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岗位职责研究生院岗位职责【篇一:研究生助理工作职责】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助理工作职责一、辅导员助理由学院学生办从学院在读优秀研究生中遴选产生,并在每年秋季学期进行述职、考核和补充。
辅导员助理岗位总计10人,每两人一组,分别协助一、二、三年级本科生年级主任、分团委副书记、党总支书记做好各方面工作。
二、辅导员助理应深入工作实际,开拓思路、锐意进取、积极作为,按照各年级每学期重点工作安排和工作内容务实求实地协助做好各项工作。
三、各方面工作重点(一)、一年级:关心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严格学习纪律,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文素质、感恩及责任意识教育。
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目标规划,走访宿舍,检查学生到课率,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班级团结、班级凝聚力。
(路通、何举刚)(二)、二年级: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帮助他们建立专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学生所学专业及相关课程给予一定指导。
促进学生英语四六级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掌握各项技术技能。
以走访宿舍、座谈会、后进学生、问题学生谈心等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进行英语四六级学习方法指导与交流。
(杨辉军、王彦杰)(三)、三年级: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明确就业形势,积极培养学生考研意识和就业筹备意识。
开展考研引导、就业方向指导,按照考研、就业、中间徘徊者几个不同的就业去向计划类型进行分类引导,对挂科较多学生进行特别辅导。
(王永威、刘文洲)(四)、团学工作:通过学院七大学生社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活动,开展课余科技、文体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其他课外活动。
工作重点是积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引领学生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促进3j科技协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调查学生对团学活动的喜好,开展适销对路的团学活动;对各社团成员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社团的建议和意见,促进社团更好的发展;协助分团委书记做好诸如校运会、大型团学活动的筹备工作。
(孙旋、马国栋)(五)、党建工作:协助支部书记做好共青团员和党员的培养、教育、发展和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党建系统的信息更新和信息统计,完成标标准化及示范性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
(荆戈、张凯)五、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交流,找准工作切入点,根据年级主任安排,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辅导员助理要参加学生工作会议,每月向主管书记汇报工作情况,及时做好每个阶段工作总结,各助理之间要互相监督和督促,促进工作实效。
【篇二:助研岗位职责】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助研”岗位设置明细12注:全职是指按照各岗位正常工作时间工作。
3篇二: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2009-2010学年校办字34号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各学院(系),机关各部、处及直(附)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已于2009年12月1日经2009-2010学年第4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二○○九年十二月一日附件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研究生教育,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环节,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规范研究生助研岗位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助研是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承担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科学实验、撰写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等具体研究任务的研究生。
第三条研究生助研岗位分为学校设立、研究生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自行设立两种类别。
学校设立的助研岗位(以下简称学校助研岗位)由研究生院负责审批,科研处进行备案;研究生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自行设立的助研岗位由设岗人自行管理,设岗及津贴发放情况送研究生院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二章学校助研岗位的设置(一)承担科研项目,项目经费充足,且项目经费属学校管理;(二)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向学校助研“资金池”提供了足额的助研资助资金。
(二)总名额为各年级相应名额的累计之和。
第三章学校助研岗位的申请第七条申请设立学校助研岗位,既可集中办理,也可临时办理。
集中办理的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的9月中旬、第二学期的3月初;临时办理可根据科研项目立项情况随时进行。
第八条集中办理程序期的3月初确定岗位人选、填写《中国人民大学助研岗位设置审批表》后交所在学院(系)汇总,由各学院(系)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9月20日或第二学期的3月20日前报送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公室,由研究生院核准、备案,并在研究生院网站公示。
(四)以上时间安排可根据每学期的具体情况由各相关部门协调后做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时间安排需提前通知各学院(系)。
第九条临时办理程序参照第八条“集中办理程序”进行。
第十条学校助研岗位实行编号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助研岗位设置审批表》中“岗位编号”项,由设岗单位在提交审批表时自行编制,编号规则为“zy”+“学校统一的6位单位代码”+学院自编顺序号(按学期编写,三位数字,栺式如“001”)。
第四章岗位津贴第十一条助研岗位津贴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导师的科研经费和学校筹集的其他经费。
