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试卷
单位名称: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2、《特种设备安全法》共七章101条。
3、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4、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5、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6、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7、本法确立了“企业承担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和社会发挥监督作用”三位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新模式,进一步突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是安全责任主体。
8、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9、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
10、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和分工: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11、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1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1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14、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对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
1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16、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17、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18、起重机械每 2 年进行1次定期检验。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每年进行1次定期检验。
安全阀每年至少进行1次校验。
二、简答题。
1、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是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
二是因设备制造、维修检修、安装拆卸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安全缺陷原因导致的事故。
三是其他次生原因导致的事故。
2、特种设备安全法立法的目的和范围是什么?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适用范围包括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2、特种设备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
6、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概括列举你所在单位特种设备有哪些?
答: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压力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