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
进行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是一项系统、复杂、严谨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煤的自燃倾向性的测定工作进行规范和细化,因此编制了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的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将介绍测定工作的仪器、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整理分析等内容,以供测定人员学习和参考。
使测定人员对测定工作有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顺利地完成测定工作。
2009年8月8日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目的 (1)
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1)
4.1 仪器设备及用具 (1)
4.2 煤样的制备与管理 (1)
4.3 测定步骤 (2)
5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及分类指标 (2)
5.1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 (2)
5.2 煤自燃倾向性分类指标 (2)
附录: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4)
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分类指标及分类等级。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GB/T 20104-2006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T 217-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 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 482-2008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3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目的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所有煤矿都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作出鉴定。
4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
4.1 仪器设备及用具
煤自燃性测定仪、精度0.0001g的分析天平、煤样粉碎机、标准分样筛(孔径0.10、0.15mm各一个),专用样品管、氮气及氧气钢瓶。
4.2 煤样的制备与管理
(1)煤样水分影响进一步粉碎时,自然干燥后将全部煤样破碎至10mm以下,用堆锥四分法缩分至100~150 g,用于制备分析用煤样,其余煤样按原包装密封后封存作为存查煤样。
(2)煤样粉碎时,必须使100~150g分析用煤样全部粉碎至0.15m m以下,并要求0.10mm~0. 15mm的粒度应占70%以上。
(3)粉碎后的煤样在广口瓶内密封保存,并在30d内完成各项测定。
(4)送检煤样及分析煤样在分析报告发出后保存6个月。
4.3 测定步骤
1. 测仪器常数的测定:
⑴测每路样品管常数(以1路测定为例):首先开1路,关2、3、4路开关阀,并把六通阀切换至“脱附”状态,用相关仪器测定载气流速(30±
0.5ml/min)以及氧气流速(20±0.5ml/min)。
之后把六通阀切换至“吸附”状态,并用秒表计时5min,之后关1路,开2路,六通阀由“吸附”状态切换至“脱附”状态等待1min后关2路,开1路同时启动工作站,待出峰结束后记下峰面积。
⑵由所得样品管体积、相应的峰面积、载气流速、柱箱温度及测定时的大气压带入工作站的计算模式,求出仪器常数。
2.煤吸氧量的测定:
⑴测每路样品管吸氧量(以1路测定为例):首先开1路,关2、3、4路开关阀,并把六通阀切换至“脱附”状态,测定载气流速和氧气流速。
⑵把六通阀切换至“吸附”状态,并用秒表计时20min,再将六通阀切换至“脱附”状态,同时启动工作站,出峰结束后记下实管峰面积。
⑶把六通阀切换至“吸附”状态,取下样品管,倒出煤粉后装会原位,六通阀切换至“脱附”状态,测此时的载气流速以及氧气流速,之后把六通阀切换至“吸附”状态,并用秒表计时5min,,六通阀切换至“脱附”状态,同时启动工作站,出峰结束后记下空管峰面积。
⑷把实验数据带入A5000工作站中的处理模式中,求出煤的吸氧量。
5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及分类指标
5.1 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
根据GB/T20104-2006《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的相关规定,煤自燃倾向性分类指标以每克干煤在常温、常压下的吸氧量作为分类的主指标,根据吸氧量的不同把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划分为3类,即Ⅰ类容易自燃,Ⅱ类自燃和Ⅲ类不易自燃。
5.2 煤自燃倾向性分类指标
见表1和表2所示。
表1 V daf>18%时煤自燃倾向性分类
自燃倾向性等级自燃倾向性V daf>18%的煤的吸氧量/cm3/g
Ⅰ类容易自燃V d>0.70
Ⅱ类自燃0.40<V d ≤0.70
Ⅲ类不易自燃V d ≤0.40
表2 V daf≤18%时煤自燃倾向性分类
自燃倾向性等级自燃倾向性V daf≤18%煤的吸氧量/cm3/g 全硫S Q /%
Ⅰ类容易自燃V d≥1.00
S Q≥2.0Ⅱ类自燃V d<1.0
Ⅲ类不易自燃S Q<2.0 煤吸氧量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临界差如表3的规定。
表3 煤吸氧量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临界差重复性V d(cm3/g)再现性临界差V d(cm3/g)
0.050.10
附录
附录:煤自燃倾向性测定原始记录表
煤自燃倾向性测定原始记录表
测定方法: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测定仪器:煤自燃倾向性测定仪
执行标准: GB/T 20104-2006仪器编号:
项目编号委托单位名称采样日期
煤样编号煤层和采样地点测定日期
试样组号氧气流速(cm3/min)载气流速(cm3/min)煤样质量(g)煤测吸氧量(cm3/g)备注1
2
3
测定人:校核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