第十二条研究生助研岗位津贴的指导标准:第十三条研究生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自设助研岗位的津贴标准原则上不应低于学校指导标准,经费由导师自筹解决,岗位津贴需经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公室备案后由财务处发放。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申请表注:1.本表一式三份,设岗单位、人事处或教务处、研究生部各保存一份。
2.本表按设岗类型及具体类型分别填报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考核表附件4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发放依据表设岗单位(公章):年月设岗单位负责人签字(公章):年月日注:本表由设岗单位保存。
4附件5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发放表格设岗单位(公章):研究生部:年月设岗单位负责人:经办人:5篇四:吉林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管理试行办法吉林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工作管理办法校发[2014]20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为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缓解部分研究生就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规范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以下简称“三助”)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助”指教学助理、管理助理、科研助理。
学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面向研究生设立“三助”岗位。
研究生通过从事“三助”工作而获得岗位津贴。
第三条研究生“三助”工作由研究生院负责制定总体原则和实施方案,监督全校“三助”工作执行情况。
研究生管理处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四条研究生“三助”岗位设置遵循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严格考核的原则。
第五条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者须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学制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第二章经费来源和资助标准第六条研究生“助教”与“助管”岗位津贴所需资金由学校承担;“助研”岗位津贴由导师或项目负责人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
第七条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标准(一)“助教”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标准为:400元/月,每年按10个月资助;(二)“助研”岗位津贴,资助标准和资助时间由导师或项目负责人按照科研项目规定和承担任务情况确定。
“助研”岗位津贴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月发放总额度不超过3500元。
第三章申请条件和原则第八条申请“三助”岗位的研究生须思想品德优良,综合素质较好,责任心强,学有余力。
第九条申请“三助”岗位,须经其导师同意,而且能够保证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十条在读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者不能申请“助教”和“助管”岗位。
第四章岗位职责和岗位设置第十一条“助教”岗位(一)岗位职责。
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收集和准备教学资料、随堂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课程、参与课程监考判卷等教辅工作。
(二)岗位设置。
学校每年提供100个“助教”岗位。
“助教”岗位由各教学单位提出需求计划,由研究生院会同教务处确定聘任计划。
(三)设置原则。
设置“助教”岗位的课程原则上是必修课,设岗教师有辅助教学意愿,重点包括必修课程的一般网络课程、数理基础课程习题课、慕课(mooc)和开放实验室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等。
第十二条“助研”岗位(一)岗位职责。
协助导师或项目组完成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承担科研平台建设等辅助工作。
(二)岗位设置。
研究生导师可利用科研项目为研究生设置“助研”岗位。
“助研”岗位由导师或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确定。
第十三条“助管”岗位(一)岗位职责。
辅助学校党政职能部门、群团组织、派出机构、直属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管理工作。
(二)岗位设置。
学校每年提供300个“助管”岗位。
“助管”岗位由各用人单位提出需求计划,由研究生院确定聘任计划。
第十四条“助教”和“助管”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
“助管”每周的工作时间应当保证16个小时。
第五章岗位聘任第十五条每年春季学期末,各用人单位提交“助教”和“助管”岗位需求计划。
秋季学期初,研究生院在网上公布聘任计划。
第十六条各用人单位应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对“助教”、“助管”岗位人员进行公开选聘。
“助研”岗位由导师或项目负责人自行选聘,秋季学期初,由所在培养单位将设岗情况和聘任结果报研究生管理处备案。
同等条件下,“三助”岗位优先选聘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
第十七条每位研究生只能申请一个“三助”岗位。
“三助”岗位申请者须填写《吉林大学“三助”岗位申报审批表》。
聘用结果由研究生院公布。
第十八条“三助”岗位聘期原则上为一学年。
因个人原因不再继续承担“三助”工作的,须提前1个月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学期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续聘。
第六章管理和考核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导师或项目负责人对“三助”获聘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日常管理以及学期考核。
第二十条“三助”学期考核工作在每学期末进行。
获聘人员须填写《吉林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工作考核表》、《吉林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工作考核表》、《吉林大学研究生“助管”岗位工作考核表》,“助教”和“助管”考核表报研究生院,“助研”考核表由各培养单位留存。
同时,将“三助”学期考核不合格人员名单报送研究生院。
第二十一条对达不到岗位工作要求的、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受到纪律处分的、擅自离岗的,应当终止聘任,并取消其下一学年内的“三助”申请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