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自己写的蓬莱游记

我自己写的蓬莱游记

游 蓬 莱
黄水潮
早就听说过蓬莱仙境和八仙过海的传说,也看见过云遮
雾罩若隐若现的蓬莱风光照片,蓬莱令人神往,常盼着到蓬
莱一游。
今年仲夏,到烟台疗养。烟台是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
海滨城市。这里不像北京那样吵杂、纷乱,也不像北京人挤
人、车挤车、楼挤楼,在北京听的是噪音,吸的是汽车尾气。
烟筒像个大公园,海滩干干净净,草木郁郁葱葱,海水清澈
碧蓝。在各地环境污染使人们苦不堪言的时候,有这一片净
土实是难能可贵。烟台之美,自不消说。心中惦记着到蓬莱
一游。按当地人的指点我们一行四人(老伴、女儿和外孙女)
早晨七点到烟台汽车总站乘空调大巴,约一个半小时到达蓬
莱,下车后不用找导游,随着熙熙攘攘的游人,穿过一个大
城门,就到了古船博物馆大门口。其大门是一座木结构的牌
楼古色古香,门楣上有鎏金草书“神游”二字。为了先去蓬
莱阁,在古船博物馆门口照了几张照片,就继续前行。过了
一座大桥(可惜桥下入海口河水散发出阵阵臭味),拾级而
上,就到了景区大门口,现役军人可免费进入,可我没带军
官证,只好花100元买门票。大门是一座四根石柱支撑的砖
木结构,内侧两根石柱的楹联是“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
峻丹崖山”,横批是“人间蓬莱”。
蓬莱景区位于黄海与渤海的分界处的滨海山丘上,因山
崖岩石为红棕色,故名曰“丹崖山”。丹崖山北面临海,山
崖陡峭。陆地一边是坡度较缓的山坡。数个宫殿、寺庙沿山
坡而建,建筑物不大,名气却都不小,各院落松柏繁茂,红
墙金瓦。我家几人爱好不一,审美观不同,故蜻蜓点水,一
看而过。主要目标还是上蓬莱阁。
蓬莱阁与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
雀楼)齐名。来到蓬莱阁门楣上的黑色匾额首先吸引了我,
上有清代大书法家铁保所书“蓬莱阁”三个大字,字为阴刻,
涂为绿色。廊柱上有黑底鎏金行书楹联“常称香港通海客;
且指蓬莱会神仙”。蓬莱阁高十五米,两层木结构,重檐八
角,阁北面临大海。登上二层阁廊,举目远望,东北方碧波
连天,海鸥翻飞,海雾缭绕,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阁
南顺丹崖山南坡修建三清殿、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吕
祖殿……,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浑然一体。
阁內古代文人骚客题诗留字颇丰,其中多为精品。可惜
时间不足,又加上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无法定下心来
参研欣赏,实为憾事。阁內三面墙壁上彩绘八仙的大型壁画,
人物约有上百个,神态各异,笔笔传神。传说八仙过海即在
蓬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蓬莱
阁之所以名闻天下,多是因为八仙的缘故。
大约五十多年前,我看过小说“四游记”,东游、西游、
南游、北游,其中的《东游记》是八仙的传说。“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就发生在蓬莱。还记得八位神仙是:铁拐李、汉
钟离、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
蓬莱阁的二层有八仙的塑像,可能是蜡像,人物形象鲜活逼
真或坐或卧,和善慈祥,栩栩如生。
转到阁楼临海的一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我看到苏东
坡提的“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皆神仙”,思绪良多,
其实八仙中就有几人是忠臣孝子。向东走几步,即到苏公祠,
苏公祠很小,不到两间房子大,门口有赵朴初老先生的行书
“真临仙阁凌虚地,来读苏公海市诗”,笔锋遒劲飘逸,苍
劲有力。苏赵两幅楹联,乃属旷古精品。
临高鸟瞰,赤崖山东南麓是当年戚继光的水兵演兵场,
建筑恢宏,固若金汤。有三门古炮雄踞岸上,傲视黄海。联
想我中华泱泱大国,数百年被列强欺辱,洋人船坚炮利多从
海路攻我;中华大而不强,屡屡败北,丧权辱国,可悲可叹!
眼观数不清的游客、政客、官员、大款,有几人能记得历史
教训?再有战事能否将敌寇歼灭在外海,一雪前耻,扬眉吐
气,重振国威!
当日天气不凉快,但也不很热。出了蓬莱阁景区后,女
儿和外孙女去看海洋水族世界,我和老伴到海滨休息。下午
四点半,乘公交返回烟台。这次蓬莱之游,时间不长,游了
仙境,不虚此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