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一)促进全区教研工作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前进——雨花台区教研室2008/2009学年度工作总结本学年,教研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有效教研”为基本准则,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工作作风。
在“科学发展观”、“有效教研”、“实事求是”理念指引下,教研工作紧张而有序,教研室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教研室的管理职能和研究、指导、服务的责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归结起来,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基本数据表一教研员常规工作、个人成果情况统计表一学年来,教研员听课共2031节,其中听本区教师课1481节,占听课总数的79%,每个教研员平均一学期听课73节。
本学年,共组织教研活动266场,其中承办市级教研活动31场。
教研员个人在正规刊物发表论文32篇,在市级教研活动中做讲座15人次。
表二我区教师在市、区上公开课及做讲座情况统计表本学年度,我区教师在市、区上公开课共355节,其中市级公开课70节,区级公开课285节。
教师在市、区级教研活动中做讲座共168人次,其中,市级讲座17人次,区级讲座151人次。
二、亮点工作1、研究和改进中小学教学绩效评价办法。
评价是校长和教师赖以感受发展的喜悦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
教学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和“排队”,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
在肯定先进的同时,尤其重视发展起点的评价,努力做到尊重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积极倡导“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的可持续发展观。
2、加强中小学教学衔接研究。
在教研室内涵发展上,采取课题引领策略,以“中小学教学衔接研究”作为教研室组织建设的课题,以促进中小学教研员加强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共进。
本学年,精心组织了中小学英语、科学、体育等学科教学衔接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3、认真做好毕业年级的教学指导。
教研室组织了中考年级教学情况专题视导,相关学科教研员组织了小学六年级和中考复习策略研讨活动。
与区电教馆联合,开展了08年中考质量分析和09年《中考宣讲》网络研训活动,对提高初三年级的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4、加强市际教研协作交流。
继续保持与无锡市滨湖区、镇江市润州区、扬州市维扬区、南通市港闸区的友好合作,成功举办了江苏省部分城区第25届教研协作年会暨青年教师会课活动,近300名专家、老师参加了年会。
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巩固教研协作区研究成果的交流、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还有效开展了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且在长三角地区研讨中硕果累累。
5、搭建新的教研平台。
创建了“雨花教育研究网”,每个教研员都建立了个人工作室,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教研新方式,拓宽“研”“教”互动的渠道,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有效整合网络资源积累了宝贵经验。
6、扎实做好“有效教学年”工作。
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有效教学”专题研训活动,组织了“活力课堂、智慧课堂”的优质课评比,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攻坚课堂”,探索“减负增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使我区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五重五轻”现象得到初步改观。
7、认真做好优秀教研组评选。
继续探索教研组的范式管理,强化全区学科教研组建设,圆满地完成了区“三范”教研组评比和市优秀教研组的推荐工作,从而促进了我区部分学科优秀教研团队的形成,为打造教研品牌奠定了基础。
8、有力协助(迎接和实施)各项检查工作。
本学年协助完成了中小学课程计划专项督查迎查工作;按时完成了市“十一五”继续教育中期验收培训材料的准备工作;协助雨花外国语小学“现代化小学”的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南京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协助雨花台区教育督导室完成对板桥中学和西善桥小学、孙家中学和铁心桥小学的规范办学综合督导工作等。
9、精心组织“走进余映潮”活动。
在共中的鼎力支持下,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来我区讲学,余老师两节课,一场报告,使全区中学语文老师感受到一代大家的风范,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0、努力加强命题研究。
命题质量是教研员工作质量很重要的一个量标,在平时的集体学习中,不断强调质量意识。
在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的组织工作中,积极促成我区中学教研员独立封闭命题,力求保证“一模”考试的命题质量且责任到人。
11、加强教研室内部管理。
强化对教研员的业绩考核,不断完善“周例会制”、“月汇报制”、“学期反思制”和“年度考核制”,教研室内部管理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之路。
教研工作的执行力得到加强,教研工作的技术含量整体得到提高,教研室工作逐步从规范迈向示范。
三、几点反思第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提高教研员的专业培训力。
教研员专业培训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因此,教研室应着力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教研文化,不断提高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智慧,为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第二,强化课题研究必须成为教研室的重点工作。
教学研究没有课题不行,只有有了课题,才能明确课改的重点,体现教改的意图。
“问题”即“课题”,课题只能从实践中来,教研室需发动教研员深入到学校、深入到教师群体之中,开展调查研究,把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凝结成课题,研究“真”的问题。
同时,组织学科骨干教师潜心研究、集体攻关,真地研究问题,真地解决问题。
第三,优化课堂教学渴盼教学专家的准确诊断和剖析。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不断改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运行方式与品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教研员要帮助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课堂诊断”的能力,击碎课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达到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目的。
这要求教研员要广泛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透视课堂问题的能力,使教研室真正成为“专家门诊”。
2009年4月我有幸被滨城区教研室聘为小学兼职美术教研员,感谢教育局领导对我的厚爱和认可,我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一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现将本学期工作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滨城区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教研室的工作计划,结合小学美术教研实际情况,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提升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区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有效教学为落脚点,结合本身教学第一线美术教师的实际情况,努力协助美术专职教研员做好本学科相关的研修工作,求本、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1、积极主动地与各区直、乡镇的小学美术教师建立联系,增进了解增强交流,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自觉加强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和学科引领水平。
3、为课程改革服务,开展教科研活动。
全面推进新的课改理念。
坚持理论研究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4、培养一批的美术教学骨干力量,创我区小学美术教师名优品牌5、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使他们尽快成长。
成为教育观念新、基本功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合格美术教师。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1、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加强学习、做好表率。
4月18日,我在广饶县参加了全省美术教研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这次会议期间青岛市美术教研员于炳强老师作了精彩的演讲,题目是《我的美术教研员生涯》。
听了他的演讲我感慨万千,这位有着22年教研员工作经历的老先生提到作为教研员要得才兼备。
同样我作为兼职教研员也要做到如此,领导把我安排到兼职教研员这个位置上,是信任我、认同我的工作能力,作为我自己更感到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因此要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二)化学教研员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充分地发挥兼职教研员的带头和辐射作用,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2014年2月25日下午课改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课堂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着力点,以教研工作为重心,不断学习,大胆实践,求实创新,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1、加强业务学习,不提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本学年要加强学习,深入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两次,并坚持做到听课后有交流,有总结和反思。
不断提升自身和同事间的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
积极收听收看网络有关化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认真学习中国教师报的课改文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
与其他各科教研员多进行联系,及时沟通,汲取课改经验。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认真完成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本校教师间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利用网络学习和QQ群的方式,同校际间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取长补短,解决实际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促进本人的工作得到有效的进展。
3、积极配合学校课改中心分配的各项任务,创造性的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在工作中我将以教研工作为先导,求真务实,努力创新,更好地发挥兼职教研员的作用。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化学教研员工作计划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三)个人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及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初中教育教学实际,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求本、务实、创造性地开展初中研训工作。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工作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研训工作中,我们既要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又应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2、坚持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各项研训活动,既要讲究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还应考虑工作的可行性,不能流于形式。
3、坚持创新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树立新观点,形成新思想,努力探索注重实效性,讲求科学性的研训工作新方法、新途径。
4、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原则。
我们将在教研中发现问题,在培训中解决问题,用严格的管理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
三、工作目标1、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努力建设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2、为课程改革服务,开展教科研活动,做好春季学期起始年级使用新教材的基础建设工作。
3、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通过研究与探索,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为质量监控检测服务,做好质量监控检测工作,让质量监控与检测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