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AP成功客户案例-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

SAP成功客户案例-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

SAP案例——邯郸钢铁公司
SAP NetWeaver在邯郸钢铁信息化项目中的应用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邯钢)成立于1997年,是1958年建厂投产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河北省属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

邯钢的总资产规模达310亿元,拥有职工3.8万人。

主要产品有热轧薄板、中厚板、热轧酸洗板、镀锌板、彩涂板等系列优质板材,以及圆钢、螺纹钢、角钢、线材等系列优质建材。

2003年,邯钢钢产量突破600万吨,居全国第7位
目前,邯钢正在借助SAP公司的信息化产品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

在这一项目中,邯钢通过采用SAP NetWeaver平台,克服了普遍存在于大型钢铁企业中一些信息化难题,为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思路。

信息化诉求
进入90年代后期,与其它钢铁生产企业一样,邯钢也面临着供大于求,市场对产品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材料市场的价格上涨,以及能源供应、环保标准和国家政策转变等方方面面的挑战。

在看到钢铁行业市场已由单纯产量、速度竞争转变为包括资源争夺、产业链调整和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在内的企业综合实力竞争这一形势后,邯钢决心借助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选择SAP
“钢铁行业信息化之所以有别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位信息化权威人士曾经说过,
其它行业,主要源于其生产过程及生产工艺相对复杂。


因此,邯钢对信息化“选型”十分重视和慎重,邯钢总经理王义芳先生在谈及“选型”曾经评论说,“在选择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该方案是否能真正解决钢铁企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从2001年立项开始,经过近四年的论证——“由于看中了SAP公司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为众多中国优秀钢铁企业提供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的经验”,邯钢决定听取全面采纳并启用包含APO(Advanced Planner and Optimizer高级计划优化器)系统在内的SAP旗舰产品mySAP商务套件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

同时,邯钢也明确了本次信息化的目标:打造一个“以财务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以ERP软件平台为支撑,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集团级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并借助这个平台最终实现“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邯钢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企业战略目标。

同时,为了减少实施风险并使实施工作进行的更为顺利,邯钢还选择了与SAP合作较多的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提供商IDS Scheer(爱迪斯)作为项目的实施服务商。

使用NetWeaver平台,争取“一步到位”的信息化效果
按照项目设计,邯钢的信息化工程将分三期实施,预计在2007年年底全线投入运行。

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1.38亿元,预计在今年12月31日前运行。

邯钢所公布的具体计划如下:
¾一期工程将完成整体的业务流程设计并通过完成财务、成本、销售、物料管理、生产、质量、设备、行业增强组件八个模块的实施,实现厂际间物料优
化和板材生产优化,完善工序计量设施,建立基本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分
析提供具有较强参考价值的综合性依据;
¾2006年开始实施二期工程,主要包括优化一期系统平台的管理模式,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模块,进一步深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设备产
能优化和生产线排产的一体化;
¾2007年实施三期工程,主要包括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全面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如果就从这个计划中提到的实施内容上看,邯钢信息化项目与其它钢铁企业区别并不大——至多是那个模块的实施先后的问题,而且邯钢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也是使用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系统进行生产流程管理和监控——那么,行业内普遍认同的“钢铁行业的信息化难度大”究竟难在何处?历时4年的信息化选型过程中,邯钢的决策者都考虑了什么,项目设计有什么独到之处,怎样克服了行业难题?
“邯钢信息化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设计上的‘一步到位’思路。

所以,邯钢信息化项目与以往的钢铁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最大区别就是:第一期信息化工程成功上线之后,邯钢的领导层就能立刻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和方便”,对此,邯钢项目实施服务商IDS Scheer(爱迪斯)公司的项目经理陈广乾先生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陈广乾指出,邯钢项目的最大特点是第一期工程中就使用了SAP NetWeaver平台。

这个平台中的一些关键组件带来的最直接价值就是使一些以往只能在钢铁企业信息化项目二、三期工程中才能实施的信息模块,在邯钢的一期工程中就能直接实施——这不但为邯钢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大大降低了实施工作对生产带来的影响。

陈广乾介绍说,以往钢铁企业信息化工程,限于软件设计思路和技术条件所限,设计思路往往是先将财务部门和生产流程先纳入信息系统中来,解决生产信息流与资金流不统一、不同步的问题。

