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论赛经典语句

辩论赛经典语句

辩论赛经典语句
1.对方辩友不要急不要急,你看我还没急您先着急了……(用法:质询时“礼貌”
地肆意打断对方)。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说
2.世界如此奇妙,您却如此烦躁,这样不好,不好。

3.我方之所以不回答对方辩友的问题是因为对方辩友一直没有回答我方的问题,如果
对方辩友回答了我方的问题,我方自当回答对方辩友的问题。

4.为什么对方辩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闪闪烁烁是在犹豫么?还是你们根
本无法面对如此之多的现实,总是拿着A情况下的 B 结果来跟我们 C 情况下的 B 结果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5.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6.对方辩友风度翩翩,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7.(在攻辩结把对方立论拆的差不多了之后):总的来说,对方辩友前提错误,总的
来说,对方辩友标准错误,总的来说——对方同学立论错误!
8.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

而不
是。

9.最幽默之辩词:对方辩友请注意,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啊。

10.最苦口婆心之辩词:对方辩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啊。

11.最拉锯之对白:反方:英雄难道是靠影响力吗?正方:英雄是靠积极的……反方:
积极的什么,不就是影响吗?正方:是影响吗?反方:不是影响吗?正方:是吗?
反方:不是吗?……
12.最大之口误:反方:孙中山为什么是英雄?正方:是因为他推翻了辛亥革命。


掩耳盗铃之辩词:正方:不是说他有可取之处而是说他是可取的
反方:没有可取之处,怎么可以说是可取呢?正方:我没有说他没有可取之处……
辩手选择与注意事项、方法
一般来讲,一辩负责陈述己方观点是公认的。

一辩的基本职责,就是把对双方辩题的理解、己方观点的前提、标准和理由交代清楚,重点突出、表达清晰流利。

并在之后的辩论中出现对基本定义和观点的歪曲时要及时反应和澄清,掌握大量数据和例子,因为一辩应该是对己方观点掌握最牢的人。

同时一辩,礼仪是四人中最好的,开遍理论,口齿清楚明确,可以想象成一个播音员,把我方要打的点都说清楚。

二、三辩一般要反应快,语言风格强烈,因为从阵型上考虑,二三辩应该体现出冲锋陷阵的感觉。

所以要多多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体现出对抗性和咄咄逼人的气势,使得比赛更激烈精彩。

四辩是公认的总结陈词者,要有大局观和把握根本的能力。

在总结时要梳理全场的脉络,找出交锋点,而后指出对方在此犯下的错误,再提出正确的理解,最后从更高的角度阐述己方的理由。

而四辩在自由辩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自己“旁观者”的角度,发现对方立论和论证的问题,并及时指出引导队友攻击。

四辩的发言要有分量,不能说废话空话。

所以,一辩和四辩更能发现对方的问题,所以他们是发起攻击(或锁定目标),而负责去攻的就是二三辩了,他们要强化队友发现的问题。

所以形式上攻的是二三辩,而实质上一四辩决定了方向,这样显得比较有分工,而不是各人打各人的。

二辩,自由辩主力,反应灵敏,要迅速抓住对方一辩论述中的错误,做出第一次攻击
三辩,自由辩主力,是队伍中最强有力的攻击者,自由辩的好坏往往由二三辩决定
四辩,自由辩里往往由四辩第一个发言,(因为先前都没站起来过),自由辩里要把握队伍中的方向,决定攻击的论点,还担当转换战场的作用,还有最后的总结陈词,可以说一个好的四辩甚至可以力挽狂澜
技巧:
<1>记录现场的东西;
<2>纪录较长的引用案例
<3>纪录引用数据,准备充分;最少10个问题
破题立论要确立空间,突出自己的优势空间,辩有意义的部分。

1、任何观点对双方都是有用的,看你如何运用;
2、.抓对方的漏洞要抓准!不能主观的去猜测对方;
3、举例子有学问。

要举哪些例子,怎样举才有攻击性
4、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辩论赛的辩题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谁对谁错。

看的是谁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恰当而又丰富的肢体语言更能增加你的说服力。

5、自由辩论阶段经典常用语的使用:自由辩论阶段是整场辩论赛的高潮。

每个辩手的语言简短精练而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但给观众和评委的思考时间也相对减少了,比如:对方辩友显然已经跑题了。

对方辩友为什么故意逃避我方问题呢?是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了呢?等经典常用语要时常用上。

攻击的技巧:
(1)设置两难。

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对方怎么回答都会落入设下的圈套。

但要把握好辩题,不要偏离主题。

(2)主动引申。

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扩大化的引申,为本方赢得主动,并使对方陷入被动之中。

(3)以矛攻盾。

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抓住对方队员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矛盾,
并连续追击迫使对方紧紧跟随本方牵着对方打。

(4)简问深涵。

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

一定要以最精炼的语言问出最深刻的问题。

使对方无法快速回答,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5)熟事新提。

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

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6)多方追问。

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

(7)夹击发问。

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8)问题同异。

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9)异题同问。

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

(10)反复逼问。

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11)激情提问。

即用心理暗示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引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

但是要注意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胡搅蛮缠。

(12)布陷发问。

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使用连环的技巧是对方一步一步走进陷阱。

(13)长抽短吊。

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用跳跃性的思维来打断对手的节奏。

(14)充分煽情。

在提问或回答的时候尽量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引起公公的共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充分调动观众,在气势上打压对方。

相关主题