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税法》期终考试复习卷
考题形式:填空、判断并改错、单选、多选、计算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并改正)
(√)1、税收是一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一个前提。
(√)3、税法上的起征点是指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数额的不征税。
(√)4、税收的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证。
(×)5、纳税人即负税人。(扣缴义务人)
(×)6、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应当分别核算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可按算术平均税率计征消费税。(从高适用税率)
(√)7、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
(√)8、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9、劳务报酬收入一次性超过20000元的应加成征税。
(√)10、增值税专用发票仅限于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 P65
(√)11、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和非企业性单位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P30
(√)12、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
(√)13、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14、将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5、对于国债利息收入一律免征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P243
( )16、企业把自己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以福利或奖励等形式发放给本厂职工,由于没 2 有实现对外销售,因此应计入销售额,必须缴纳消费税。
( )17、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均应视同销售,在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
(√)18、企业将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用于修建礼堂,应将该货物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 )19、进口应税消费品,应以销售收入为消费税征税对象。
(×)20、纳税人兼营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其取得的应税劳务营业额和非应税劳务额可以合并交纳营业税。(不可以)
(×)21、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扣除。(不能高于同类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2、对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育养服务,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劳务,免税营业税。
(√)23、个人买卖外汇、有价证券应该缴纳营业税。
(×)24、一些地方征收的过桥费、工商管理费、教育基金等都属于税收的范畴。
(√)25、进口货物将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离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26、进出境物品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人。
(√)27、只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就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28、我国关税的征税对象指出口物品和货物。
(√)29、不论是居民企业还是非居民企业,都要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
(×)30、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可以不办理税务登记。
(×)31、企业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5个有利润的年度的所得进行弥补。(上一个年度)
(√)32、接受捐赠收入应计入所得税的收入总额中。
(×)33、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不一致时,可以依照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计算纳税。
(×)34、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仅指企业,不包括社会团体。(包括) 3 (√)35、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条例规定计算的应纳
(×)36、设计和咨询所得都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当某人某期从同一支付者手中取得这两项所得时应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分别)
(√)37、个人取得的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免征个人所得税。
(√)38、现行税法规定,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39、对稿酬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30%征收个人所得税。
(×)40、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的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部如数扣除。
二、单项选择题
B 1、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比重最大的是( )。
A.国有资产经营收入 B.税收 C.国债收入 D.政府规费收入
C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权力。
A.经济权力 B.财产权力 C.政治权力 D.以上三者均有
C 3、人们常把能改变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使之朝着预定方向、目标运转的一切经济手段或方法,统称为( )。
A.财务杠杆 B.税收杠杆 C.经济杠杆 D.财政杠杆
A 4、税收制度最基本的作用是( )。
A.对税收分配关系进行规范
B.为税收征管活动提供依据和准绳
C.为实现税收职能和作用提供法律保证
D.规范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
C 5、( )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A.计税依据 B.税源 C.税目 D.税率 4 A 6、税率这一要素是以( )为基础确定的。
A.课税对象 B.纳税主体 C.计税依据 D.纳税人
A 7、( )就是以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的税率。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复合税率
C 8、( )又称税基,它是计算税款的依据。
A.税源 B.税目 C.计税依据 D.征税对象
B 9、税收按( )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行为税和财产税。
A.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 B.按征税对象的性质
C.按计税标准为依据 D.按税负是否转稼为标准
A 10、( )行为为属于视同销售货物,应征收增值税。
A.某商店为厂家代销服装
B.某批发部门将外购的部分饲料用于个人消费
C.某企业将外购的水泥用于基建工程
D.某企业将外购的热水瓶用于职工福利
C 11、生产销售( )货物,适用17%税率。
A.燃气 B.煤炭 C.啤酒 D.暖气
A 12、一般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销售额,应( )。
A.从高适用税率 B.从低适用税率
C.适用6%增收率 D.从低适用率,但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CD13、( )行为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
A.歌舞餐厅提供餐饮服务 B.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房屋
C.自来水公司销售水 D.咨询公司提供中介服务
B 14、不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是( )。
A.酒 B.煤气 C.化妆品 D.摩托车
A 15、某企业用本厂生产的酒精连续生产白酒,则其消费税的缴纳情况应为( )。 5 A.酒精不纳税,白酒纳税 B.酒精与白酒都纳税
C.酒精纳税,白酒不纳税 D.酒精与白酒都不纳税
16、纳税人用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在计算纳税时,其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已纳消费税税款应按( )办法处理。
A.该已纳税款不得扣除
B.该已纳税款当期可全部扣除
C. 该已纳税款当期可扣除一半
D. 对收回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当期生产领用部分已纳税款予以扣除
B 17、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税的计税价格应按照( )计算。
A.消费品价格 B.组成计税价格 C.完税价格 D.同类商品价格
A 18、属于营业税应税劳务的有( )。
A.娱乐业 B.零售商品
C.加工、修理修配 D.非金融机构从事买卖外汇业务
A 19、应免征营业税的收入是( )。
A.展览馆门票收入 B.寺庙出售纪念品收入
C.公园门票收入 D.电视台广告收入
B 20、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他们的代理人应在海关签发税款缴纳证的次日起( )天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
A.6 B.7 C.8. D.10
A 21、中央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是( )。
A.铁道部 B.铁道部直属各铁路局
C.铁道部直属铁路分局 D.各车务段
22、可以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是( )。
A.广告代理企业向委托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B.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租赁费 6 C.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时的评估价值
D.实行分保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的全部保费收入
B 23、关税纳税义务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在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的情形下,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海关总署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多不得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24、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经营者是( )。
A.有限责任制的私营企业 B.个人独资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体工商户
25、不准在计征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是( )。
A.转让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 B.按规定支付的财产保险费
C.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D.广告费
2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支出可以扣除。
A.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B.违反合同法规定付给对方的违约金
C.付给税务机关的税收滞纳金
D.付给工商部门的罚款
27、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在可以分别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 )计算扣除。
A.5% 14% 1.5% B.5% 10% 3% C.2% 10% 3% D.2% 14% 2.5%
B 28、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从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中弥补,下一纳税年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延续弥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年。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
C 29、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项目包括( )。
A.资本性支出 B.无形资产开发支出
C.自然灾害事故损失费 D.各种赞助支出
B 30、允许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