在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企业的销售、采购、库存管理等经营流程一步步的纳入信息系统中来。

这样做虽然是一般思路,但是这也在钢铁企业信息化实施和企业运营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¾首先,财务部门和车间生产流程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部门,将其纳入了信息系统之后,按照信息化的思路,本应该是效率大大提高,决策层对企业控制能力大大提高才是——但是由于缺乏BW(数据仓库)模块的数据分析支持,而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又特别复杂,每个月都产生大量的经营数据——这就造成了企业明明知道系统中有大量的原始数据,但是要想拿出一些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却非常难,仍然要依赖人的操作。

¾其次,在以往的钢铁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中,即使在二期工程中实施了BW(数据仓库)等分析模块。

系统中的关键用户经过培训,也能借助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实时的对企业经营进行监控,但是对于习惯了听取下属直切主题的报告的领导来说,这个界面还是不够直观和直接。

¾另外,由于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流程比较复杂,对生产工艺要求很高,产品种类繁多,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经常对其信息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模块进行升级或改造,并对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系统进行改造或者进行功能再开发。

但是由于以往的SAP R/3或者其它企业提供的信息化系统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每个模块中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包基本由专门的指标函数来控制,因此企业在升级、改造或者再开发的时候,就需要逐点升级,工作量非常可观,使人望而却步。

“邯钢的信息化项目成功上线后,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陈广乾对邯钢的信息化项目的设计显得很有信心。

由于邯钢的信息化工程使用了SAP NetWeaver平台,因此一期信息化工程完成后,邯钢的信息系统就已经拥有了BW(数据仓库)、XI(集成代理)和EP(企业门户)这三个主要模块。

这样,在第一期信息化工程完成后,邯钢的领导可以随时使用电脑上的浏览器,通过EP访问企业门户模块,并从BW模块随时调出自己想要的、经过数据仓库分析和处理过企业运营数据,并据此做出合理、科学的决策。

在系统升级和改造方面,由于SAP NetWeaver平台中的XI(集成代理)模块具有强大的多环境接口支持功能,且在数据传输结构上处于一点对多点的高端位置。

因此,邯钢日后如需引入其它信息系统时,就不必为新系统与老系统之间通讯对接难题所困扰;另外,如果邯钢需要进行升级系统,也不必在每一个模块中逐一进行升级操作,只要在XI模块中进行就可以了——这就为邯钢以后信息系统的扩展和升级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工作。

另外,从XI的角度来说,XI在跨操作系统,跨数据库平台的集成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对于异构系统的集成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在邯钢项目实施中的主要表现在:¾可扩展性:通过路由规则的配置,XI可以很方便的将一个新系统挂接到集成平台上,从而实现集成系统的扩展。

¾降低总拥有成本:XI通过减少后续的开发量,提供对集成消息的监控可以使企业在信息系统集成上的成本大为降低,减少问题解决得时间,提高系统
之间集成的可用性。

同时XI对于XI 对象也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减少了开
发周期。

¾可管理性:XI对于集成平台自身的管理提供了易用的管理工具,方便进行集成平台的配置。

例如内存管理、集成组件管理等
此外,由于SAP NetWeaver平台还提供了“网络应用服务器(WAS)”这一强大的,基于Java环境的开发工具,邯钢可以此平台上按照自身的需要,开发企业自己的信息管理工具或者模块,而不用担心这些模块与整个系统能否“无缝的集成性”。

“邯钢的项目设计,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一期工程成功上线之后,邯钢的领导能立刻感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舒适性’,这在以往国内其它的钢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中,是看不到的”,对邯钢项目,陈广乾先生作了这样的总结。

附录:技术环境
该项目中所用的SAP模块:
FI: 财务管理
CO:成本管理
SD:销售管理
MM:物料管理
PP:生产管理
APO: 高级计划与优化器
DIMP: 冶金行业增强组件
QM:质量管理
PM:设备维护
PS:项目管理
HR:人力资源管理
NetWeaver BW:业务数据仓库
NetWeaver XI:集成交换架构
NetWeaver EP:企业门户
NetWeaver WAS:网络应用服务器
NetWeaver BPM: 业务流程管理
受采访人:
姓名:王磊、陈广乾
职务:副总裁、副总裁(邯钢项目经理)
公司:IDS Scheer 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