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中考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分析课外文言文的出题规律;3、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以对话交流导入大家认为文言文难学吗?难,难在哪?有些语句不会翻译,以至于读不懂文章。
那么,今天我们借《李生论善学者》这篇文章来一起探讨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
(二)读顺文章(多媒体投影材料)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文章读通读顺。
1.放声,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没把握的读音和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2.请一生读文,其他学生注意听是否读准了字音。
读后ppt出示较难拼音3.学生再自由读文,不仅读准字音,还要读清句读。
如:盖∕学贵善思(盖:承接上文的连词,表示原因和理由,相当于“就因为”)4.全班齐读(三)读通文意1.小声读文,边读边译。
要求:(1)这篇文章所出现的词句,使你联想到课内我们所学的哪些句子,请批注在空白处。
(2)将翻译有困难的词句作上相应的记号。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
交流一:相互补充所联想到的课内语句交流二:不理解的地方相互探讨,将共性问题作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交流三:关注词和句子的特殊现象3.全班交流老师示例:“王生不说”①读句子②这个句子中的“说”使我联想到《论语八则》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假字,高兴的意思③翻译整个句子④提出不会译的地方预设:1.联想到课内的语句⑴“或谓君不善学”联想“今或闻无罪”《陈涉世家》。
⑵“王生不说”联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假字,“高兴”的意思《论语八则》⑶“吾悉能志之”联想“悉如外人”全,都《桃花源记》⑷“吾悉能志之”联想 a,“处处志之”作标记 b,“寻向所志”记号《桃》c,““默而识之”记住《论》⑸“君但志之而不思之”联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只,仅《河中石兽》⑹“王生益愠”联想“人不知而不愠”恼恨《论》⑺“莫逾自厌”联想“学而不厌”满足《论语》⑻“虽欲改励”联想“虽我之死”即使《愚公移山》⑼“王生惊觉”联想“渔人甚异之”感到…惊讶《桃》⑽“余不敏”聪敏联想“敏而好学”勤奋,努力《论》⑾“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联想“始一反焉”才《愚公移山》2.通假字:A.王生不说B. 吾悉能志之,盍不改之乎C. 不应而还走。
3.活用现象:不耻下问: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请铭之坐右:铭名词活用成动词刻4.一词多义善:①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善长②今日始知君言之善好5.再次齐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四)师生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规律⑴文言字词的翻译学生归纳字词翻译的方法:1.联想法:遇到一些实词,刚才同学们能够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2.组词法:在单音节词的前或后加词,组成双音节词来推测词义。
例如:“王生惊觉”中的“觉”组词,觉悟,觉醒3.语境法: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在句子中位置,推断其词性和意义来确定某个实词的意思⑵文言句子的翻译学生谈翻译句子的原则直译、字字落实、微调顺意(五)读懂内容提问: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①学贵善思;②不耻不问;③择善而从之。
(六)根据所学方法,练一练李氏之鸠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
鸩乃食。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
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
②楹:堂屋前的柱子。
③贾(g ):做买卖,经商。
④十金:十两银子。
⑤绐(d i):欺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⑴愿以十金易.焉()⑵公必欲市.我他所()⑶鸠竟.不食,哀号告归()⑷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2.翻译下列句子⑴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⑵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第二课时(一)导入:以对话交流导入(二)训练(多媒体投影资料)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例题: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文言文复习训练题班级:姓名:得分:(一)(2015年江苏苏州市中考)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1~12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
明年,贼又攻永①破邵②,不犯道州边鄙而退。
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
诸使③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作者:元结④)【注】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
③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
④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州刺史。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几尽而去。
②岂力能制敌与?12.从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3分)(二)(2015年江苏南通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云阳洞北小刚记赵垣①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
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
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
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
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②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
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
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③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
遂徇崖而下,临.水坐。
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
同游人相顾错愕。
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
随山东折,即港之阳.。
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
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④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
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