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2018年06月04日
6月4日,恒生指数50年来首次将一只生物医药股放入其成分股篮子。

这一恒指“新贵”,就是石药集团。

或许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这家总部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医药企业很陌生,但其股价走势却令人眼前一亮:2013年至今,公司股价稳步上行,累计上涨14.8倍,远远跑赢香港市场的“股王”腾讯!
其实,石药集团是和恒瑞医药、复星医药齐名的中国制药界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产品遍布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抗生素、维生素C和中成药等多个领域,旗下拥有多个年销售额超10亿的产品,其中治疗中风的专利药恩必普2017年的销售额接近36亿港元。

石药集团为何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恒生指数的“新贵”?是什么支撑其股价5年涨了近15倍?晋身为蓝筹股后,石药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前往石药集团位于石家庄的生产及研发总部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包括石药集团董事会主席蔡东晨在内的公司管理层进行了采访。

凭借什么入选恒指成分股
凭借什么入选恒指成分股
2012年以来,恒生指数成分股稳定在50只。

被称为蓝筹股的恒指成分股,往往是基本面稳健、市值庞大、成交活跃、市场认可的代名词。

如果仅按市值来筛选,石药在港股主板排名第61位,可能入选不了恒指,但业绩优良、分红优厚、走势稳健、市场形象良好,让它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来自内地的医药股,石药集团1994年登陆港股市场。

2012年,从原料药生产商成功转型成创新型企业后,公司开始进入稳步上升的快车道。

翻看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公司净利润达27.71亿港元,近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3.28%。

券商、投行普遍对石药集团未来三到五年盈利保持20%到30%的增长率表示乐观。

国泰君安国际认为,石药集团现有产品符合临床需求且增长潜力清晰,还有多个年销售额10亿级的产品将在2018年至2020年上市。

此外,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预计将会通过并购或合作补充公司的产线,促进协同效应产生。

石药近期公布的2018年一季报呈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一季度,石药集团营收53.9亿港元,同比增长55.2%;净利润9.1亿港元,同比增长42.6%,毛利率进一步增至64.3%,远超管理层给出的指引及市场预期。

除了业绩优良,石药也非常注重回馈投资者。

查阅石药集团的分红记录可以看到,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公司保持每年稳定派息。

“石药1994年上市以来,基本上每
年都分红,而且分红比例保持在30%左右。

”石药集团副总裁孙聚民表示,上市20多年来,石药一直只做自己的主业,专注做药,从原料药制造到创新药的转型,一步步都很扎实,
不会做一些跟主业不相关的资本运作,这也是恒指将石药纳入成分股的重要原因。

企业发展要靠创新驱动
企业发展要靠创新驱动
对于入选恒指,石药集团董事会主席蔡东晨却笑言“没有太大的感觉”。

他表示,当
前最重要的事是“新药布局、研发管线”。

我们前往石药调研时,恰逢石药集团管理层刚从深圳调研回来。

“公司组织管理层专
门去腾讯、华为调研。

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企业要发展,还是要靠创新驱动。

”石药集团
副总裁张赫明称。

纵观石药集团发展史,创新贯穿着石药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始终,也是蔡东晨率领
石药创出一个个业绩高峰的动力源泉。

“企业想要保持高增长,成为行业龙头,就必须具
备极强的创新能力。

”蔡东晨说。

2005年,石药集团推出了治疗中风的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丁苯酞),自此进入创新药生产的新时代。

此后,治疗认知障碍的欧来宁、治疗高血压的玄宁等一系列的创新药,
以及多美素、津优力、艾利能、诺利宁等抗肿瘤药品陆续研发成功。

到2017年,其创新
药销售收入达65.82亿港元,成为石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成为石药所有产品线里增速
最快的一个板块。

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可能需要8到12年。

蔡东晨指出,石药的转型实际上是从
1999年便开始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是石药集团转型的成果。

1999年,石药集团斥资5000万元人民币,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取得了国家一类新药恩
必普(丁苯酞)的专利。

