
五、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一、管辖权的性质
在国际法上,管辖权是由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一项国家基本权利, 即一个主权国家对其领土的一切人和物都可以行使管辖权——属 地优越权;对在国内和国外的本国人都可以行使管辖权——属人 优越权。专属经济区从概念上看是毗连区与大陆架的产物,从实 践上看是解决海洋自由和海洋闭锁冲突的一种途径。 专属经济区概念所涉及的主要是200海里水域以及大陆架上 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 所以,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管辖权的性质,不同于领海、毗 连区、大陆架以及公海等海域,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一致 沿海国主要为了经济性的目的而行使管辖权,这种经济性的 管辖权是专属性的,而其他方面的管辖权则视其特定法律地位和 具体情况而定。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200海里内是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在 海里内是 一个重叠区域, 一个重叠区域,都是国家的管辖范 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 围,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 二者又有区别,不可相互取代: 二者又有区别,不可相互取代: (1)二者概念的形成过程不同。 )二者概念的形成过程不同。 (2)二者划分的法律依据不同。 )二者划分的法律依据不同。 (3)国家在二者内的权利不同。 )国家在二者内的权利不同。 (4)二者的范围不同。 )二者的范围不同。
六、专属经济区内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二、内陆国和地理不利国家的权利
条和第70条规定 《海洋法公约》第69条和第 条规定,内陆国和地理不 海洋法公约》 条和第 条规定, 利国家“应有权在公平的基础上, 利国家“应有权在公平的基础上,参与开发同一分区 域或区域的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生物资源的适当剩余 部分, 部分,同时考虑到所有有关国家的相关经济和地理情 不过, 况”。不过,“这种参与的条款和方式应由有关国家 通过双边、分区域或区域协定加以制订” 通过双边、分区域或区域协定加以制订”,并考虑到 避免对沿海国的渔民社区或渔业造成不利影响的需要、 避免对沿海国的渔民社区或渔业造成不利影响的需要、 内陆国和地理不利国家参与开发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 生物资源的程度以及有关各国人民的营养需要。 生物资源的程度以及有关各国人民的营养需要。
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三、我国建立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必要性
(一)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是发展海洋事业、 利用海洋资源的需要 。 (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是顺应国际 形势发展的需要 。 (三)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是调整与邻 国交往规范的需要 。 (四)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是维护国家 海洋权的需要 。
五、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权
二、管辖权的内容
(一)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 建造和使用的专属管辖权 (二)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的专属管辖权 (三)海洋科学研究的专属管辖权 (三)海洋科学研究的专属管辖权 (四)行政管辖权 (五)民事管辖权 (五)民事管辖权 (六)刑事管辖权 (七)国际法赋予的其他管辖权
《海洋法公约》的上述规定表明了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和 海洋法公约》 特征: 特征:
(1)专属经济区是在沿海国领海以外,但与领 海紧密相连的一个区域; (2)该区域的范围从测算领海的基线量起为200 海里; (3)在专属经济区内实行一种特殊的法律制度, 以沿海国的权利和管辖权为主要内容,也有其 他国家的主权权利和自由,均受公约的限制与 支配。
六、专属经济区内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三、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海洋法公约》第58条的规定, 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 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在该公约有关 规定的限制下,均享有航行和飞越 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 由,以及诸如船舶和飞机的操作及 海底电缆和管道的使用等与这些自 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
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关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关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在第 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争论颇为 激烈。大致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激烈。大致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领海论” (一)“领海论” 公海论” (二)“公海论” 专属管辖区论” (三)“专属管辖区论”
三、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关系
七、专属经济区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利 用
由于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归沿海国所有, 养护、利用该区域内的生物资源属沿海国主权 权利范围以内的事项,因此它对采取任何措施 养护和利用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具有决定性 的权利。 《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内生物 资源的养护和利用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一)生物资源的养护 (二)生物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