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上)第一章成本价格与利润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要素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
这不仅能够讲明日常的竞争现象,例如某些低价出售的情形,某些产业部门的商品价格异常低廉的现象等等。
我们下面将会看到,政治经济学迄今没有理解的关于资本主义竞争的差不多规律,即调节一般利润率和由它决定的所谓生产价格的规律,也是建立在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价格之间的这种差不之上的,建立在由此引起的商品低于价值出售也能获得利润如此一种可能性之上的。
第二章利润率资本家究竟是为了从可变资本取得利润才预付不变资本,依旧为了使不变资本增殖才预付可变资本;他究竟是为了使机器和原料有更大的价值才把货币用在工资上,依旧为了对劳动进行剥削才把货币预付在机器和原料上;不管人们如何样看,对资本家来讲,差不多上无关紧要的。
尽管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制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制造出剩余价值。
因为资本家只有预付不变资本才能对劳动进行剥削,因为他只有预付可变资本才能使不变资本增殖,因此在他的心目中,这两种资本就完全混同在一起了。
而且,因为他实际获利的程度不是决定于利润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而是决定于利润和总资本的比率,即不是决定于剩余价值率,而是决定于利润率,因此情形就更是如此。
我们将会看到,利润率能够不变,然而它能够表示不同的剩余价值率。
商品包含的价值,等于制造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刻,那个劳动的总和则由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构成。
而对资本家来讲,商品成本只由他所支付的物化在商品中的那部分劳动构成。
商品包含的剩余劳动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什么东西,尽管它同有酬劳动一样,需要工人付出劳动,同时它同有酬劳动一样制造价值,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加入商品。
资本家的利润是如此来的:他能够出售他没有支付分文的某种东西。
剩余价值或利润,恰恰确实是商品价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或者讲,确实是商品包含的劳动总额超过它包含的有酬劳动额的余额。
因此,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
因此,那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那个比率能够用分数m/C来表示,其中C表示总资本。
如此,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不同的利润率m/C=m/(c+v)。
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
这是同一个量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计算的标准不同,它们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
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
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讲也是动身点。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讲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
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
至于单个资本家,那末专门清晰,他唯一关怀的,是剩余价值即他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所得到的价值余额和生产商品时所预付的总资本的比率。
而对那个余额和资本的各个专门组成部分的特定关系以及那个余额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不仅不关怀,而且掩盖那个特定关系和这种内在联系,正是他的利益所在。
尽管商品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它只是在流通过程中才得到实现。
由于那个余额在现实中、在竞争中、在现实市场上是否实现,实现到什么强度,都要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那个余额更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仿佛它来自流通过程。
在那个地点没有必要讲明,假如一个商品高于或低于它的价值出售,那只是发生剩余价值的另一种分配;这种不同的分配,即在不同个人之间分割剩余价值的比率的变更,既丝毫可不能改变。
剩余价值的大小,也丝毫可不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性质。
在实际流通过程中,不仅发生着我们在第二卷差不多考察过的各种转化,而且这些转化还同现实的竞争,同商品高于或低于它的价值的买和卖结合在一起,以致对单个资本家来讲,由他本人实现的剩余价值,既取决于对劳动的直接剥削,也取决于互相诈骗的行为。
由于资本的一切部分都同样表现为超额价值(利润)的源泉,资本关系也就奇妙化了。
只是,剩余价值借助利润率而转化为利润形式的方式,只是生产过程中差不多发生的主体和客体的颠倒的进一步进展。
我们差不多在生产过程中看到,劳动的全部主观生产力如何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一方面,价值,即支配着活劳动的过去劳动,人格化为资本家;另一方面,工人反而仅仅表现为物质劳动力,表现为商品。
从这种颠倒的关系动身,甚至在简单的生产关系内,也必定会产生出相应的颠倒的观念,即歪曲的意识,这种意识由于真正流通过程的各种转化和变形而进一步进展了。
我们研究李嘉图学派就会明白,把利润率的规律直接表现为剩余价值率的规律,或者相反,完全是一种荒谬的尝试。
在资本家的头脑中,这两个规律因此是没有区不的。
在m/C那个表现中,剩余价值是按照为生产它而预付的总资本的价值计算的,总资本在那个生产中一部分完全被消费掉,一部分只是被使用了。
实际上,m/C那个比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这确实是讲,按照剩余价值的概念上的、内在的联系和性质来讲,那个比率表示可变资本的变动量和全部预付资本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不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间,从而在总资本价值(=c+v)和剩余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必定的关系。