2005年,恩必普终于获批上市,并于201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
阶段。

去年,恩必普(胶囊及注射)的销售额已高达约36亿港元。

“2017年,恩必普软胶囊和注射液两个剂型都被纳入新的医保目录,多了注射剂的进入,相信恩必普的市场扩容会进一步提速。

预计2018年恩必普的销售额会进一步增长至
50亿港元。

”孙聚民说。

石药集团在今年初曾设下目标,创新药的销售额争取过百亿,较去年65.8亿港元增
长52%。

在最新公布的一季报中,创新药收入为23.6亿港元,同比增长66%。

蔡东晨预计:“今年创新药的销售额可能不止100亿港元。


石药在仿制药领域也同样值得期待。

首仿新药白蛋白紫杉醇在今年2月获批上市后获
得热捧,今年预计实现销售额2亿至3亿港元,2019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港元。

今年
已经有2个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下半年预期还有5个至7个品种获批,都将对石药的
仿制药销售额快速增长形成支撑。

石药的创新步伐不会仅限于此。

据石药集团副总裁姚兵介绍,石药目前在研新药项目
约200个,含70个新分子,其中包括40余个大分子和细胞治疗药物、30余个小分子,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精神、神经等领域。

发力抗肿瘤药和生物医药
发力抗肿瘤药和生物医药
“公司未来会有持续不断的新产品注入,特别是在抗肿瘤领域,目前有接近50个新
药在研发中。

”孙聚民透露。

“抗肿瘤药是我们长期布局的专业领域,是集团增长最快的业务,去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增长逾七成,今年的目标是比去年再翻一番,争取明年再翻倍。

”蔡东晨预计,在
三五年后,石药有望成为中国“癌药一哥”。

孙聚民则预计,抗肿瘤板块在未来三年左右销售额能够达到50亿港元以上,和以恩
必普为主的心血管药物一起,成为石药的两个拳头板块。

生物医药也是石药集团加速布局的领域。

姚兵介绍,在研的约200个新药里,有40
余个大分子和细胞治疗药物,即生物制药。

此外,石药在美国建立了4个生物实验室,也
在石家庄建立了生物研发中心。

今年1月份,石药收购了武汉友芝友39.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武汉友芝友为
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创新生物药物,致力于研究抗癌双特异性抗体,其中一
个双特异性抗体已获得临床批准。

“我们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并购标的,生物制药板块是重
点方向。

”孙聚民说。

据悉,石药集团专门用于大分子生物制品研究的新研发大楼,已经在修建中。

做世界级的民族医药品牌
做世界级的民族医药品牌
“20年前,我的梦想是‘让外国人的血管里流着中国制造的药品’。

今天看来,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石药的下一个梦想是拿出更多有前瞻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

”蔡东
晨表示。

据张赫明介绍,2017年,石药集团的出口交货值已经达到6亿美元,其中成品药约占了一半,在2017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企业中排名第一。

通过FDA认证以及ANDA品种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医药企业的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截至2018年1月,石药已经有14个药品取得ANDA注册批准,另有5个ANDA品种预计在2018年及2019年获批。

早在1999年,就把“做好药,为中国”定为企业理念的石药集团,一直有一个做世
界级民族医药品牌的梦想。

“要作出全球认可的创新药,石药创新能力必须达到国际水平,而这需要高端人才。

”孙聚民说,“相比入选恒指后会有更多国际资本关注石药集团,我
们更看重石药作为入选恒生指数的唯一一家医药股,在国际市场上美誉度的提升,因为这会让我们在吸引医药高科技人才方面更有竞争力。


石药集团副总裁、研发事业部总裁姚兵表示,未来公司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2018年,石药集团的研发投入估计达到15亿元,未来的研发投入将保持在成品药营收10%的水平。


据了解,石药集团现在有三级研发体系,研发人员有1500人,其中博士、硕士及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占了一半,目前正在进一步“招兵买马”,吸引高端人才。

除了在美国得克萨斯、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加州的4个独立实验室,石药集团目前还有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手性药物中心,都设在河北石家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