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海湾简介
地震威胁
唯一遗憾的,是旧金山湾区位于一条较为 活跃的地震带之上。安德列斯断层恰好经 过旧金山半岛。此外,在半岛东部,还有 一些平行的小的断层。这条地震带成为一 个难以预测的潜在威胁。(已有两次大地 震,一次是1906年的大地震,一次是1989 年的大地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 次大地震,但就是难以准确预测具体时 间。)
旧金山湾区概况
地理条件 行政区域 城市的规模等级与结构
旧金山湾区的地理特征
一个海湾 两大水系 群山环绕 资源丰富 气候宜人 战略要地 地震威胁
旧金山湾区
一个海湾
最为突出的就是拥有一个既广且深的旧金山海湾。实际上,它是由旧 金山湾(San Francisco Bay)、圣巴勃罗湾(San Pablo Bay)和休 松湾(Suisun Bay)三部分共同组成,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1] 整个海湾面积很大,但随着后来淤塞和填充不断缩小。19世纪中叶, 高潮时海湾面积可达800平方英里。迨20世纪80年代,仅及原来四分 之一左右。尽管如此,海湾仍十分广阔。而且水深,便于通航。其主 航道水深一般在20英尺之上,最深处可达357英尺。[2]可通航里程, 若取中点航线计,从金门海峡(Golden Gate)到休松湾东北部尽头, 约五六十英里。 [1] Kent Lightfoot,Investigating the human impact on the Bay environment, /museum/events/shortcourse2002/ligh tfoot.html,2006-5-24. [2] Arthur C. Smith,Introduction to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9),p.7.
中心城市
所谓中心城市(Central Cities),简言之,就是在大都市区中居于中心地位并且人口 密集的城市。[1]城市经济学家沃纳·赫希称其“是为郊区地带所环绕、往往还有一些较 小城市分布在周围的那个主要城市。”[2]美国官方于1880年即首次使用“中心城市” 的概念,但直至1950年人口统计时,才由人口普查局对此进行了较明确的界定:“在 一个地区最大的城市始终是中心城市。此外,在该地区,人口最多的第二和第三大城 市,只要其人口至少达到最大城市人口的1/3以上,人口最少不低于2.5万的城市,也具 有中心城市资格。”[3]由于中心城市的发展,1983年,美国人口普查局重新对这一概 念加以界定,认为中心城市因该是:(1)至少拥有25万人口或10万就业人口;(2) 至少拥有2.5万以上的居民人口,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之比达到75%,加上在城市就业 而在郊区居住人口,比例达到60%;(3)人口在1.5万至2.5万之间或相当于最大的中 心城市人口的1/3以上,且在城市就业在郊区居住人口不低于2.5万。[4]而根据2000年 美国人口普查局规定,“在每一个大都市统计区(MSA)和联合大都市区(CMSA) 内,最大的城市即中心城市,某些情况下,若符合官方标准,还有一个或更多的城市 可称为中心城市。一些首要大都市统计区(PMSA)没有中心城市。大都市区(MA) 的名称以最大的中心城市命名,某些情况下,大都市区的名称可包括另外两个中心城 市的名称。也有一些中心城市并没有出现在大都市区(MA)的名称中。一个大都市统 计区内的中心城市不包括任何大都市统计区边界之外的地方。”[5]照此标准,自1980 年之后,根据大都市区的名称,湾区的中心城市就是旧金山、奥克兰和圣何塞三市, 直至今日。2000年,美国管理与预算总署还提出“主干城市”的概念,规定人口1万以 上即可以称“主干城市”,[6]这个新概念降低了中心城市准入门槛,但并不影响本文 对旧金山湾区中心城市的判断。
两大水系
旧金山海湾连通着加州最重要的两大水系――萨 克拉门托河与圣华金河。前者从中央谷地北部向 南奔流,一路接纳了普塔溪、美利坚河、羽毛河 与独丘河等支流河水。后者则由中央谷地南部北 流,沿途有莫凯勒米河、卡拉韦拉斯河、斯塔尼 斯劳斯河、图奥勒米河等河流汇入。二者在休松 湾东部交汇后进入旧金山海湾。此外,源自旧金 山海湾周围山间谷地的瓜达卢普河、苏森河、纳 帕河、索诺马河、佩特鲁马河等河也直接进入海 湾。万流归海,全部由金门海峡流入太平洋。 (总共有46条河流汇入旧金山湾)
旧金山湾区的行政范围
旧 金 山 湾 区 的 城 市
旧金山湾区的城市增长
/general_factsheets/urban_growth.html,2006-12-11 ,
湾区城市的规模等级与结构
从城市的规模等级与结构上看: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2000年,旧金 三个层次 山湾区9县人口为6 783 760人,在美国大都市区中位居第 五。其中,圣何塞市、旧金山市、奥克兰市 圣何塞市、 圣何塞市 旧金山市、奥克兰市的人口分别达 到894 943,776 733,399 484人,[1]是湾区人口最多的 中心城市。此外 还有12个城市人口在 万以上,分别 此外, 个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 中心城市 此外,还有 个城市人口在 万以上 是安蒂奥克、伯克利、康科德、戴利、费尔菲尔德、弗里 蒙特、海沃德、里士满、圣克拉拉、圣罗莎、森尼韦尔和 瓦列霍市。其他城市,人口在 万以下 其他城市, 万以下。 其他城市 人口在10万以下 [1] /bayarea.htm. 2006-7-6.