假如剩余价值率已知,剩余价值量也已知,那末利润率所表示的,就只是它实际所指的东西,即剩余价值的另一种计算法,也确实是用总资本的价值计算,而不是用和劳动相交换的、直接产生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计算。
但在现实中(也确实是在现象世界中),情况正好相反。
剩余价值是已知的,然而是作为商品出售价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已知的;那个余额的来源依旧是奇妙的:是来自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剥削,是来自流通过程中买者所受的欺诈,依旧同时来自这二者?其次,已知的,还有那个余额和总资本价值的比率即利润率。
用全部预付资本价值来计算出售价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是专门重要、专门自然的,因为总资本增殖的比率,或者讲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实际确实是如此找到的。
假如从那个利润率动身,那末就全然不可能推论出那个余额和在工资上支出的资本部分之间的任何专门关系。
利润率本身所表明的,不如讲是那个余额对同样大小的各个资本部分的同样的关系。
从这一观点动身,资本就全然没有显示出任何内在的区不,只有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的区不显示出来。
而那个区不因此能够显示出来,也只是因为余额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第一,作为一个简单的量即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来计算。
在余额的这第一个形式上,全部流淌资本会加入成本价格,而固定资本中却只有损耗会加入成本价格。
第二,作为那个价值余额和预付资本总价值的比率来计算。
在那个地点,全部固定资本的价值和流淌资本的价值一样加入计算。
流淌资本在这两个场合都以同一方式加入计算;而固定资本在前一个场合,以一种和流淌资本不同的方式加入计算,在后一个场合,却以相同的方式加入计算。
因此,流淌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区不在那个地点就不能不认为是唯一的区不了。
因此,当那个余额从利润率中,用黑格尔的语言来讲,再反映自身时,或者换句话讲,当那个余额通过利润率进一步表示出自己的特征时,它就表现为资本在每年或在一定流通期间内所制造的、超过资本本身价值的一个余额。
因此,尽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不同,而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同时数量上也相等,然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在那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
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
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剩余价值从利润中脱壳而出。
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也确实是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时,剩余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个通过它对总资本的关系获得进一步规定的余额——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制造的新价值相区不。
在这一篇中,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是不同的;相反地,利润和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同一个数量,只是形式不同。
在下一篇我们会看到,外表化的过程将进一步进展,同时利润在数量上也将表现为一个和剩余价值不同的量。
第四章周转对利润率的阻碍缩短生产时刻的要紧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确实是人们通常所讲的工业进步。
假如这可不能同时由于添置昂贵的机器等等而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从而不引起按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的降低,那末利润率就必定会提高。
全世界商业的周转时刻,都差不多按相同的程度缩短,参加世界商业的资本的活动能力,差不多增加到两倍或三倍多。
不用讲,这可不能不对利润率发生阻碍。
要把总资本的周转对利润率的阻碍纯粹地表示出来,我们就必须假定,互相比较的两个资本的其他一切条件是相等的。
因此,除了要假定剩余价值率和工作日相等,还特不要假定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
在资本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相等,工作日相等的时候,两个资本的利润率和它们的周转时刻成反比。
假如在互相比较的两种情况中,资本构成不相等,或剩余价值率不相等,或工作日不相等,或工资不相等,那因此会造成利润率的进一步的差不,周转时刻的缩短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直接阻碍,在于使可变资本部分由此提高效率。
不言而喻,利润率的公式p'=m'v/C=m'v/(c+v),只有在分子中的v和分母中的v是同一个东西的时候,才是正确的。
在分母中,v是总资本中平均作为可变资本用于工资的整个部分。
在分子中,v首先只是由下面的事实规定的:它曾经生产并占有一定量的剩余价值m;而剩余价值和v的比率m/v,确实是剩余价值率m'。
只是通过如此的途径,p'=m/(c+v)那个方程式才转化为另一个方程式p'=m'v/(c+v)。
现在,分子中的v要进一步加以规定:它必须和分母中的v,也确实是和资本C中的整个可变部分相等。
要使年利润率的公式完全正确,我们必须用年剩余价值率代替简单的剩余价值率,即用M'或m'n代替m'。
换句话讲,我们必须让剩余价值率m'——或者让C中所含的可变资本部分v——乘以那个可变资本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n,由此就得到p'=m'nv/C。
这确实是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不在前一篇中差不多指出,在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时,利润率会随着不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变化以及资本周转时刻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自然能够得出结论讲,假如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的周转时刻不同,或者这些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比率不同,那末,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就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