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分数乘整数》

《 分数乘整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分数乘整数》
授课人黄丽霞学校名称陆川县良田镇中心学校
教学对象六年级科目数学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一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
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
括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
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2.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⒈直观演示法;
⒉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⒊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⒋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准备练习本、笔、课本。

教师准备:备课,教学课件。

教学资源:教学所用的PPT课件、多功能实物展台,学生用的纸片、课本。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

(一)复习导入1.出示复习题。

(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
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
6是多少?(1)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1.出示复习题。

(投影
片)
通过复习、计算、归纳
(二)探究新知。

(3)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
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
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
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
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
数乘整数)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
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
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块,三
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
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

让学生用以前
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
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
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块),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
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
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
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师板书:。

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
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
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
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
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
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
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
示求3个的和。

板书:++。

学生计
算,教师板书:。

提示:分子中3个2
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
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
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
算时省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
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
(2)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并回答有关问题。

(1)学生进行读题;
(2)回答教师引导的相关
问题;
(3)学生进行观察三个加
数的特点;并进行回答:“求
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
式比较简便呢?”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进行比较;
(5)学生概括出算式的意
义;
引入新课。

通过这一步
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1)出示例1,指名读
题。

(2)展示幻灯片:教
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
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
图片。

展示幻灯片:用乘法。

并展示计算式子。

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
展到分数范围,激活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
系,初步了解了分数乘
整数的意义。

展示幻灯片:同点:两
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
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
数,12×5是整数乘整
数。

(三)小结。

论)
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
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
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

(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
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
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
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
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
数各表示什么?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
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
生说一说思路。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
生回顾总结。

(6)学生说出出表示求3
个的和。

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关计算
方法。

(7)学生分析讨论后归纳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8)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
后进行交流。

重点说一说思
路。

学生回顾总结。

展示幻灯片:表示求几
个相同加数的和。

展示幻灯片:展示计算
过程。

培养学生的分析讨论
能力。

学生通过动独立思考
算法及同桌之间、小组
之间的讨论,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领悟思
路,理解算法,掌握分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
交流意识。

展示分数乘整数的计
算方法。

七、课后反思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向抽象发展,能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理念,但是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他们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也有一定的理解,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算法以及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但是,由于受直观思维的束缚,学生在归纳算法时可能只会总结算法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此处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让学生充分探究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意义。

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学生很容易结合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总之,本节课我能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