气候宜人
整个旧金山海湾地区均属地中海式气候。 一年大致可分干湿两季,夏秋干燥,冬春 多雨,绝大多数降水集中在每年11月至来 年3月。受暖湿海风影响,湾区既无酷暑又 无寒冬,常年气温在摄氏10至23度之间, 致使海湾终年不冻,且时有雾气缭绕。
战略要地
正是由于海阔水深,襟带河川,背倚群山,气候适宜,物产丰美,所以旧金 山海湾区很早就引起世人关注。1775年,首次勘探旧金山海湾的西班牙船长 阿亚拉(Juan Mannuel De Ayala),惊诧于“它并非一个港口,而是满满一 袋子港口”,[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4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约翰·C.卡尔霍恩(John C.Calhoun)意味深长的说:“一旦海湾归我们所有,这里必将成为纽约最 大的竞争对手。”[2]1849年,率军占据加州的弗里蒙特则指出,旧金山海湾 “……不仅仅是海岸上凹进去的一块地方;它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海,通过 一个可以守卫的门户同海洋连系着,……海水深度足以容纳最大的船只,轮 廓鲜明的海岸适合建立城市和移民区,肥沃的郊区适于种植作物。”[3]而约 翰·哈特则强调旧金山海湾巨大、隐蔽、易守,可以通行世界最大的战舰,是 到西海岸的关键。他引用一位军事观察员的话,认为除了旧金山港,“在合 恩角与白令海峡之间,没有其他更好的海港。”[4] [1] Gladys Hansen,p.17. [2] Ibid., p.17. [3] 拉尔夫·亨·布朗:《美国历史地理》(秦士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3年版,第395页。 [4] John Hart,The San Francisco Bay:Portrait of an Estuary,p.23., /books/pages/9622/9622.samples.pdf,2006-4-13.
资源丰富
山谷蕴含着重要的林木资源。在不同海拔,分布 着红木林、松树林、杉树林、阔叶常绿林、橡树 林、灌木林以及草地等各种植被。其中又往往有 大量野兔、鹿、羚羊以及鼠类。而接近水边的地 带,水生动物也非常丰富,有多种鱼、贝、以及 海洋哺乳动物。在湖沼及其周围,水草丰美,栖 息着海鸥、白鹭、苍鹭、鱼鹰、野鸭、加拿大鹅、 猎鹰等大量鸟类。此外,湾区还有蕴藏着黑曜石、 燧石和赤铁矿石等矿产资源。
群山环绕
海湾为群山环绕,只有金门海峡是海岸山脉的一个小缺口。该名称最初出现 在1848年春陆军上校弗里蒙特(John C. Fremont)出版的“加利福尼亚地理 学论文集”与相关地图上,乃仿效康斯坦丁堡“金角”的用意,是对附近地 区肥沃土地的一种赞美,并希望由此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利益,而并非指这 里发现了黄金。因其碧波荡漾,又被形象的称为“金绿宝石海峡” (Chrysopaloe)。它长约5英里,宽1.5至2英里,最窄处不足1英里。[1]海 峡以北是马林半岛,以南为旧金山半岛。旧金山半岛横卧着蒙塔拉山与圣克 鲁斯山脉,其北部缺少植被,但中部以南却大树参天。山间许多峡谷郁郁葱 葱,谷底至山顶一片翠绿,再迤逦向南即进入肥沃的圣克拉拉谷地。由此折 向东北,是伯克利群山。平行的山脊从康特拉科斯塔县一直延伸到圣克拉拉 县帕切科山口以南。而康特拉科斯塔县和索拉诺县的东部正与加州最大的 “粮仓”中央谷地相接。绕至湾区北部,亦是一系列谷地和山脊,纳帕谷地 即隐于其中。在索诺马县俄罗斯河以北,则属于退化的门多西诺高原区域。 [2] [1] 参见:Frank Soulé, et al., The Annals of San Francisco, /sf/history/hbann2-1.htm ,2006-7-16. [2] Arthur C. Smith,pp.7-10.
行政区域
从包含的行政区域看:旧金山湾区包含的行政区域,曾经过几次变化。1910 至1980年间,它名为旧金山-奥克兰大都市区;在1980年后并入圣何塞大都 市区,始称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大都市区;根据2000年美国联邦管理与 预算总署的最新定义,现官方名称为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大都市区 现官方名称为圣何塞- 现官方名称为圣何塞 旧金山-奥克兰大都市区。[1] 它包括滨临旧金山海湾的旧金山、马林、索诺马、纳帕、索拉诺、阿拉梅达、 康特拉科斯塔、圣克拉拉和圣马特奥9县,共101个建制市 个建制市。[2] 县 个建制市 [1] 根据2000年美国联邦管理和预算总署对大都市区的最新定义,原来的联合 大都市统计区(CMSA)被组合统计区(CSA)所取代。按照这个概念,目 CMSA CSA 前旧金山湾区组合统计区(Bay Area CSA)共有11个县,较原来旧金山联合 大都市统计区(10县,湾区9县加圣克鲁斯县)又增加了圣贝尼托县。为论述 之方便,以及符合美国习惯表达,本文仍采取通常说法,即旧金山湾区只包 括滨临海湾的9个县。参见:Brian Kirking,[Bay Area Census] New Metropolitan Area Definitions , /pipermail/census/2003-June/000000.html,2003-618. [2] ABAG, This Bay Area is like no other, /overview/aboutbayarea.html,2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