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一(1)图1、图2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二《机器时代的享受》。
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
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ロ占英国总人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
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2)根据材料二分析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三 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3)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2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五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
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5)针对材料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的小短文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2)改善了交通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造成了环境污染;(3)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4)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电力广泛应用多国几乎同时进行;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更加迅速;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5)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灾难,如: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引起人们的恐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等,但是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解析】【分析】【详解】(1)由材料中的图表信息可知,图1、图2的内容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
(2)由材料二“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可归纳出机器时代改善了交通条件;根据“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可归纳出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可归纳出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根据“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可归纳出造成了环境污染。
(3)据材料三“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结合所学可知,德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4)由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可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根据“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可归纳出电力广泛应用多国几乎同时进行;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更加迅速;根据“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5)据材料四“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
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可知,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灾难,如: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引起人们的恐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等,但是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
材料二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平方公里,人口5600……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德、日、美三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新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世界文明史》(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哪两个国家展开?(2)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以上三则史料均从不用角度论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请你根据材料概括。
(3)“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另一核心素养。
根据所学知识,绘一个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年代尺,至少出示三项发明。
(4)根据以上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学好历史?【答案】(1)美国,德国(2)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3)言之有理即可(要求必须时间,事件相对应)(4)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多种方法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是走在前面的国家。
(2)依据材料一“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
”可知,材料一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依据材料二“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平方公里,人口5600……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可知,材料二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依据材料三“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可知,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3)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次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多种方法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
3.材料 1885年在实验室中,一个伟大的发明诞生了。
卡尔本茨将内燃机改进成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的雏形出现了……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由于当时欧洲封建宗教居于统治地位,这台在实验室诞生的三轮汽车被封建宗教界视为“怪物”,并预言这东西会毁灭人类,并要将卡尔本茨送到宗教审判台进行审判,卡尔本茨听到消息后,不得不逃到瑞士避难。
尽管如此,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
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这辆三轮汽车被命名为“奔驰1号”。
汽车虽然制造出来了,可这个不断散发臭气的家伙总是半路“抛锚”,再加上操作性不是很好,经常撞墙,遭到了人们的嘲讽,由于担心在大庭广众面前出洋相,再加上封建势力的阻挠,卡尔本茨尽管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却从来不敢开着它上街。
就在这个时候,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站了出来…1888年8月的一天,早上5点多钟,贝尔塔唤醒了两个孩子,把汽车推出来,一起向100多公里之外的福尔兹海姆进发,去探望孩子的祖母。
行驶到14公里,燃料没有了,只好到一家燃油店去购买汽油;行驶到70公里以后,又被一个陡坡拦住了去路,只好让小儿子来驾驶,贝尔塔和大儿子在后面推;发动机的油路堵塞了,贝尔塔就用发针把它修好;电器设备发生短路,就用丝袜作绝缘垫。
一直开到黄昏,母子三人才又累又饿地到达目的地。
孩子的祖母惊叹不已,小镇上的人们都跑出来看这个“怪物”。
兴奋的贝尔塔立即给丈夫拍了一封电报:“汽车接受了考验,请速申请参加慕尼黑博览会。
”卡尔本茨接到电报后两手发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很快就办妥了参展的手续。
在慕尼黑工业博览会上,卡尔本茨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汽车,吸引了大批客户的目光。
——选自百度百科(1)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哪两个人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特点?汽车发明和使用的开始阶段,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请分别概括?(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答案】(1)卡尔本茨和贝尔塔。
(2)速度快。
有利因素: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的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贝尔塔的勇于实践。
不利因素:封建宗教势力的阻挠;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和技术的不完善。
(3)从实验室发明到应用到实践的历程。
【解析】【详解】(1)分析材料可知,卡尔本茨制造了汽车,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使用了汽车,成功了,所以卡尔本茨和贝尔塔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